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东县多祝集联小学 王耀媚
课堂提问一直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个教学技巧,初衷是利用问题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切实优化学生的思考行为。但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在使用课堂提问来构建有效课堂时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问题难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么过难,要么过易,难以及时唤起学生的思考意识。同时,小学数学教师所选择的提问时机也并不恰当,虽然可以利用问题维持课堂纪律,让学生严阵以待,但是大多数学生却并不具备主动回答数学问题的意识,甚至会默默期待教师不要让自己回答问题。另外,最为重要的一个现实问题便是由学生主动提问的活动较少,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面对这些现实不足,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切实改进课堂提问策略,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思维意识。
随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广泛普及,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及时回忆已有认知经验,并以最优状态自主建构数学知识,便成为构建有效课堂的主趋势,这是因为小学生十分感性,以直观思考为主,直观形象的情境更易于唤起学生的思考意识,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习进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切实创设课堂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难度适中、内容直观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数学思考状态。
例如,在“整理房间”一课教学中,笔者就提前与学生家长沟通,由家长负责拍摄孩子们的房间,由此搜集直观资源,借此创设课堂情境。在数学课上,笔者直接展现了这些照片,让学生观察了自己的房间、同伴的房间。之后,笔者让学生分享自己整理房间的经验,有不少学生能够参与到这一对话活动中。面对本班学生所阐述的不同分类标准,笔者就由此提问:“大家整理物体是按照大小、颜色、使用频率等进行分类,实则体现的是分类思想,那么请问在分类整理物品时应该如何做?每一种分类整理行为的好处与不足是什么?”如此,可顺利引导本班学生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推理层面,及时展开数学探究活动。
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师都是提问的主体,且很多学生并不自信,不愿意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质疑能力,一方面是对教师心生畏惧,另一方面则是无法判断个人所提问题是否具备探究价值。然而,问题是质疑的前提,质疑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优化课堂互动,与学生和谐相处,引导学生自主提问,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质疑能力。
例如,在“桌子有多长”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引导本班学生利用直尺测量了课桌的长度,记录下具体数据,标注了长度单位。其中,大多数学生都使用“厘米”这一常见单位标注了课桌的长度。接着,笔者准备了米尺,让学生重新测量课桌长度,且利用米尺的长度单位写下桌子的长度。这时,本班便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质疑:“虽然米尺、直尺测量出来的课桌长度是一致的,但是数据单位却不同,很可能会让人产生错觉,我们是不是可以统一长度单位呢?”面对这个学生的有效提问,笔者及时切入了新课探究,使其自主感受了一厘米的长度,也引导学生探究了厘米、米之间的单位换算规律。
自古以来,便有许多真实的历史故事证明了时机的重要性,因为时机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活动成败。因此,在组织课堂提问活动时,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把握提问时机,保证学生可以及时参与课堂问答活动,积极参加问题探究活动,由此优化课堂提问效果,让学生逐步实现深度学习。
例如,在“小兔请客”一课教学中,本班学生要学习探究100 以内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进一步优化数学思维。在本节课上,笔者便设计了一些应用题,比如:现在本班有50 本练习册,隔壁班有60 本练习册,请问两个班级一共有多少本练习册?两个班级练习册数量之差是多少?这个应用题可以让学生及时复习加减法算理,自主列出数学算式,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接着,当学生初步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之后,笔者便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口算题,由此训练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使其做到快速反应、准确计算。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组织丰富的课堂提问教学活动,可以很好地改善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便于使学生积累有效思考、自主探究经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综合分析课堂提问的目的、效果、方式、策略等,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让学生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