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媛 (南京艺术学院)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2016年1月2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进行重点研究。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供给侧要素包含了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土地要素和创新要素等。供给侧改革通过“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式来调整经济结构,巩固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成果,增强主体活力,提升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的优势,畅通经济循环,从而实现供给侧要素的最优配置,促进经济质量的增长。供给侧改革是结构性的变革,其核心是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
创新是特质,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业是途径,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教育改革和发展”相关问题答中外记者问时提到,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实际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年9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意见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供给侧”,在经济政策联动教育改革进程中,肩负着以创新发展为引擎、以创业带动就业为途径、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使命,是机遇也是挑战。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同质化现象,教育供给的内容质量有待提升,教育供给的资源配置亟须合理化,教育供给的生态环建构建仍待加强,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联动关系有待搭建,为需求侧提供精准高效优质的供给是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同经济结构改革、产业改革同步进行。
创新创业教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首先表现为教育理念的更新升级,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减少教育的盲目性和功利性,扭转重“量”轻“质”的旧思想,明确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合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实现教育供给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进教育总量和质量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为优化增量,盘活存量,在原有的教育内容基础上增加创新含量和科技比重,切实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如响应国家经济新政策和教育新政策,关注行业最新动态,传达国际前沿学术成果和产业最新研究成果,将互联网、大数据等时代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增加财务、管理、法律等创新创业选修课。让学生在学校既能学习到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基本理论,也能掌握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同时学习将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的能力。真正发挥“互联网+教育”的“1+1>2”功效,实现教学内容的跨界融合和资源整合,提升教学内容的精准性和质量。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创新供给方式,广泛开展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教学,重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微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来“翻转课堂”,线上平台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热情,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
在教育模式创新过程中,师资队伍即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主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现有的师资队伍主要由专业教师、学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和院系辅导员组成,都是长期奋战在教学与就业创业指导一线的工作人员,熟悉学校专业设置和学生个性特色,但普遍身兼数职,无法专心从事创新创业教育,且缺乏创业经历和产业从业经历。专任教师少,兼职教师多;任务重,时间紧,经费少,种种原因造成了教育供给主体同质化现象,教育活力缺乏。伴随经济结构转型,现有的师资队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于多样化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因此亟须提升师资队伍总体水平,“走出去”与“引进来”两手推进,以制度为基础,以经费为保障。具体表现为学校要建立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培养制度,将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列入学校年度教师培养计划,分批、分层次对教师进行培训,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有计划、分阶段将师资队伍送出校园,学习最新的政策和行业、产业信息,鼓励教师在不影响现有教学任务、科研任务、管理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社会创新创业活动。与此同时,学校也将积极引进社会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主动邀请创业校友、企业导师加入学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将先进的创新创业理念引入校园、引入课堂、引入教学,学校提供场地、资金、政策指导和帮扶,增强教育供给主体活力。
在经济结构中,“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矛盾又统一的两个主体,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经济稳增长、可持续发展的助力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结构性转变,离不开“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向发力,“需求侧”的需求直接影响“供给侧”的供给质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侧”包含两个重要主体,分别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即学生和接收受教育学生的主体即市场和产业。因此,高校作为“供给侧”应精准对接两大“需求侧”,从学生需求和社会需要入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环境,以创新型高技术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
19 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学必须符合人类的天性及其发展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教育必须首先坚持人本思想,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成长需要,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由同质化向个性化转变,由刚入大学的创新创业启蒙意识教育到大二、大三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教育,再到大四的创新创业实习实践教育,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施。要重视学生评价反馈机制的科学构建,实时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的基础能力、创新创业意愿等,深入挖掘学生特色优势,为学生提供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模式和教育环境,引领和助力不同背景、不同能力、不同学科的学生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给社会培养和输送优质创新创业人才,必须紧密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指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优化学科设置,构建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灵活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满足新兴产业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要,填补人才供给的不足,精准发力,无缝对接教育“需求侧”。
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优化,高校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但仅仅依靠高校一己之力远远不够,因此学校要打破院系、校际壁垒,紧密联合政府、企业、校友、其他高校,整合多方资源,多元联动,形成持续有效的投入体系,投建和谐健康的供给环境。首先,高校要积极获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资金、场地帮扶,由政府为高校和企业搭建广泛的校企合作平台,引导企业投身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推进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发展。其次高校要主动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如优秀毕业生、创业成功校友、优秀企业家、校外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就业创业基地等,推进创新创业项目进程,增强社会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和投入。此外,不同高校有着不同的专业优势和特色,高校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如试点跨院系、跨院校专业选修,学分互通,教育资源共享,形成院校良性互动,合作共赢,从而创建“协调、绿色、发展、共享”的和谐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