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容量统计测算及缺口治理

2020-12-17 02:29:24
广东蚕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供需缺口农村金融

赵 萍

农村金融容量统计测算及缺口治理

赵萍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会计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农村金融容量的准确度量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通过缺口测算可以为农村经济与金融相关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文章运用近十年中国农村金融相关数据,基于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相关率理论,以指数平滑模型、回归模型为工具交互测算和彼此验证了2019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的供需缺口,提出了增加类别,完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提高支农服务水平等改善建议。

农村;金融容量;缺口;治理

随着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等层层深入,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流通体系建设、特色资源开发在促进农村新型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农村金融需求发生较大幅度的增长和供需结构变化。中国社科院2016年发布的《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显示,自2014年起,我国三农金融缺口超过3万亿元。金融容量成为助力各乡镇农业、商业银行以及扶贫金融机构推行金融政策、设计与投放金融产品的关键要素。而金融容量及缺口的预测,直接体现了资金供需状况及未来农村经济血液循环可能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关于农村金融需求量的测算研究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王大伟[1]、宋瑞敏[2]等分别根据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十年农村金融相关数据,利用灰色GM(1,1)模型和其他定量方法对相应地区的农村金融缺口进行预测,并提出缩小缺口的若干建议;兰菊萍[3]在把握浙江省农村金融容量的动态特征基础上,估算了浙江农村金融的资金缺口值和缺口率;李炳程[4]、宓彬[5]则分别对广西和山东农村金融供需缺口问题进行全面研究。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交叉采用指数平滑法和回归分析法对农村金融缺口进行测算和验证,具有一定创新性。

1 金融容量测算的指标选取及理论依据

金融容量即金融市场容量,反映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区域所需的金融资金规模。金融容量分为供给容量和需求容量,二者差异即金融供需缺口。当金融容量稳定时,经济增长的贡献源于农村经济本身的贡献和农村金融支持的贡献两部分。

根据美籍比利时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相关率理论,某一日期一国或一地区全部金融资产总量与对应区域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即FIR=F/WT,它通过描述金融资产投入与经济活动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金融上层结构与经济基础结构之间在规模上的变化关系,能反映某国家或区域金融发展状况与水平。

某一区域的金融资产总量,即该地区的金融容量,可以从大范围金融资产和小范围金融资产两个层面来理解。大范围上,金融资产包括金融广义货币M2、股票市值总量、债券余额总量;小范围上,金融资产仅指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以及准货币。经济活动总量,通常指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总量,目前在实务中主要采用西方的国民生产总值或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两指标来衡量经济活动总量。

根据常规做法并兼顾指标的获取方便性,本例分别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和年末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之和作为分子与分母,计算金融相关率,并采用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来描述农村地区经济活动总量,进而推算我国农村地区理论上的金融需求容量。

2 缺口计算与预测

2.1 缺口计算

农村金融供给容量主要来源于农户自身和外部资金供给。具体来说,自筹部分主要表现为农村存款,而外部资金供给主要由农村贷款,财政支农资金以及农村可利用外资额三部分构成。文章根据2009年以来的《中国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我国财政部官网财政数据,测算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容量、供给容量及其二者的缺口数列。

测算过程中,金融需求容量总量根据历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之和计算;农村理论金融需求容量根据第一产业增加值与金融相关比率的乘积计算;农村金融供给容量将农村存款、农村贷款及财政支农三项金额求和。其中,农村存款根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掉人均消费额之后与年末人数的乘积估算;农村贷款按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年末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取得;财政支农则根据数据的已获得性,按财政部每年用于农林水支出的项目简化得来。金融需求容量与供给容量的差额为供需缺口,此金额为正说明供给不足,为负说明供给充足。

从近十年农村金融容量供需缺口测算数据来看,时间序列虽偶有波动,却呈现出较为稳定的上升趋势,为了客观判断缺口的变化趋势,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取平滑系数为0.3,同时采用二次移动平均法,取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期数为5,对供需缺口数列进行修正。

2.2 缺口预测

由于实验数据不够精确,为了较为准确地对2019年农村金融容量缺口进行估计和预测,文章拟采用线性趋势指数平滑法与回归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检验处理和预测,比对二者结果,并得出翔实的结论。

线性趋势指数平滑预测通过二次指数平滑修正一次指数平滑仍可能存在滞后偏差,利用其规律找出曲线发展方向及趋势,从而建立线性趋势预测模型。选择平滑系数为0.3,通过一次平滑与二次平滑值计算及指数平滑预测法估算2019年资金缺口为3.6万亿元。同理,根据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理论,以农村金融容量供需缺口/万亿元为因变量,以金融相关比率、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及农村贷款为自变量,架构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模型。

首先,进行拟合度检验。相关系数为0.98 ,表明变量之间具有高度线性正相关关系,可通过回归分析拟合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可决系数接近1,表明回归方程的拟合度很高,用自变量可以很大程度解释因变量的变差部分。

其次是显著性检验。F检验和T检验的结果P值均远远小于显著性水平,说明回归方程具有实际意义,并且包括截距在内的各个自变量金融相关比率、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和农村贷款的回归系数具有实际意义,因变量与3个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其回归模型为:YC=-19.13 +6.54 X1+2.43 X2-1.01 X3,3个X依次表示前述3个自变量。

最后,为保证口径一致,同样采用线性趋势指数平滑法预测自变量,并以自变量代入回归模型,获得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缺口为3.7万亿元。两种预测结果相差不多,相互验证,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 金融缺口原因分析与措施应对

3.1 原因分析

3.1.1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新形势发展不相适应

互联网发展及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政策推行使农村经济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生产方式逐渐科技化、现代化,农业生产及产业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多样化发展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匹配度提出更高要求。金融机构因此特殊性质和成长轨迹面向发达地区较为普及,想要适应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尚且需要时日加以建设和完善。

3.1.2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渠道较为单一,供需不匹配

中国农村尚且存在很多地理位置偏僻、商品经济不发达、产业化程度较低的贫困地区。受地域特征和农作物生产条件、规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可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对较少。常常是多村共用一到二个金融机构,资金的存取多有不便,尤其在人口居住较为分散的村落,问题更为集中。扶贫政策推出的产品主要以小额贷款为主,期限较短,形式单一,匹配度较低,并且产品设计的还款周期无法与农作物生产周期或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相匹配,利用率较低。

3.2 应对措施

金融缺口从本质上说有3种情形:供给缺口、效率缺口和制度缺口。不同省份地区存在一定差异,偏重各不相同。因此,应对金融缺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2.1 政策宣传与激励

借助精准扶贫的东风,加大国家金融政策的解读和宣讲,利用各类深受农村群众喜欢的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和政策提示,让农村人口理解国家大力推行普惠金融的意图,掌握基本的金融常识,获取贷款、保险、租赁等金融支持的程序方法等,引导群众善于运用金融支撑发展产业。同时,深化金融支农政策。进一步强化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撑农村农业生产生活的重要职责,大力发展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根据地域特征和精准的金融需求进行预测,引导多元化商业性金融组织进驻农村市场。完善激励机制,将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绩效与奖励条款配套,统一监管测评并按惠农业务比重分段提供不同水平的利率优惠。

3.2.2 规范民间借贷,发展小微金融

加强对有关部门批设的小额贷款公司等发放贷款或融资性质机构的合规性监管与引导,规范借贷行为,强化服务意识,开发面向农业多种生产经营群体的信贷产品,加大对农村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农村小微金融组织的步伐,鼓励发展村镇银行,以满足集镇和经济较为发达行政村的资金供求,引导资金流向;在重视政策引导、市场监督,并对规模、风险和成本利润等问题进行统筹规划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生产特征、周期以及对资金需求的特殊要求,开展农村社区范围内的资金互助合作,实现农业生产和经营对资金季节性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发展。

3.3 强化制度与体系建设

农村金融供需不匹配主要是因为制度建设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相关法律政策,降低农村信贷风险要求,切实以农村农户的利益为出发点设计助农金融产品和信贷服务,增加农户参与意愿和热情。支持农村金融产品及业务的创新发展,以金融组织多元化、金融服务全方位、金融产品实用化等为原则,打造健全统一、多法并用、政策互补的资农助农机制,加大农村投入,完备制度体系,夯实制度的保障作用。

3.4 创新金融产品,完善信用体系

积极引进多种信贷、保险、租赁等金融产品,推广银保合作、银行与租赁公司合作,搭建信贷品牌,发展中小企业债务融资产品。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拓宽涉农抵押担保范围。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农村经济发展台账,收集资金需求信息,提升便农金融产品设计的针对性和匹配度。融合线上、线下资金信息,形成一个信息开放的资金库。

[1]王大伟.辽宁农村金融缺口测算及应对措施[J].商业经济,2018(12):105-106.

[2]宋瑞敏,王腾飞,刘文.广西农村金融资金供需缺口测算、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时代金融,2014(03):382;388.

[3]兰菊萍.基于ARMA模型的浙江省农村金融容量缺口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8,40(3):20-27.

[4]李炳程.需求导向下的广西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5]宓彬.山东省农村金融供求的缺口及其成因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2017.

赵萍(1979- ),女,辽宁辽阳人,硕士,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会计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会计、统计、数据分析、高等职业教育。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8.48

F832.0

A

2095-1205(2020)08-99-02

猜你喜欢
供需缺口农村金融
供需紧张局势拉动煤炭价格上涨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必须堵上尾款欠薪“缺口”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06-09 08:05:10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堵缺口
支部建设(2020年30期)2020-12-18 01:04:28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中国外汇(2019年9期)2019-07-13 05:46:30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红土地(2016年10期)2016-01-28 08: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