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我国院校的情况来看,虽然中职院校比本科院校更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是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还是无法满足当今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专业技能并不符合行业的标准,甚至相差甚远。可是如果通过“学工结合”的方式就可以将课堂变为旅游企业,将老师所传授的专业技能转变为“真枪实干”,长此以往,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专业技能也可大大提升。
就目前的学校而言,大多数教师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而这批教师群体大多缺乏一线的工作经验,这就导致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只能向学生教授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无法向学生传授旅游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而中职学校要想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就必须首先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即对于学校来说,可以选派优秀的旅游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去顶岗实习,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选择优秀员工定期到学校进行教学,与在职教师分享实践经验。无论选用哪种方式,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据调查显示,目前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人员存在着学历较低(大多数只有高中或中专文化)、职称较低(大多数只有初级职称)、人员流动大(基层员工待遇较低,不受重视,导致离岗)等现象,而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解决了这类问题,它帮助旅游企业将学校学生确定为自己的培养目标,通过向学校提出自己的岗位要求,让学校针对其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塑造高素质人才,并将培养好的学生直接“输送”给旅游企业,这样在无形之中既可以有效的改善人员流失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又可以极大地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为了深化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会共同制定一些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就包括定期让学生外出实习。就这一方案而言,本身并不存在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有了外出实习的机会。可是在学生上课期间选派学生外出实习,会在一定程度上耽误学生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学习。就目前旅游企业所需的人才而言,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也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比如说旅行社对导游员的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讲解能力,更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这“天文、地理”从何而来?无疑要靠平时的积累和教师在课堂中的传授。可是学生在外实习会让学生学习的时间受到限制,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这同样会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发展。
在中职学校中,校企合作的现象还是十分普遍的,但两者之间往往以学生的实习作为合作的基础,即学校选派学生到企业去实习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企业安排学生在基层岗位实习以填补自身某些岗位人员的空缺。比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旅行社的实习岗位往往是前台接待,而旅行社管理层不大会对这些“前台接待”过于关注。这样一来不但会造成学生学习不到扎实而有效的专业技能,还会让企业在无形之中错失人才。
通常情况下,为了能够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定期会选派一些教师到企业去顶岗实习。可是据我了解,企业虽然和学校已达成合作协议,可是它往往不大愿意安排学校教师在企业实习,理由是大多数教师往往没有任何在企业工作的经验,如果做不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而企业一方又不好过多的追究这些老师的责任。比如说旅行社绝对不会把一个旅游团交给一个毫无实践经验的老师。可是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就会造成企业往往把教师安排在一些不大重要的岗位上,甚至根本不给老师安排任何岗位。这就直接导致教师的顶岗实习往往“有名而无实”。
学校和旅行社可以签订短期的合作协议,即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到旅行社进行实习,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不如前台接待、票务等工作,这样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对旅游业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此外,学校也可以和旅行社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即让即将毕业的学生直接到所属的旅行社进行实习,如果学生表现良好,便可继续留在旅行社相关部门工作。
订单式教育在目前的中职院校还是比较流行的,,即由用人单位根据其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提出订单,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要求进行培养。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根据企业提出的岗位需求开设相关课程,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比如学校可以根据旅行社的人才需求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旅行社所需人才,毕业之后直接为旅行社所用。简单的来讲,这种订单式教育能够让学生获得很好的实习机会,能够让企业获得所需人才,能够让学校获得一个很好的实习基地,可以说是一个能让学校、企业、学生三者共赢的教育模式。
企业和学校之间要想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就必须实现资源互补。对于学校来说,可以让企业选派一批优秀员工到学校担任教学工作,由于这批员工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可以极大的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比如有长期有带团经验的导游,他在向学生讲授课程内容的时候,就会更加贴合实际,让学生可以学习到书本以外的知识,特别是“实用”型知识。而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让学校选派一批优秀教师到企业去开设相关的讲座,定期面向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丰富在职员工的理论知识,因为丰富的理论知识才是一个企业重要的发展保障。
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另外一方面却减少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特别是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论知识是就业的前提和基础。为了能够不耽误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专业课程,合理的调整和安排学生外出实习的时间,真正做到学习和实习两不耽误。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丰富的理论知识,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学校可以和企业联合办学,即让学生直接到企业进行学习,由学校教师担任理论课的教学,由企业员工负责专业课的教学,合理分配理论课和技能课的时间,这样一来,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理论知识,又可以提高专业技能。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对于学校而言,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对于企业而言,解决了人才缺失的现象,对于学生而言,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所以校企合作是当今中职学校未来发展的趋势,所有的中职学校都应将它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对于如何真正的去实现校企合作,还是每一个中职学校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目前的校企合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而学校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改变就业方式,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