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与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结合

2020-12-16 02:56赵文峰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5期
关键词:学习体验实践经验学习效率

赵文峰

摘  要:在新课程的改革下,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已经不再适合了,因为传统的教学枯燥无味,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热情,厌恶学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化的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更适合现在的需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教学方式,把有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地理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教师教学更轻松,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升了知识的吸收能力和课堂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学习体验;学习效率;实践经验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地理学习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地理这门学科本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知识的学习难点不在于书本上的固定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而是对于一些专业的名词概念的掌握是有难度的,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这些专业名词概念,只能机械的记忆,那这样的学习效率就会很不理想。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掌握就要教师去安排和处理了。教师可以将地理知识的讲解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结合,让知识能更好地被吸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益。本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地理课堂与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结合进行了一番研究,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与学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育资源,不是只给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而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情况,进行加工整理。为学生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将课堂营造成有生活气息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学习新的知识,复习旧的知识,掌握知识重难点,帮助他们能够进行全面的发展。教师还可以进行体验性任务的布置,让学生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落实知识,增加实际经验。

例如,在教授“世界的地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常识进行导入,帮助学生理解。并且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利用自己的有效资源,对周边的地形进行了解与收集,并在课堂上分享给其他学生。教师在课上提出问题:“我们用什么来表示这些地形的高低起伏?”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也可让学生在课上画一个简单的地形图,让学生对地形的了解加深,并且总结出特点。在课后,教师可领导学生一起探究世界地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课堂效率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课堂效率高,学习的氛围就好,课堂效率低,学习的氛围就差,学生在学习上也得不到发展和进步。因此,教师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首先要把气氛活跃起来,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在课上可以多利用生活化教学,在课后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答案,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及时的利用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最后,教师要尊重学生,充分地相信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拉近师生关系。

例如,在教授“世界的人口”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可以对世界人口还有地区人口进行一个调查,所以按小组合作来分配。小组的每个学生都要负责一个板块的调查,合理安排任务,调查完成以后,小组成员在进行汇总,并把出现的问题总结出来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和教师一起探讨。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疑问得到了解决,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增加学生实践经验

学习需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的理论,而不重视学生的实践。在教学中,实践比理论往往更重要,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需要学生的反复背诵。而实践学习考验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比理论更能考验一个人。而且实践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帮助学生较好地融入到教学中去。教师还可以增加学生实践经验,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是被动地听课,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

例如,在教授“影響气候的主要因素”这一课时,学生在预习时带着一个问题去思考“为什么世界的气候会千差万别呢?”然后再让学生分享他们知道的有哪些比较极端的气候。还可以在让学生去网络上搜集这些气候形成的原因和危害等,并对如何进行问题解决和环境保护进行探讨。让学生树立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也对实际的知识理论进行利用和实践。地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体现,但是随着发展的破坏,生态环境遭到了影响,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让理论得到实践,让知识生活化。

总而言之,教师把课堂和生活化教学相结合,可以给学生带来较好的学习体验,这样可以让教育和实际生活不分家,给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而且地理学科的许多知识本来就与生活密切联系,给生活化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提高让教师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引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可能有的教师还不习惯,还不能很好地利用新进的教学方式,所以在教学中,不光是学生的学习,也是教师的学习,学生要配合教师,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氛围提高,从而发挥生活化教育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中品.初中地理渗透生活元素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8).

[2]李敏.初中地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J].才智,2015(35).

猜你喜欢
学习体验实践经验学习效率
百年党史视域下共青团工作的实践经验
“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在线学习时间规律探析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契合感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秦山30万机组核安全文化水平的推进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