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

2020-12-16 16:43何宏冉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1期
关键词:爱子傅聪傅雷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是一个能在游子心底涤起圈圈涟漪,送来丝丝温暖的词语。拿起这本也许并不太重的傅雷家书,心里觉得沉沉的。

有“钢琴诗人”之称的傅聪年轻时便展露出在钢琴上的天赋,被送到波兰进修。去国离乡的游子忙着吸收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文化。徒留家中的父母,却依旧要为孩子操心。这操不尽的心,是一个个夜里的翻来覆去,是一张张纸上的字字句句。

傅雷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艺术家。他身上有着知识分子的清高,有着艺术家的理想,还有一个父亲的严苛。家书涉及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醒越来越优秀的儿子不要骄傲,不要忘记给帮助过自己的人去信,不要工作太累要学会放松,不要沉着于感情中不能自拔,不要太过理想....还有那么多的不要,连着读几十页下来会有不耐烦的:为他的说教,为他的严厉。可是第二天还是想读,你知道他說的是对的,你感受到的是温暖的。

最难得的还是和儿子针对艺术的讨论,讨论儿子的进步,讨论他的不足,为他的语言着急,为他翻译所需的音乐文献,帮助其提升自己。除了道理,他想能切切实实的去为远在天边的儿子着实做些什么。这些家书的温度,却是应了父子不能团聚的痛楚。

了解过傅雷,为他的含冤自杀而感到同情。作为一名品德高尚、学识丰富的知识分子,他引导儿子要具备高尚人格和艺德,启发儿子爱国情、民族情。《傅雷家书》是能够使我们更好的提升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在风云暗涌的年代里,傅雷透过信亲子爱子,传达出一种高尚的品质。

爱子之情本是人间常情,而傅雷却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把亲情放在第二。读了《傅雷家书》,能够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也突出了傅雷在艺术方面造诣高深,在生活对朋友爱人尊重,政治上关心国家发展,又如益友、知己。与儿子平等探讨艺术的多个方面的个性特征。

有人评价这是一本“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但它也更是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子女的深刻写照,我们能够像傅聪一样从中体会做人、学习的道理。

何宏冉      指导教师:汪建兵   安徽省怀宁县清河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爱子傅聪傅雷
傅雷的称赞
恐惧宴会的钢琴大师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钢琴天才傅聪:黑白键上有我的“终身”情人
没有寄出的信
爱子的力量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Theory on Poetry Translation
傅聪:我的信不能入《傅雷家书》
遵从内心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