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达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初中历史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这门学科蕴含的文化价值是难以估量的。从一无所知到轻车熟路,初中历史教学承载着帮助学生迅速成长的使命。由于初中历史教学本身具有的局限性,这需要历史教师灵活运用并优化史料教学法,立足于历史实际提高教学技能。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史料教学法的一些实际举措以供参考。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主要以教材内容为教学基础,导致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较为单一,对历史的全貌了解得不够精确,只存在大概而宽泛甚至不准确的实际印象,认知偏差巨大,这对初中历史学习是极为有害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进行多方位同步的历史教学,使初中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减少认知偏差,理解特定历史背景下人物的特殊行为。这样,呆板的史料带来的固化历史印象能有所改善。
例如,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因为他意识到鸦片的危害及民族英雄意识使然。道光皇帝将林则徐召回,并不是他昏庸无能极其愚蠢,是因为即使他知道鸦片的危害性极大,但是由于清王朝势弱,禁烟必定触动英国的经济利益,在连战连败的情况下,禁烟的举措无疑在挑动英国的敏感神经。在可能到来的战争背景下,清王朝的统治将受到更大威胁,甚至直接自取灭亡,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因此,分析历史人物的行为要结合历史背景,用多方面史料查询论证。
因为历史材料的侧重性,史料的多寡决定了后人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史料作为历史知识的基础载体,是历史教师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参考。但是,由于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有着不同的史料记载,在趋向性方面有所侧重,学生由于此方面经验的缺失不能很好地甄别,也由于认知能力的不足不能很好理解。因此,教师要起到指引作用,选取史料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选择性进行教学突破,以史料典型作为教育典型,对历史事件及人物进行本质解读,从权威性角度解析。
例如,在学习古代史时,应以二十四史为学习蓝本,而不是各种野史杂记。在学习时也尽量以官方修史为学习主体,尽量避免私人修史的学习。同时,应引导学生对史学材料进行评判。例如,在关于三国史的学习中,要让学生参考《三国志》。在实际的史料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陈述自身观点,给予学生学习评价的空间与自我认知的权利,引导学生收集多方面的史学材料,增进学生对多重史观的理解,从而使史料教学更为深入。
史料的学习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初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获得自身对于历史的感悟与理解。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术态度,使其客观全面地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减少片面化的、碎片化的认知。
例如,在关于先秦史的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史料信息,给学生讲解史料中人物言行所代表的历史意义,拓展初中生的历史视野,灵活运用史料教学法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态度。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灵活运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了历史教学的枯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