马 玲 陈 玫 罗琼仙 杨毅坚 蒋红旗
基于特色农业背景下的茶叶经济发展路径初探
马玲陈玫罗琼仙杨毅坚蒋红旗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西双版纳666201)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茶叶经济产业逐渐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性产业。文章分析了特色农业背景下的茶叶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茶叶经济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以供相关人士交流与借鉴。
茶叶经济;特色农业;发展策略;现状分析
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创新性提出特色农业发展的道路。基于该发展背景,茶叶经济逐渐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经济成分。茶叶经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底蕴,因此具备很强的发展潜力。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研究茶叶经济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具有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
传统的农业产业存在的弊端表现为农业的生产方式单一且生产效率不高,以及产业内部缺乏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所以,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农业发展问题,同时发展基于特色农业的产业经济。另外,随着我国茶叶经济的发展,人们将茶叶转型的重心放在了茶叶经济与特色农业的融合发展上,希望实现产业间的互动营销和文化融合。同时,部分农村地区当下依旧是把农业作为第一产业进行发展与创新。在这种背景下,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弊端,例如家庭单户在农业生产时自身的发展潜力有限,以及产品与服务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所以,相关部门需要针对上述发展弊端采取措施来改革特色农业经济,可以通过特色茶叶经济来发展农业经济,由此茶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影响力,农业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茶叶经济的全面化发展[1]。
我国在进行乡村产业建设工作时需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此来激发地区性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下,我国各地区应该积极发挥农业区域优势来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性经济。其中,茶叶经济发展可以很好地带动农村特色经济,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所以,有关部门在发展茶叶经济时可结合乡村旅游业,开创出独特的茶叶旅游新思路。我国的茶文化旅游是一种基于绿色生态的文化项目,该产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底蕴,因此深受人们喜爱。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关键性行业,特别是当茶叶经济与旅游业融合的时候,促使人们想要回归生态和拥抱自然。所以,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茶叶经济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对茶文化的研究,有关部门整合旅游产业资源以及创新产业经济发展策略,从茶叶文化的背景、生产工艺、加工工艺等方面着手,加快产业经济发展。全国各地产生了许多茶文化旅游与特色农业结合的相关策略,例如福建推出“大红袍印象之旅”等。所以,特色茶叶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可以提高农业产品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价值,由此促进产业兴旺发展[2]。
在特色农业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对促进茶产业发展的项目采取精准定位和合理规划的策略,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项目拥有创新性发展模式,这些项目具备休闲观光、农业特色体验、餐饮娱乐消费等功能,从而更好促进茶叶经济发展和提升产业品牌效应[3]。
第一,在产业建设区域内结合生态性与科技性打造生态科技型茶叶生产园区。在该园区内发展茶叶经济的品牌效应时,政府应该选择品种优质的茶叶来保证茶叶生产园区内部茶叶的种植数量和种植质量。为了增加项目的经济收益,相关部门需要将园区建设与生态建设结合在一起,在建设过程中要发挥出园区内部的生态循环效能,让产业土地利用率得以提高。另外,针对茶叶经济来说,相关部门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经济互动,主要的方法是在线上开展基于物联网的个性化销售服务,以此来促进茶叶经济发展。
第二,为了发展茶叶经济,政府结合产业的地理位置特点来建设茶文化体验园区。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体验茶农采茶工作、欣赏茶艺文化、角色扮演等,该项目可以让人们了解到茶文化的内涵和茶树、茶花、茶叶等植物的特点[4]。所以,茶文化体验园区可以满足人们对茶文化的好奇心和兴趣,由此来增加茶叶经济的影响力。另外,有关部门可以将茶文化体验园区进一步发展成为茶文化体验小镇,在小镇环境内统一建筑风格,打造基于区域化乡村风貌的特色景区。茶文化体验小镇依赖于乡村茶园独特的地理特征、土壤自然特征以及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在特色农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改造,从而达到丰富茶叶文化建设的效果。最后,茶文化体验小镇内部的服务也需要得到优化,在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丰富和对品质进行提升,例如增加温泉养生服务和影视基地建设等。服务多样化发展有助于促进区域产业经济活性,以基础建设来带动产业发展,有助于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提升茶产业社会价值,由此可见,茶叶经济的综合实力得到质的飞跃。
第三,为了带动茶叶经济发展,政府需要重视对茶叶产业的科学发展意识,以此建立起茶产业研究园项目[5]。该项目的任务在于结合生态要求研究茶叶的种植策略,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茶叶产品进行合理开发,特别是对茶产业的衍生产品的研发,例如茶叶酒产品、茶叶零食产品、茶叶药妆产品等。另外,在建设茶产业研究园项目时可以结合食品加工、美食节等活动,增加其他人对茶产业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提升茶产业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提升茶产业社会价值。
优化茶产业的管理机制首先需要加强相关部门领导对茶产业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因为茶产业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制度性、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员共同努力。所以相关部门领导需要加强对茶产业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让领导知道茶产业管理工作的商业价值和经济利益所在。茶产业管理工作可以节约茶产业资金投入以及节省人力物力的投入,从而避免金钱的浪费,极大地体现出茶产业管理工作的经济价值。另外,茶产业管理机制建设工作需要结合市场规律进行,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相关工作,把工作开展的核心放在产业联动发展上,同时尊重市场规律。最后,在信息化环境下,茶产业的管理机制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化发展[6]。所以,相关部门及机构需要时刻关注社会最新动态,用最先进的管理方法赢得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建设最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实现茶产业创新化发展。
为了强化茶基地的建设工作,相关部门需要把茶叶产品的质量保障放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通过无公害环保种植方法对茶叶的种植及栽培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和管理,以确保茶基地建设结果符合标准要求。基于此,企业需要加大种植与生产的规模,对该区域种植的特色产品注册相应的商标,同时对产品的品质和品种进行认证,目的在于打造当地特色的茶叶品牌,用品牌效应带动产品的销售,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茶产业的管理工作需要所有部门共同努力,每个部门要有专职人员进行严格管控,以及产业团队内要有分明的职位划分制度。所以,企业想做好团队建设首先要做好人才培育工作。对人才的培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例如茶产业知识培训、专题讲座、理论知识进修等。考核团队内部人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团队荣誉感和好胜心,有利于高质量团队建设。
当前我国的茶产业具备发展潜力,因为当地的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符合茶叶生长的要求,以及当地的茶叶资源丰富且环境污染现象不严重。基于此,相关部门在发展茶叶经济时应该要对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明确发展目标和进度,在符合工作重点的前提下发展茶叶经济。同时,茶叶经济发展的规划工作需要重视茶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作用,将茶叶经济与生态旅游经济结合发展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另外,针对产业监督管理工作,茶产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具有行政监督、行政考核、行政管理等作用,能够对茶叶生产与管理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对于相关行政部门来说,首先我们要利用好执法权,其次要利用好检查评估考核权,以发挥其职能优势和创造产业经济价值。所以,茶产业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发挥好监督管理作用,给予下级各部门执行压力和发展动力,让他们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能力,促进各方发展。行政部门和执行部门相辅相成,形成强大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则。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茶产业逐渐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性产业。由此可见,茶产业的发展可以对农业产业进行一定程度的结构调整,茶产业的发展也可以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一般来说,茶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关部门需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以特色农业带动茶叶经济,同时优化茶产业的管理机制以及实施品牌战略,以促进茶叶经济的高速发展。
[1]任修霞.基于特色农业背景下的茶叶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10):87.
[2]李英科,董宏.特色农业背景下茶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J].农家科技(中旬刊),2018(12):115-115.
[3]杨明轩,高进,刘诗越,等.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农村经济增长拉动因素的灰关联分析——以福建茶业经济发展为例[J].中国商论,2018(18):164-166.
[4]李玉琳,朱雪非.基于茶文化经济形态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小城镇发展[J].福建茶叶,2019,41(5):87-88.
[5]冯美琪,刘诗越,高进,等.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农村经济拉动因素的PESTEL分析——以云南茶业经济发展为例[J].中国商论,2019(1):200-202.
[6]郭翔宇,廖姣,杨珍月,等.乡村振兴视角下区域特色农业产业链升级路径探析——基于恩施州鹤峰县富硒茶产业的实地调研[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5):176-177.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8.49
F326.12
A
2095-1205(2020)08-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