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批判精神,培育新时代公民

2020-12-16 08:04李红梅山东青岛六十七中
教书育人 2020年5期
关键词:俞樾曾国藩独立思考

李红梅 (山东青岛六十七中)

从本质上来说,批判思维并不是被动学习的过程,而是为了对产生怀疑的信息进行下一步分析而选择的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新时期,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面对大量信息。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科学地对信息进行选择和评价,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在这种需求的影响下,批判性思维逐渐成为人们必备的思维方式之一。我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随大流、保守、极端化的特点,批判性思维意义重大。

美国有位中学生曾做过一个调查,他力劝人们签署一份文件,内容是要求严格控制或完全销毁一种叫“一氧化二氢”的物质。理由如下:这种物质会造成流汗过多和呕吐;它是酸雨的主要成分;在气态时它会造成严重的烫伤;吸入时它会要了你的命;它是腐蚀的帮凶;它会降低汽车的刹车效率;人们在晚期癌症病人的毒瘤里发现了它……对50 个人进行了调查,43 个人说他们支持,6 个人没有表明态度,只有一个人说这不可能,因为这种物质就是水。这位中学生此次调查的目的就是想证明人们放弃了独立思考后是多么容易被愚弄。

在学生默认苏轼的观点之后,教师还可以补充相关材料,例如:出示清代曾国藩的《石钟山名考》和清代学者俞樾的文章引导学生对比、思考、判断。“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曾国藩《石钟山名考异》)“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著,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俞樾《春在堂笔记》节选)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两人的观点与苏轼观点的异同,并说明自己的判断及理由。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他们不能立刻下结论,因为缺少实地考察和更多信息的支持。如果在苏轼、曾国藩、俞樾三人的观点中选择,他们更赞同俞樾和曾国藩的观点。因为这两人中,俞樾久居此地,实地观察次数多;曾国藩的结论是根据长期驻扎此地的将领的观察结果,所以比起只有一次实地考察的苏轼的结论更可信。

一、面对人云亦云,要拒绝盲从

生活中有太多的自以为是和人云亦云,比如纯天然的就是最好的,凡是添加剂都是有害的,所有医生都是收红包的,单亲孩子都是心理有问题的等。其实当你一旦习惯盲从,远离批判思维,拒绝独立思考,你的思维方式必将会走进一个消极的死胡同,尔后变成无脑人,甚至是被人操控的木偶人。

二、培养批判精神,要避免步入误区

第一,批判不是情绪化的发泄,学校德育拒绝培养愤青。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批判精神,但不需要只会逞口舌之快的键盘侠;民族复兴路上,我们需要批判精神,但不能培养置身事外冷嘲热讽的愤青。所以我们必须以培养一名新时代的合格公民为己任,引导学生尊重事实,理性评判。因为真实充足的信息给我们提供多维的现实,而理性评判要求我们摒弃主观臆断,客观公正的思考。青少年时期是批判精神的育苗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拔节孕穗季,培养理性的批判精神可避免精神的矮化、思想的落果。

第二,批判绝不是简单的怀疑和否定,不是为质疑而质疑,而是为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尤其在科学研究和创新领域,要警惕习以为常,因为“习”意味着大脑的适应,“常”意味着思维的固化。批判精神的真正含义在于独立思考,不轻易屈服于习惯和经验。如果牛顿对苹果落地习以为常或只是灵光一现,没有对地心引力的深入研究,怎么会有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科学创新和发明发现往往源于对习以为常的质疑,对惯性思维的反叛,更重要的是,质疑批判之后的穷根究底。

猜你喜欢
俞樾曾国藩独立思考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跟曾国藩学修身
曾国藩的“愚笨”
苏州档案馆藏品选
俞樾&章太炎 名师出『狂』徒
曾国藩吃牢饭
俞樾
简评《古书疑义举例》
曾国藩背书
谈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