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立胜
(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典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对外译介传播可以提升中国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1]近年来,在“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大中华文库”“中华学术外译”“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等众多国家资助项目的推动下,中国典籍在海外的翻译出版与传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业已成为当下学界关注的热点。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跨文化传播意义。自1809年马希曼首次英译《四书》始,至今仅《论语》英译本就达40余种,这已引起了汉学界和国内外翻译界学者的高度重视。但总体而言,目前对《论语》英译本的研究多侧重于译本语言研究、译者研究、核心概念的英译、翻译技法探讨等,针对《论语》海外传播案例的研究比较匮乏,也鲜有探讨提升其传播效果的具体对策。从传播效果出发,探讨影响《论语》英译本流通和接受的因素,总结行之有效的翻译原则与策略,是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根本途径之一。[2]如果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不考虑海外销量、受关注度及接受等情况,而仅以译本的语言是否忠实及译者翻译水平的高低为依据来评判译本,则很难解释译本在海外传播成功的缘由,也难以为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以在国外影响较大的金安平《论语》英译本(以下简称“金安平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多个层面分析其在海外成功传播的经验,并结合当下国内学者就典籍外译与传播进行的相关探讨,提出促进中国文化学“走出去”的具体对策,以推动中国典籍在海外更为广泛地传播。
金安平的《论语》英译本Confucius:TheAnalects于2014年由企鹅经典出版社(Penguin Classics)出版。在已有众多英译本的情况下,译者何以再推出新的英译本?这需要考察其翻译此书的目的。按其在译著中所言,翻译此书的目的有三:反映《论语》丰富的诠释史、传达孔子的微言大义和超越以前诸译本。[3]ix-xvi
翻译古典文献,必须依据历代的经解注释,对《论语》的注解自汉代起,就有今古文之论争、汉学与宋明理学之分歧。由于解经者理解不同,中外译者对《论语》的底本选择也有所不同,使其英译本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之前的《论语》翻译史中,译者多依据宋代解经学集大成者朱熹的《论语集注》,以“理学”的哲思来呈现先秦经典的复杂内涵,造成难以还原文本真实的历史实况。金安平则依据清儒学者,尤其是考据学家刘宝楠《论语正义》的注释,通过依靠汉代解经的诠释传统,为读者提供了更为接近历史的新译本。
在翻译过程中,她将《论语》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互不相关的只言片语,以一个统一的线索来呈现更为宏大的故事,展现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她对译本的定位是“继承中国两千年学术,代表西方四百年跨语言的努力”[3]xvi,旨在独辟蹊径,通过学术考据的方式来还原真实的孔子,在译本中呈现夫子微言中的各种隐晦与大义之中的多种差异,为读者提供一个特色鲜明的学术英译本,而不是直接借用西方哲学传统中可以找到的对应概念。
相较于之前译者只注重《论语》本义的传达,金安平以西方语文阐释中国经学传统,其译本承继了中国两千年的解经传统,是第一部注疏本《论语》英译本,可以丰富西方对中国文化的理解。[4]本节以亚马逊图书网上金安平译本的销售量、读者评价为切入点,从传播范围与精度两方面探讨其在海外的影响。
亚马逊图书网是全球性的网络图书销售平台,具有高质量的综合书目数据库和方便的图书检索系统,是国外读者购买图书的主要渠道之一。[5]读者反馈与评价则是图书传播效果的直观体现,而亚马逊图书网对图书反馈的监控与管理非常严格,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国外读者对图书的认可程度。笔者以2020年4月15日为数据采集时间,对论语英译本的检索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论语》英译本在亚马逊图书网上销售情况及读者评价
通过上表数据可知:在所列的6部《论语》英译本中,金安平译本在销售数量方面排名第三,而在销售数量排名前三的译本中,其译本的读者评分排名第一。考虑到其出版时间晚于其他几种译本,推论可知金译本较受西方读者及研究者的欢迎。前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称此书对“想读《论语》的英语读者来说是一件幸事,因为金安平译本极具可读性,且注释极为睿智”。当代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称“金安平译本对《论语》的阐释极为明晰,充满了译者极富洞察力的注释评论。”[3]封底不仅如此,此书在国外出版4年后,由香港城市大学学者鄢秀将其回译成中文,并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这也是第一部《论语》英译本的中文回译本,显示出金安平译本在国内外的欢迎度和影响力。
本节从传播学的视角,结合当前关于中国典籍“走出去”过程中的争论与探讨,从典籍话语传播中的译介主体选择、内容策略、平台渠道、受众反馈等4个方面总结金安平译本对于中国典籍文化外译传播的经验,为促进中国典籍文化对外传播提供借鉴。
在文学作品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译者无疑处于枢纽位置。无论是在翻译文本的选择、原文理解和阐释,还是翻译策略的取舍及译文的传播与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对翻译各环节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是翻译传播的核心主体。国内有许多学者对译者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认为主要有3种译者模式:(1)中国本土译者模式,即主张文学外译应主要由中国本土译者来承担,向西方知识界全面准确地介绍中华文化,以避免翻译过程中造成的有意或无意的文化误读。[6](2)汉学家译者模式,主张以汉学家为译者、以归化式翻译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战略的实现模式。[7](3)中西合璧模式,主张“中国本土译者+国外汉学家”模式[8]或“西方汉学家+中国本土译者”的中西合璧的最具可操作性译者模式[9]。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外译者在合译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翻译理念,如杨宪益和戴乃迭关于翻译过程中有关忠实与创造性的不同观点。而且,中外译者对翻译底本选择、内容的理解、翻译策略的选取、译本的章节变动与删减等的观点异同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因而,此译者模式在翻译的对外传播过程中显得过于理想化,其操作性无疑会受到影响。
金安平的《论语》英译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即华人学者模式。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华裔历史学家、耶鲁大学教授,师从明清历史学著名专家房兆楹先生,并在国外报刊上发表过大量与中国文学和文化相关的研究文章,撰有《真正的孔子》(TheAuthenticConfucius)与《戴震论孟子》(TaiChenonMencius)等专著。对于文学翻译而言,译介主体知名度越高,译作的传播效果往往就越好。作为孔子研究专家,金安平痴迷于《论语》研究,成年后大部分时间都在钻研《论语》,并专注于收集孔子生平点滴的相关论证,将孔子置于他自身的世界来理解,而非将他的见解视作一套可以在西方哲学传统中找到的相应概念。另外,她在序言中认为自己在专注还原孔子的言行之时,她的角色不仅是译者还是评注者,即她是以“学者+译者+评注者”的三位一体的角色参与到《论语》的翻译中来,译注结合,从学术的视角对原文进行深入的阐释与探究,而非仅传达原文的语言内容,体现了译本的学术性,并使其具有了鲜明的特色。
因而,那些对于中国典籍有深入研究的华人学者也应该成为当下典籍对外传播的重要主体。他们既能熟练地以英语进行翻译,又精通中文;既通晓中国文学与文化,又对中国及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既致力于学术研究,又与国外主流刊物或出版机构有着良好沟通与合作。尤其是国外知名的华人学者,他们熟悉国外翻译图书的出版流程,了解如何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推动译作在国外的推广,并通过书评等形式提高译作在国外读者中的影响力。另外,他们在对于国外读者细微的用语习惯、独特的文字偏好、微妙的审美品味等方面的把握上有着独特的优势,[10]而在对于原作的理解上,他们又比国外汉学家理解得更为深入,这就是其译作在国外更为读者所接受的重要原因。当然,这并不是否认国内译者群体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建立翻译人才的整合机制,建构分类型、多维度的外传模式,即有着丰富文化内涵、外译难度大且需要经由译者诠释的重要典籍,可多由华人专家学者或汉学家来翻译,而对于普通的文学典籍著作、节译本或英译难度低的典籍与文学作品则多由“国内学者翻译+国外学者译后编辑”的模式进行,以保证中国典籍在国外的有效传播。
译介内容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在异域国家所塑造的文学形象与国家形象,而译本的流畅清晰与否将直接决定读者的评价。当前中国文学对外传播在内容上主要有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而在翻译策略上则有归化与异化等不同策略。但不管选择何种文本,都应考虑到被翻译作品的学术地位,另一方面要关注选材的普世性、契合点及现实性;而在翻译策略上,则要有可通约性,与国外读者实现有效交流。[11]
在翻译选材方面,金安平认为《论语》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且极为重要的一部书,其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对于整个人类的普世价值,对于现实生活都具有指导意义。她具有鲜明的“文化自觉”意识,对于《论语》成书之前的早期编撰情况、底本及原作语言的阐释,则通过考据的方式力图还原真实的孔子,以新的翻译和注疏来呈现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并以大量的文献注释来建构译本的话语体系,而非简单地进行语言复制。
在翻译策略上,金安平采用“厚重翻译”(thick translation)的方法,即在翻译过程中,通过使用脚注、注释、评注等不同方法,将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语境之中,从而使被文字遮蔽的意义和译者的意图互相融合。[12]她将翻译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在欧美文化语境中建构《论语》文本的语义网络,促进目的语读者对他者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在研读《论语》的基础上,她的英译本在力求清晰简洁的同时兼备学术深度,并避免文献的繁冗,以此吸引读者。她既强调文化异质性,避免文化简化主义,又通过增补背景信息及注释评论以保证与读者畅通交流,为典籍英译起到很好示范效应。下面仅以《论语》“仁”篇中第4.7条的金安平译文与理雅各译文比较为例:
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13]
金译:The Master said,“The mistakes people make reflect the type [dang]of person each one is.Observe their mistakes,and you will know their character [ren]. ”[3]99
理译:The Master said,“The faults of men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lasses to which they belong.By observing a man’s faults,it may be known that he is virtuous.”[14]25
除了上述译文外,金安平另附有284字的英文注释,解释其对本文的理解及参考依据。她依据汉代学者孔安国的注疏,认为孔子此言直指君主,君主应当宽恕那些修养不够的人,不能用君子的标准去衡量他们,“党”即“类”也。而对于“仁”的诠释,她则依据清代学者刘宝楠基于《礼记·表记》提出的另一种解读,认为此处孔子的评价应是对“仁”更为深入的探讨,即“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因此,通过观察别人的过错,我们可以看到人身上不同面向的“仁”。金安平对于“过”“党”“仁”的理解要比理雅各更准确,她以汉语拼音的形式标记出专名,译文简短流畅,符合孔子言论的口语体表达方式,且译文用第二人称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孔子“观过而知仁”的思想。而理雅各对原作中的“过”(fault)、“党”(class)和“仁”(virtuous)理解有误,译文后半部前后矛盾,即“通过观察别人的缺点,可能知道他是仁慈的”。另外,理雅各译文语体过于正式,行文较拖沓,没有很好地表达出《论语》的口语体特征,也没有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深层次诠释。
在文本选材上,中国典籍的对外译介一是要考虑原作的学术地位及在国外已有的影响,既要讲好中国故事,又要符合国外读者的阅读兴趣,建立文化间相互对话的选材机制。可以通过前期的国外读者市场调查,有效地利用各领域专家、学者、出版社、文学代理人、版权经纪人、译者、大众媒体、书店等各类翻译中介在翻译选材方面的集体智慧,选出那些既体现典型中国文化思想,又易于国外读者接受的优秀文学作品。二是要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既要传达中国文化的厚重,又需行文流畅。在英译作品的过程中,译者要结合自己对原作的研究,在译作中建构起自己的话语体系。并明确目标读者群,充分考虑他们的文化背景、审美趣味,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在翻译中做到通俗有趣、形象生动、可读性强,使译本特色鲜明,对读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通过提高西方读者对译本的接受度,以此来推动文化沟通。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译者应该具有高度的传播接受意识,即首先要明确“为谁而译”。欧美读者按专业程度不同可划分为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前者包括以获取原作文化知识的研究人员及专业学生,而后者则指那些注重译作趣味性、通俗性的普通读者。国内学者就以读者为导向的翻译策略进行过深入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采用异化策略,适当运用中式英语,从而让中国文化尽快走向世界;另一种则主张本土化的归化翻译策略来拉近对象国读者与译作间的心理距离,用目标读者能听懂的语言来讲述本国故事。但不管是何种翻译策略,在典籍英译作品出版后,能否引起西方读书界的关注,能否赢得权威书评机构的积极评价乃是关键。因为其主导着欧美文化语境中有关中国文学翻译作品的舆论,并形塑着国外读者的阅读选择、阐释策略及价值判断[14],从而决定该译本在欧美的接受度与影响力。
金安平的《论语》译本主要对象为欧美专业读者,同时她考虑到三百年来《论语》经历了从最初的转译、节译到全译,西方普通读者对其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英译本中,译者添加了自序、导言、后续阅读的建议、翻译小注、中国历朝目录、以及孔子门徒、历史人物、中文术语、主要话题、注释中引用的中国学者及思想家等5个附录、各章节注释索引与参考文献。译本中有大量的释典释文、训诂词义及版本校勘等注疏,具有浓厚的学术性。《论语》各章的设计安排较为独立,可以使读者按需求进行碎片化阅读,符合他们工具性阅读动机。在翻译过程中,金安平深谙中国典籍英译之道,她的英译本兼顾忠实性和可接受性,即重视译入语读者的文化接受,具有高度文化自觉性。通过采取自然化的翻译策略,如警示性音译、补充性意译和增译、文化注释等方法,使其译本既具学术深度,又灵活多变,语言清晰流畅,符合目的语基本的语言与文化规则,且保留了原文的异域文化成分,对欧美读书界读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以亚马逊图书网上国外读者对金安平《论语》英译本的评论为例,读者普遍认为她的英译本超越前译本,因为其注释评论为读者理解孔子提供了具体的文化及语言细节。作为美籍华人学者及孔子研究专家,她的英语全译本语言明晰流畅。在英译文化术语时,提供了标准拼音,而不是在语音方面有误导性的威妥玛式拼音法。书中所添加的她在翻译过程中对一些习语和谚语的新理解使该译本无论在内容或语言方面都较前译更具特色,是理解孔子及儒学的必读之书。
典籍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不同文化间交流和传播,而译本被国外读者接受、认可,才能达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因而,需要译者充分考虑读者的审美情趣及需求,针对不同群体而决定采用全译本、节译本、电子版与纸质版,并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尤其是以地道、流畅、标准的英语来进行典籍英译。另外,为了赢得读者认同,要让他们从纯粹的受众变为图书出版流程中各环节的实际参与者,具体包括文本选材、译本评价与接受、译本推广与交流等活动。不仅如此,还要推动英译评论,邀请知名汉学家在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书评,在大众传媒平台如亚马逊网、Newsweek、TheTimes、WallStreetJournal等大众媒体上登评论,鼓励出版社在目标语国家建立推广和分销站点,组织读者交流与见面会,最大程度地得到读者正面评价,达到宣传英译本的目的。
典籍英译本在国外的成功传播离不开国外出版社与各代理人的多渠道、多平台的参与及海外市场推广。但目前,中国典籍对外传播受制于渠道不畅、版权贸易机制的“不在场”、文学代理人与出版经纪人的“缺席”、权威书评媒体的“缺失”及国内相关媒体的“不作为”等各种问题[15],严重阻碍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金安平的《论语》英译本交由国外知名的企鹅出版社出版,其权威性与专业性对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吸引力。企鹅出版社是世界著名的英语图书出版商,具有广泛的发行渠道。企鹅丛书和企鹅译丛都将语言流畅作为自己的编辑策略和翻译策略,并以欧美大众读者的阅读习惯及审美趣味作为出版的重要考量,以实现英译本与目标语境中文化规范及价值体系的无缝对接。另外,金安平的丈夫是同为耶鲁大学教授的美国知名中国史研究专家、汉学家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他们二人在汉学界中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金安平既熟悉欧美图书出版流程,又与国外文学代理人及出版经纪人有密切的交流与合作,该译本的发行地包括美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南非和中国8个国家,加上企鹅出版社的声誉和金安平作为《论语》研究专家的资历,很好地推动了该英译本在海内外的广泛传播。
译介传播与销售平台的建设极其重要。为此,需要加强与国外出版社的深度合作,国内出版社可使用资本手段兼并或收购国外图书出版社,在海外建立编辑部、出版社分社或海外分支机构,并面向西方读者进行图书的策划、组稿、挑选译者、编辑、审稿、制作与出版,以实现在翻译选材、译介内容、出版资源与技术等方面的优化配置。不仅如此,还要推动译者与国外文学代理人、出版经纪人间的交流合作,全方位拓展版权输出的形式与种类,实现与各类媒体的融合发展。
另外,要充分开发国外的市场资源,加强与国外亚马逊网上书店、鲍德斯网上书店、巴诺网上书店、百万书店及英迪高网上书店等图书发行渠道和平台之间的合作。还可利用国内在数字出版和网络移动阅读方面的技术在国外建立更多的数字移动图书馆,在国外学生群体中普及中国图书,并重视图书俱乐部在世界各国图书业界的地位。在出版形式方面,除了像金安平《论语》英译本推出Kindle电子书,方便读者购买并阅读外,还需要结合国外读者的审美情趣与内容,开发相应的图书软件、游戏、新媒体图画书及声音、视频、虚拟现实技术互动体验等功能[16],以全方位、多模态地呈现图书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国外读者。
金安平《论语》英译本在海外的成功传播无疑为当下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其无论在译者主体的素养具备、译介传播的内容和策略、译本的读者对象设定及海外传播平台的搭建方面,都为当下中国典籍的外译与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与借鉴价值。其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助力当下中国典籍的海外翻译出版与传播,促进中国典籍及文化“走出去”的同时,进一步在海外“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