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2020-12-16 04:14刘永昌
中学政史地 2020年3期
关键词:研究性生活化素养

刘永昌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人文意识,为实践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在本文就高中地理实践能力培养方法进行分析。

一、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立足课本内容,制定教学方案,为高效教学活动提供理论依据。驱动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地理学习习惯。开展实践活动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实践内容,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对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就多年教学经验而言,应保障实践活动具有针对性,以深化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地形形成和变化的原因,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使其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

二、利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就这部分内容,进行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时,可以将我国地形特点作为切入点,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借此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意识。将生活现象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可以营造趣味性强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实施素质教育。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调查与考察能力。地理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地理知识应用性较强,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新课改对地理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环境观及全球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将人地观念作为教学重点,才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进而掌握地理知识。例如,在教学《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人地观念,将现代环境变化与人类行为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所学地理知识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此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利用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不仅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也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在教学《人口的空间变化》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人口变化情况。然后,教师利用地图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发现人口变化情况。最后,让学生绘制我国城市人口变化情况,以此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开展研究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素养

在新课程标准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地理教学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传统的知识教学变为综合素质培养。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素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开展研究性活动时,首先应该明确活动主题,以培养学生实践素养为中心。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例,研究活动的主题就是对现在我国水资源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明确主题之后,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了解我国各个城市用水情况及污染状况,以便活动顺利开展。然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研究性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以此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生活化教学,实现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推动教育改革。

猜你喜欢
研究性生活化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