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春
摘 要:重视幼儿探究性提问是维护幼儿好奇心,培养幼儿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本文针对幼儿探究性提问特点及教师回应方式相应提出应对、优化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幼儿探究性提问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幼儿;探究性提问;特点;回应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8-0095-02
A Brief Talk on How to Cultivate Children's Inquiry Questions and Teachers' Response Methods
CUI Mingchun (Beiling Kindergarten,Dagong Town,Haian City,Nantong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Paying attention to children's inquiry questions is the basis for maintaining children's curiosity,training children's inquiry ability and creative thinking.This article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coping and optim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inquiry questions and teacher response method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inquiry ability.
【Keywords】Young children;Inquiry questions;Characteristics;Response methods
《3-6歲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幼儿是好问的天使,培养幼儿好奇心、探究欲是培养其创新、创造的源头。可见,探究性提问是维护幼儿好奇心,培养幼儿探索能力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探究性提问对于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幼儿言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诸方面都有积极作用。那该如何培养幼儿探究性提问呢?
1.幼儿园方面
第一,幼儿园应该认识到幼儿探究性提问对于培养幼儿创新意识、思维及动手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更新陈旧观念,大力武装管理人员以及教师,高度重视引导幼儿在园探究性提问。
第二,幼儿园应该改变传统的评判好课的标准,将幼儿在园探究性提问及教师回应也作为一项评价指标,应真正地立足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抓住幼儿每一个智慧火花,而不应只重视活动表面流畅性和目标完成度。园领导平时不仅要深入幼儿课堂活动指导督促幼儿探究及教师回应方式,还应该深入到幼儿的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去,将引导探究性提问真正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中去。
第三,改善教学条件。幼儿园在编排班级时应尽量保持每班三十个幼儿左右,人数太多不利于幼儿进行探究性提问。幼儿园应丰富活动内容,促进教师积极创设利于幼儿探究性提问的活动,培养幼儿探究性提问的兴趣,使其乐于提问。
第四,幼儿园应该不时地购置一些新异玩具,以便及时地投放到各个班级,为幼儿探究性提问提供物质基础。
第五,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据笔者深入海安县幼儿园观察发现,幼儿教师不仅要承担教育教学活动,而且还要负责保育及文案工作,所以要加强教师、保育员队伍建设,解放教师,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和回应并且参与幼儿探究性提问。
第六,实现家园合作。通过系列家教指导活动及交流,使家长逐步认可提高幼儿探究性提问能力的意义,从而积极地合作。
来园观摩教学活动,提高认识,转变行为,同时也对教师的工作提出可行性的建议,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合作培养幼儿的探究性提问能力。将探索活动中的一些素材和经验经过分析、提炼,写出案例推荐给家长看,让家长进一步得到启示。由家长反馈信息,征集幼儿在家难以解决的问题,幼儿园开展一系列的措施排除幼儿的疑问。
2.教师方面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第一,教师应转变以自我中心,扮演好“平等交流者”的角色,变课堂教学主宰者为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在活动中应尽量少说,应积极倡导启发、讨论、提问、探究等形式,培养幼儿主动探究意识及增强幼儿探究性提问的能力。除此而外,教师应引导、支持、参与幼儿探究性提问。
第二,高度重视幼儿的探究性提问,充分认识探究性提问对幼儿成长发展的意义。幼儿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幼儿不同,他们的想法、探究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探究性提问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而且还可以通过探究性提问促进幼儿和谐协调的发展。
第三,教师应当鼓励幼儿提出探究性问题。幼儿好奇心、求知欲强,常常不满足于教师的解答或者他们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应给予及时肯定、鼓励、支持,同幼儿一起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不断地激发幼儿探究性提问,培养他们善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2)应为幼儿创设探究环境
第一,宽松、愉悦、平等和谐的环境是幼儿探究性提问的基本前提。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引导幼儿提问质疑的根本要求。瑞吉欧有句名言:“接住孩子抛来的球”。教师的一个点头,一声微笑,都能让幼儿体会到与老师的平等关系,他们才会大胆地向老师提出疑问,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当中去,才会进一步激起幼儿探究的兴趣。
第二,幼儿在宽松的游戏活动中,探究性提问较多。教师应该多创设一些游戏活动,将游戏渗透到生活活动及课堂活动中,使幼儿经常处于游戏化的环境里,幼儿就乐于、善于探究性提问。
第三,丰富的材料,能给幼儿带来挑战。幼儿自己参与收集的资料,使幼儿与材料发生互动,引发幼儿对材料的关注。这时教师可能无法预料,幼儿会随时提出许多新问题,通过材料和环境,培养幼儿的提问质疑能力。例如,在益智区内,投放一些吸管、拼图、卡片、扭扭棒等,能力弱的孩子一般会选择卡片进行操作,能力较强的幼儿会利用图示来进行拼图,在拼图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我把角与角对齐后怎么不好拼房子的屋顶?”“这一小块图放在什么地方的看不出来呀?”而一些能力强的幼儿会去玩吸管,刚开始他们玩搭图形,渐渐地他们不满意,开始合作拼搭,在合作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还主动提问,“你为什么不用扭扭棒搭一辆汽车,这样我们就可以坐车去玩了?”“你拼的蝴蝶怎么没有两根触须啊?”……孩子们在主动提问的过程中,合作能力、协调能力也提高了许多,社会性也得到了发展。
(3)教师应采取积极的回应方式
第一,教师应热爱每一个孩子,欢迎幼儿进行探究的积极的情感态度,还应该大量储备、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增强积极回应幼儿探究性提问的热情,提高回应技能。
第二,应尽量避免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幼儿,杜绝采用消极回避性回应。对于幼儿的探究性提问,教师可以直接给出答案,但应尽量避免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幼儿,同时更不能以“你烦死了”、“你不需要知道这些”来拒绝回答幼儿的探究性提问。例如,有的小朋友指着迎春花问:“这是什么花呀?”教师可以直接回答:“是迎春花。”同时为了扩展幼儿的经验,可以反过来问他:“你看看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呢?”消极回避性回应会扼杀幼儿智慧的火光,故而要严格杜绝这种回应方式的出现。
第三,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对幼儿的提问更多地采用暗示、鼓励、反问、建议或类比等具有启发性的策略,培养幼儿探究问题的能力。比如小班幼儿欲进行探究性提问,因为言语发展水平较低,难以准确、完整的描述出问题,这时教师应该敏感地领悟到幼儿的意思,帮助幼儿完善提问所用的语言,鼓励幼儿完整地阐述探究问题,就可以增加幼儿探究的兴趣,增强其探究性提问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第四,教师在采取积极的回应方式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积极互动,形成合力。由于幼儿在生活活动中也会出现探究性提问,所以幼儿教师应该与保育员老师积极互动,及时参与、共同讨论幼儿生活活动中的探究性行为,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使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充分表现探究性提问的能力。教师之间也可相互交流合作,分享材料和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究性提问经验。
由于性别差异,教师应该“因性施教”,使男女幼儿走向均衡。研究表明幼儿的探究性提问能力的发展过程中,男女幼儿有差异。小班女孩的探究性提问行为比男孩要多,教师应多关注男孩的行为,适时准确地参与到他们的自主探索活动中,与他们多交流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对中大班幼儿则应多关注女孩。教师只有做到“因性施教”,使男女幼儿走向均衡的状态,才能提高每一位幼儿的探究能力。
教师还应做到“因班施教”。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所探究性提问的内容不同,故而教师在培养幼儿探究性提问能力时,应做到“因班施教”。小班幼儿社会探究较多,教师则应将科学探究引入到小班。大班幼儿虽然已经具备科学探究的能力,但是教师仍需引导幼儿更深层次的科学探究,并且保持社会探究。
当然,幼儿探究性提问还应渗透于日常生活和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关注、支持和引导幼儿自发的各种有意义的探究性提问,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各种机会引发幼儿对某些有趣的事物和现象的关注,支持和引导他们进一步的探究性提問。可见,激发其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将使幼儿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吴靖.道德责任心的形成及其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03):56
[2]胡中天.5至6岁幼儿责任感培养的教育实验[J].学前教育研究,1995(05):43
[3]郑春梅.责任感是怎样培养起来的[J].学前教育研究,2001(04):76
[4]孙亚庭.论责任感与儿童成长[J].教育探索,1996(0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