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亮 洪戎 (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自从1984年获得学科独立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依托政策扶持、总体教育水平提升以及社会需要,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学科体制。然而,受内外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及其实践活动并未彻底摆脱“认同危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独立性及其价值,遭到了社会成员乃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以及学生的质疑。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一门独立的专业,研究、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有何意义,对相当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带来了严重困扰。为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同危机”,众多学者从理论层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积极探索,如提出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等路径。[1]在借鉴理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为问题意识,从高校班级工作层面探讨如何以有针对性的班级活动来激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帮助学生尽早克服“认同危机”的影响,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自觉性。
对于专业认同的定义,学界并未做严格统一。赵慧勇和宁静指出,专业认同是“学生对所学专业具有情感上的积极态度,在充分认知相关职业的社会价值后,认为相关职业能够较好地体现自我价值,并愿意接受专业和职业规范,从而进行职业的规划和选择”。[2]秦攀博则把专业认同分为了四个维度即情感性、适切性、认知性和行为性,并指出专业认同是一种认识、情感和态度的移入过程,是专业学习者在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对专业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接受,内心的适切以及积极的行为。[3]黄涛则认为专业认同是专业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自我表达。主要包括对自己身份的认识,即已经拥有或者将会拥有的专业群体成员身份的认识;对所属专业群体以及所学专业的态度情感以及相对应的外在行为表现。[4]上述界定均涵盖认知、情感和行动三个层面,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可以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在获得与汲取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本专业产生的积极评价、情感体验和内心适切,并采取积极实践行为的一种认识、情感和态度的移入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不高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认同危机”的重要表现之一。总的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在以下几方面均存在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对思想政治专业知识的认识不足,导致对专业的科学性产生偏颇看法。相当一部分新生在入学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三种知识体系的大杂烩,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支撑学科体系的理论内核;对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都不容易理解;[5]对本专业要学什么以及学成后能干什么,尚有困惑。
其次,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总体评价不积极,对专业的情感体验较冷淡。据不完全调查,部分院校招收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中调剂生较多,所学专业本非首选,且认为所学知识含混不清,未来前途不明,相当部分学生并未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中获得较为愉悦的情感体验和内心适切。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下降,对本专业的评价或许表面上礼貌客气,实则别有打算。转专业、报考第二学历等另谋出路的做法,在部分学生群体中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选择。
第三,承接上述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对开展本专业实践活动的兴趣不足。较有吸引力的学生活动多为能力兴趣拓展活动,或各类学校、学院级别的社团活动、社会活动,而不是巩固、深化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专业实践活动。
针对上述问题,学界从理论层面给予了积极回应。如孙其昂教授就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元知识体系”进行了深入探索,从构建特色知识体系层面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认同。[5]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路径方面,笔者认为,除了要依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情感互动移入过程,还可以通过开展有效的班级工作,依靠班级集体的介入,来帮助学生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与内心适切、引导学生自主实施专业实践活动,最终培育较为理想的专业认同。
高校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及各种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思想交流所依赖的集体。虽然高校班级仍然是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托,但班级活动的内容多以管理为主,学生教辅活动次之。班级更多是一种学生管理单位,尚未真正扮演“学生共同体”“学习社区”的角色。因此,在正常的本科培养方案之外,以高校班级为单位,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尽早接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解除疑惑,在认知层面培育专业认同。
首先,通过开展班级活动来为学生与专业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争取在学生入学后的最短时间内为学生建立起对本专业的初步的、正确的认识,避免其因专业知识空缺而产生迷茫。部分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在前两年的课程设置中多以公共课、通识课为主,专业课所占比重不大,这就导致学生们在入学初期不了解本学院专业教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进而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学之何用。而等到专业教师为其开设专业课程,有机会与学生直面交流时,学生已然对本专业失去兴趣。对此,班级可以建立一种固定的活动机制,定期邀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与本班学生举行互动,重点在于介绍本专业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帮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有明确的定位;介绍本人的研究领域以及学术影响,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研究经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与重要命题以及学术前沿,实现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转化为专业基础,引领学生在专业领域内进一步深化、细化学习内容。
其次,针对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前景的迷茫,不知道学习此专业以后到底能干什么,班级可以定期邀请毕业校友返校讲述学习就业经历,用最直观的例子来向学生展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常举办类似活动,邀请保送读研后继续从事教育科研的校友以及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校友同本科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讲述自己就学期间的思想经历、心路历程以及学习经验,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学习路径选择。从现场效果看,这种邀请毕业生现身说法的班级活动有效的打动了大多数学生,在丰富他们就业选择的同时也更明确了对本专业的认识。
总之,通过开展有效的班级活动,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入学伊始就将其与学院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密切联系起来,使其了解学科背景、专业知识、学院的学术力量以及专业就业前景,进而解决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后,应该学什么、在本学院能够学到什么、学成后出路何在等一系列关涉学生专业认知、认同的重要问题
当前,由于泛意识形态化的滥觞,以及某些领域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思想政治教育遭到不少负面评价。有些学生受此影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意识形态宣教,是国家意识形态对个人思想的侵蚀和控制,因而心生抵触。也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假大空、形式主义,不管是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都没有太大意义,“社会上不受欢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套没有用。学术也不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时政语言,缺乏知识,更不要说学术含量”。[6]这些评价在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同时,又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对本专业评价较低、未能获得良好情感体验以及内心适切的问题,严重影响学生专业认同的培养。对此,作为学生集体的高校班级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活动,来影响、引导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产生积极的评价,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与内心适切。
首先,开展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心生反感的根源,在于认为从事这一专业的工作是为国家发声而不是为自己代言,这实际上是混淆了思想政治教育同意识形态的关系。二者虽然都具有思想观念的内容及目标,但总体上异大于同。从功能上看,意识形态主要服务于阶级统治和国家治理,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服务于人及人的活动;从领域上看,意识形态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领域,而不是其全部领域。从内容上看,意识形态反映国家的意志和利益,特别体现阶级的立场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反映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意志和利益,重点体现人的需要。[7]可以通过班级活动让同学们对二者的区别有直观认识。例如,举办国家大政方针的宣讲、解读,来阐释国家意志的贯彻和体现;而在政治教育之外,通过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人文活动,来展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全面关怀,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走入中小学、敬老院、社区,参与公众教育活动。通过两种主题和性质截然不同的班级活动,可以扭转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片面刻板评价。
其次,依托班级活动平台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与内心适切感。组织机制完善、活动机制健全、任务机制合理的高校班级,能够扮演“学生共同体”“学习社区”的重要角色。而这种班级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的意义不仅在于前述专业学习方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与内心适切感,并在了解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育专业认同。特别是对于调剂而来的本科生,他们更在乎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班级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将学院、教师、社会力量、学生融入其中,致力于学生专业素养和拓展能力的提升,打造“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核心要旨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情感的移入,提升学生的集体活动参与度、获得感、社会成就感,进而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中。此类班级活动包括开展针对学生的学情调研,以体现班级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关怀;对学生的特殊需求给予关注和反馈,如举办职业规划讲座、进行学生创业指导、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等;创建学生特长展示机制,在培养学生个性的同时,提供充分的自我展示平台,增强其在集体活动中的获得感。
作为一种情感移入过程,积极的专业评价、良好的情感体验和内心适切的获得,主要来自学生对专业特性的认知,对集体活动的参与以及同老师和其他同学之间的良性互动,班级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近年来随着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的逐渐提高,实践教学已经成为一项较为普遍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所修的各项课程,如比较政治学、教育学原理等,都设置了相关实践环节。此外,大学公共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等,也有相当学时的实践安排。然而经过对比分析,有相当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对本学科专业课的实践环节兴趣不大,以应付心态淡然处之,而对其他课程的实践活动如公共课的实践以及大学生社团实践活动,却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学生不愿意从事本专业相关实践,正是专业认同较低在行动环节的体现。对于这一现象,通过合理设计安排的班级活动可以进行疏导,使学生对实践的兴趣重新回归到本专业方向。
以班级为发起者,成立学生实践指导组织,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规范化的指导,是引导学生开展专业实践的重要前提。学生实践活动的选择,重要依据之一为能否得到有效的指导。由于大学生社团组织有着丰富的实践指导经验和成熟的实践规则,因此能够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其中。有鉴于此,班级可以成立“实践课题指导小组”,选拔、聘请实践活动经验丰富的辅导员老师、专业课老师和同学,为实践活动提供全方位指导,让学生快速掌握专业实践的操作流程,并帮助其将专业实践做强、做好。
在此基础上,班级可以尝试开展全班同学都参与其中的大型专业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不是流于形式,而是要每个人真正参与其中,组织调研,撰写研究心得,真正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收获。为了增强每个人开展专业实践活动的信心和动力,除了要依靠教师在课堂领域的鼓励,班级也可以开展多种类型的实践评比展示,建立一种外部刺激机制。近年来,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定期以班级为单位赴金陵石化进行实践调研,探究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状况,收获显著,参访金陵石化后学生专业实践的课题数量和质量均有突破。对于其中优秀的实践成果,班级与企业联合给予奖励,大大提升了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积极性。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程度较低的问题,通过开展有效的班级活动,可以在以下三个领域发挥作用:增进学生对专业状况的了解、专业知识的掌握,进而确立学生对思想政治专业的正确认知;消除误解,建立学生对思想政治专业的积极评价,培育良好的情感体验和内心适切;引导学生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活动。上述三种预期的实现,依赖于高校班级建设的自我革新,实现从原有的行政管理职能向“学生共同体”“学习社区”的转变,从学院的僵化的下属基层单元向班级活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有机体的转变。这就对班级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制度上,要求学院完善班导师制度,并为班级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知识保障;从氛围上,要求师生共同营造一种勇于做事、敢于做事的风格。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面临“认同危机”的大背景下,有效的高校班级建设虽不能彻底扭转外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某些偏见,但至少是能够改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程度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