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萨拉木·买买提 王钿 刘国勇
[摘要]研究土地流转的进程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平稳有序地推进有重要意义。以我国新疆巩留县农村240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土地政策与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土地政策的了解程度、农户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收入来源与其进行农地流转意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农户年龄、家庭年人均农业纯收入与其进行农地流转意愿呈显著的负向效应。因此,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做好多种农业政策宣传推广服务、加大农户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户;土地政策;农地流转意愿;新疆巩留县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农业规模经营、农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农业劳动力转移等问题的出现,农村土地流转越来越要求合法与规范。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促使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加快,而农村土地流转又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使农业生产高效发展。在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并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指导各地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的具体办法,确保政策衔接平稳过渡。完善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村组内换并地等方式,实现按户连片耕种促进土地合理有序流转。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土地流转的相关研究不断丰富。研究内容涉及了农地流转因素、流转行为、流转现状等。有学者指出这是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宏观制度變迁以及微观经营主体自我发展的结果。不管在任何时期,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与各个历史阶段存在着紧密联系,土地制度变迁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同时,新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取得了更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性作用更加发挥重要作用,也为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注入动力,通过持续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土地制度体系,政府始终是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支撑。同时微观经营主体在利益驱动下的自我选择、农户对利益的追求也是土地流转产生发展的直接原因,因为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为农户追求的愿望创造了实现条件。总的来看,农村土地流转是利益促使下的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农户主体在对现有土地制度下的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后,再选择经济效益较大的方式进行自我改变。
总的来看,国内外学者关于农地流转问题的研究仍以农地流转因素、流转行为、流转现状等为主要内容,而较少涉及土地政策与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关系的研究。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从现代农民的视角以土地政策了解程度为切入点,探讨土地政策与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关系,并阐释农户在土地政策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其农地流转行为选择意愿的形成逻辑,既有助于实现在现实层面完成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也有助于在理论层面阐明农户发生农地流转意愿的内在约束机制。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地概况
巩留地处伊犁河谷中部,伊犁河上游南侧,天山支脉那拉提山北麓,四周分别与新源、尼勒克、伊宁、察布查尔、特克斯及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县相邻。全县总面积4528平方公里。现辖3乡5镇5个农牧场,生活着汉、哈、维、回等23个民族,总人口20.81万人。巩留旧属乌孙古国领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历史上曾是伊犁河谷东五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巩留县是一个半农半牧县,耕地面积为60万亩。
2.2数据来源
为了更加准确分析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情况,2018年7月本小组在新疆伊犁巩留县进行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情况的实地调查并发放问卷。此次调查乡镇共包括巩留县辖5个镇、3个乡,以入户调查、访谈、座谈、网上调查等形式针对农户进行分批随机调查,共发放260份调查问卷,回收整理后剔除无效问卷及答非所问的问卷外,共有240份有效调查样本数据,有效问卷达92.3%。
2.3研究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研究,本文将农户对土地政策的了解程度变量与流转土地去城市生活意愿变量作为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核心自变量。并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农户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设置为农户个体影响变量;将农户的年人均农业纯收入、收入来源、家庭劳动力数、家庭联产承包土地亩数、子女毕业从事农业生产设置为农户家庭特征影响变量。
3回归结果分析
3.1样本特征
在核心自变量方面,农户了解土地政策的占78.33%,说明当前巩留县农户对政策的知晓程度较高;农户不愿意流转土地前往城市生活的占53.33%。从控制变量看,在农户个体特征方面,调查样本中男性农户占52.50%,年龄在44岁以下的农户占75.83%,说明调查样本区域农户偏年轻化;受教育程度在中学及以下的占60.83%,说明调查样本农户受教育程度较低;身体状况中健康农户占68.34。在农户家庭特征方面,农户家庭年人均农业纯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占80.84%,收入来源中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占76.67%,说明调查样本中农户农业生产收入比重较大;家庭劳动力在3人以下的家庭占73.37%;不愿意子女回乡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占60.83%,说明调查样本农户对农业代际传承的意愿较低;承包地亩数在10亩以下的占49.17%,说明调查区农业生产以小农户为主力军。
3.2回归结果分析
3.2.1从土地政策特征看。土地政策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显著。当土地政策越来越重视保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时,农民对农地流转的认知水平会显著提高,而产生土地流转意愿的动力会越来越高,
3.2.2从控制变量特征看。(1)农户年龄对其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负向显著。既随着农户年龄的增长其对土地流转意愿发生会不断降低。(2)农户受教育水平对其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显著。(3)农户身体状况对其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显著。(4)农户家庭年人均农业纯收入对其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负向显著。(5)农户家庭收入来源对其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显著。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巩留县土地流转发展较快。本文基于土地政策视角以巩留县农村地区土地流转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何以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结果表明,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的持续深入,以及相关的政策不断完善,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了解程度越高其进行农地流转的意愿就会越强烈;农户受教育水平越高、身体情况越好、家庭收入来源越丰富其对未来的获得收入的计划内容就越丰富或者长远,从而获得的非农收入就会越高其进行农地流转的愿意就会越强烈;而随着农户年龄的增长、家庭人均农业收入水平越高其对土地的依赖性就会越高,进而影响其降低对农地流转的意愿。综合本文研究的内容和其他相关文献,本文发现农户土地流转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是多维因素作用的结果,农村地区土地流转会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4.2讨论
农村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促进了农村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也促进了我国现代农业高效发展、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分散土地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土地利用率和土地收益的提高、农户实现增收的作用,也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本文对土地政策与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关系的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对农户的技术技能培训。将农户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针对缺乏足够专业技能知识的流出土地农户及时开展技术技能培训。(2)做好中介提供多种政策宣传推广服务。提高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的了解程度。
【参考文献】
[1]何国平,“三权分置”的发生与演进一一基于交易费用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9 (08).
[2]冯华超,钟涨宝.新一轮农地确权促进了农地转出吗?[J].经济评论,2019(02).
[3]冯华超.农地确权与农户农地转入合约偏好一一基于三省五县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9( 01).
[4]匡远配,杨佳利,农地流转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J].经济学家,2019(03).
[5]路征,李睿,康馨月.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四川省安岳县823户农户的调查[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 (10).
[6]董欢,中国农地制度:历史、现实与未来一一“三权分置”政策背景下的新审视[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學版),2019( 04).
[7]黄振香,赖永波.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影响因素分析一一基于福建省沙县数据的实证[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03).
[8]王志丹,张广胜,孙占祥,等.适度规模经营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意愿分析一一基于辽宁省的农户调查数据[J].农业经济,2017( 01).
[9]李成明,孙博文,董志勇.农户异质性、农地经营权流转与农村收入分配一一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9 (08).
[10]陈奕玮'丁关良.农地确权政策执行效果的偏差检验[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9 (05).
[11]仇童伟,罗必良,何勤英.农地流转市场转型:理论与证据一一基于对农地流转对象与农地租金关系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9 (04).
[12]韩丽娜,李金宁.确权何以影响农地流转一一基于租金水平的中介作用[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 (07).
[13]刘灵辉.农地流转中妇女土地权益保护论略一一基于“三权分置”和外嫁女性视角[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03).
[14]朱文珏,罗必良.农地流转、禀赋效应及对象歧视性一一基于确权背景下的IV-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9 (05).
[15]梁志会,张露,张俊飚,等.小农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效率与成本改进:倡导农地流转还是发展社会服务?[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05).
[16]彭长生,王全忠,钟钰,农地流转率差异的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一基于劳动力流动的视角[J].农业技术经济,2019 (03).
[17]朱建军,杨兴龙,新一轮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数量与质量的影响研究一一基于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数据[J].农业技术经浇2019(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