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一小学 黄小佳
在小学语文教材里,一幅幅美丽的插图与文字交相辉映,构成了一篇篇美的课文。教材中的大部分插图都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出现。小露珠展开可爱的笑容,春笋娃娃眯眼咧嘴,小鸡、小鸭栩栩如生的脚印,蚯蚓一脸的疑惑……这生动有趣的插图为教材平添了几分童趣,而且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图像配合阅读这一方面,我们的课文插图就是非常好的例子。
观察图画,引入新课。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图画可以激发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感知力的提高对后续文本的理解有非常大的帮助。
例如,《寒号鸟》一文中的插图,画的是寒号鸟躺在洞里休息,喜鹊却忙碌地在衔草筑窝。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出示这幅图,让学生仔细看图,再提问让孩子们说说图中都有谁?它们都在干什么?寒号鸟是鸟吗?学生能通过视觉来理解,并对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判断,记忆更加深刻。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插图亦是如此,“看而不思则罔”。插图并不只是表面上的五彩缤纷,其实它们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刻的含义,但是这些含义就如世外高人一样,深藏不露。这就需要学生积极地去探寻。教师作为引路人,要给学生创造出探究插图的机会,并营造好适宜的氛围,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被更好地激发。
如《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中“小鸟看着灯火唱歌”这句话中的“看”字表达了什么感情?如果我们借助插图来教学,或许效果会更佳。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当中的插图,“小鸟看灯火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插图的创作是基于文章内容的,因此在这幅插图中,小鸟的眼神、动作已经十分形象生动地表达出“看”所代表的情感了。教师讲解完“看”,让孩子们继续观察整幅插图,通过小鸟和灯火的相视和文本所营造的整体氛围,相信只要学生能够用心去读图和思图,很快就能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古人说:“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教师凭借插图,启迪思维是教学的本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勇气。“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质疑是创新的前提,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学生便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
如《掌声》这篇课文中的插图:小女孩英子站在讲台前,双手交叉着,眼睛闭着。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英子站在讲台前是闭着眼睛的?她不是获得同学们的掌声了吗,为什么她的双手交叉着紧紧地握着?……孩子们在质疑中迅速与文本缩短了距离,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热情。教师读完文章后鼓励学生再次观察插图,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刻理解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但是在平时的课堂中学生往往机械地读,缺少感情,也不愿意思考,以至于很多时候朗读总是不尽如人意。有的时候教师费尽心思启发,孩子们也不一定能“领情”,收效甚微。这时如果让孩子们借鉴课文插图进入文本中的角色,试着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自然就真情流露了。
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有两幅生动的插图,画面上漫天飞雪,小姑娘赤脚在大马路上走。老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画的环境和小女孩的穿着、神态。学生马上就把自己代入进去,想象成自己就是那个小女孩在漆黑寒冷的马路上走,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可怜无助,文本的朗读的效果也就出来了。
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和插图非常统一,即插图与课文内容非常吻合。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既直观又形象。因为当学生能在头脑中将语言与图画统一起来时,比单一的理解文字效果要好得多。
如《难忘的泼水节》中的“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对于文中周总理的穿着很多孩子不了解,因为离现实的生活比较远。但在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后,问题就能得到很好解决。再如《赵州桥》中的“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种设计具体指的是哪种设计,大小桥洞的排列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看课文插图,孩子就马上理解了。这种教学使学生感到更生动、更直观、更容易理解。
课文中的插图不仅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反映,还是对课文内容极好的延伸。因此结合插图和文本内容,细细地品读文本,给学生带来了深刻感悟。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总之,课文插图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如果说一篇课文中文字是“红花”,那精美的插图就是“绿叶”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悉心揣摩这一片片“绿叶”,认真思考如何巧妙甚至创造性地利用这一片片“绿叶”,使我们的“花”开得更红更艳。合理地利用插图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有意义,更有效果,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