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路径探索

2020-12-16 02:58黄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8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高校

黄娟

[摘要]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更加的重视新农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缩小我国城镇和农村的贫乏差距,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均衡。高校作为培养经济建设人才的重要阵地,应该深刻的意识到自身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发挥出科研优势和育人功能,进而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提升农民综合素养的基础上,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高校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现状,阐述了高校服务农村经济建设面临的障碍问题,并且提出了高校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高校;农村经济;建设服务;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创新发展的意见,文件重点提出应该主动去适应市场新常态,根据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要求,加快农村建设步伐,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相比起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发展现状来看,我国仍然处于低下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仅为52%,而发达国家科技贡献率在70%左右。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城乡贫富差距较大。因此,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经济收入,高校应该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运用科技去发展农业。同时,发挥出自身的服务功能,在产业优化升级、农民经济收入、构建和谐农村几个方面去不断探究和创新。

1 高校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作用

1.1 有利于培养农村经济建设人才

提升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关键,尤其是提升农村青年劳动力最为重要,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依赖高等教育去实施和完成。现如今,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形成了职业教育、专科、本科、高等成人教育多个层次,多样化人才培养途径、高校区位优势完全为当地城镇、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保障。

1.2有利于农村科技创新

大部分高校都位于区域中心地段,区位优势显著,不仅是当地的高等教育服务中心,也是信息收集和科技服务中心。这些年来,大部分高校都比较关注培养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人才,将科研也放在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工作内容中,发挥出高校人才聚集、专业学科种类全、教学科研等作用,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大量的科研实践人才,也打造出具备创新能力的经济建设队伍,为农村引进高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农业技术和产品的全面创新。

1.3有利于提升农村地区整体文化素养

高校作为现代文明的传播地,其文化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形式,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引导作用。因此,高校应该运用文化优势去全面改变农民的封建思想和落后观念,提升他们的整体文化素养,从而改善他们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保障。

2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已有40年,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民生活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升,但是相比起城镇,农村经济发展依然较为落后,城镇和农村贫富差距较大。究其原因,党和国家早在三中全会上全面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和建设的经验,也重点提出了新时代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战略。但是大部分农民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创新和开拓精神依然不足,都沉迷于小富即满的状态。其次,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工业化水平落后、资金不足等问题,也阻碍了农村经济建设步伐。最为关键的是政府不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缺乏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公共信息服务也处于薄弱状态,再加上农民本身的信息素养不高,进而无法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新要求。

3高校服务农村经济建设面临的障碍问题

3.1 高校缺乏农村创业经济动力

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在社会服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新农村服务方面,高校动力明显不足。很多地方高校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作用,过于追求提升办学水平,而忽视农村经济建设。其次,缺乏相关的经济建设体制。其中对于热衷农业研究的老师缺乏适宜的激励政策,很多高校老师实施农业服务,不仅基本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其在职务竞争中也没有优势,直接降低了高校教师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

3.2高校成人教育和农村创业教育契合度不高

市场竞争机制下,各地方高校地处偏僻,起步较晚,无论是学校声誉还是办学条件都无法与大城市的重点高校相比较。根据调查研究显示,近年来,大部分地方高校都存在毕业生就业困难、生源不足的问题,进而导致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和障碍。而农村经济建设,不仅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还需要大量的培养农民,尤其是具备文化知识、懂技术、会创新的农民,这给高校的成人教育带来一个发展的契机[3]。大部分高校都开始把握住机遇,明确办学方向,将农村市场作为教育服务的重点工作内容。但是由于目前高校成人教育和农村市场发生了脱节和偏离现象,无法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对我国多个省市的农户进行调研显示,70.2%的农民愿意接受文化和技术培训,80.3%的农民对学习抱着较为质疑的态度,认为没有多大的实用性意义。

3.3高校科技下乡服务效果不明显

这些年来,我国非常关注运用科技的力量去处理三农问题。地方高校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成果,在科技信息推广和传播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也是科技发展农业的中坚力量。但是通过对地方高校科研项目调查来看,高校对三农的科研比例较低,重视程度不足、科技服务范围也存在着局限性、科技服务对农村经济贡献率较低等各种问题。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高校没有意识对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科研人员对科技创新农业缺乏积极性,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完全不符合农业研究。其次,高校科研领导对农业科研方向没有进行正确的指导,加上大部分科研人员不清楚科研的定位和目标,选题没有结合市场发展需求,都是以自身兴趣为主进行研究,进而导致科研成果和社会需求完全脱离。

4高校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有效手段

4.1 发挥育人功能和科研优势,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为了更好的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最为关键的是应该加强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地方高校应该不断实施教学改革,强化教育质量,为服务“三农”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不仅文化水平高,且懂技术、懂经营、善创新。为农村经济建设培养出“领头羊”,以及具有现代化经营创新理念的新型管理干部。其次,新农村建设需要具备强烈的科技创新的愿望。高校应该发挥出入才资源和科研优势,全面关注科技发展农业的问题,重视农业问题方面的研发,全面提升自主创新精神和能力。此外,对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比如农村建设的生态、资源以及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对地方人口数量、整体素质等进行详细研。

4.2多方助力,促进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扎根

地方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实施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地方村官的职责和使命。因此,应该根据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不断探究村官创业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校村合作的方式,将大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技能应用到农村经济实践发展中去,从而让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经济建设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可以将学生村官实施的农业创业项目和高校科研成果融入起来,在发挥出高校科研优势基础上,也能提升农村资源优势,促使大学生村官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升和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形成共赢的局面。其次,为了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扎根,实现创业安家,带领村民致富的目的。政府也应该发挥出政策优惠作用,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有利环境,为大学生村官提供社会保障、解决子女上学问题,这样才能让他们将全身心投入到农村经济建设事业当中来奠定基础保障。此外,地方媒体也应该发挥出监督作用,跟踪实时报道各地政府是否将农村经济创业事业落实到位,大学生基层创业途径和机制是否完善,全面提升优惠政策的透明度和实效性。

4.3发挥高校成教的创业教育优势

高校成人教育应该充分的把握住为新农村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机遇,增强成人教育的农村适用性,在各地农村强化创业教育,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农业经济建设人才不足的问题,还能提升自身的发展空间,得到社会各地的充分认可。一方面,应该按照农村成人教育学生源的需求去完善招生考试制度。比如,外语作为成人高考的必考学科,但是大部分农村的成人学生外语基础都较为薄弱,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几乎应用不到。其次,高校应该转变成人教育副业的观念,应该以地方经济发展特色为主,全面设置农村创业活动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同时,全面发展农村远程教育、技能培训课程。另一方面,深入了解农民创业的实际需求,进而开展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色化创业教育。只有他们具备了足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文化知识,才能为农村经濟建设贡献出自身的力量。因此,成教应该以创业教育为主,增加实训基地,将创业创新能力作为培养的主要内容。5结语

总之,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建设步伐,缩小城镇和农村的贫富差距。应该全面发挥出高校育人功能和科研优势,以农村实际建设需求为主,加强农业经济建设方面人才培养,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理念去全面落实高校改革和发展,进而为社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1]孙鸿雁,郭翔宇.高校服务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J].宁夏农林科技,2012( 04).

[2]王刚,王军棉.高校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路径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04).

[3]黄鋆.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传播与路径研究一一以华中农业大学“111”计划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2014.

[4]柴霞.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

[5]邵艳,孙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海岛文化帮扶的实践与启示一一以桃花岛为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 (02).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高校
中高速增长下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中高速增长下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