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民
(泗阳县畜牧兽医站,江苏 泗阳 223700)
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亦可经库蠓、蚊虫等传播,发病率在30%~100%之间,严重爆发时死亡率可达100%,轻度发生时死亡率不超过50%。病羊和病后带毒羊以及隐性感染羊是危险的传染来源。小反刍兽疫潜伏期为3~21d,体温升高到40℃~42℃,并持续数天,病羊初期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口腔粘膜充血,呈蓝紫色,流出口涎和鼻涕,呼气恶臭,唇部水肿,水肿有时波及到整个面部,眼流脓性分泌物,出现结膜炎,数日后,颊部粘膜出血糜烂,上皮斑驳性脱落,发生溃疡和坏死,鼻腔流出脓性分泌物,咳嗽,呼吸异常,有的羊蹄冠、蹄叶发生炎症出现跛行,后期多数病羊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临死前常会发出痛苦的惨叫。孕羊发生流产也是小反刍兽病的特征之一。
本病无特效疗法,只能在羊群健康时用小反刍兽活疫苗进行预防。每只羊注射一头份,免疫持续期36个月。
羊痘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原在山羊为山羊痘病毒,绵羊为绵羊痘病毒,两者不能相互传染,羊痘可发生任何季节,多发在夏秋季节,传播快,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是病羊,羊的分泌物、痘疹渗出液、脓汁、痘痂及脱落的上皮都含有病毒,发病期任何阶段都有传染性,受到污染的饲料、饮水、羊毛、羊皮、草场、初愈的羊以及接触的人、畜等,都能成为传播媒介。病毒致病力很强,所有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羊均易感染,病情较重,羔羊较成龄羊敏感,病死率亦高,死亡率在20%~50%之间。病愈的羊可获得终生免疫。该病每隔几年就会流行一次,每次流行都会给养羊业造成一定的损失。羊痘潜伏期平均6~8天,病羊体温升高达41~42℃,食欲委顿,呼吸、脉搏加快,眼结膜潮红,眼睑肿胀,鼻流脓性分泌物,1~4d后,全身出现黄豆至蚕豆大小的痘疹,呈球形突出于皮肤表面,逐渐变为水疱,内有清凉黄色液体,中央常常下陷呈脐形,,水疱经过2~3d变为脓疱,如没有继发感染,脓疱逐渐破裂,变为褐色的痂,痂经过4~6d脱落,痂皮下生长新的上皮组织而愈合,整个病程2~3周。也有的病例不出现上述典型症状,不出现或仅出现少量痘疹,或痘疹呈结节状,不形成水疱,有的羊痘疹仅在乳房和其他少毛部位出现。
1、定期接种疫苗是防止发生羊痘最可靠的办法,疫苗采用交巢穴皮下(尾下肛门上方凹陷)或股内侧皮下注射,不论养只大小,一律1~2头份,注射后7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一年。
2、对于群中已有发生疾病的羊群,可采用紧急接种的办法,对同群还未发生的羊只立即接种疫苗,以减少发病率。并对病羊进行隔离以减少传染概率。
3、消毒也是阻断羊痘传染的有效措施。
4、促进羊群食欲,提升羊群免疫力,增加羊群对抗疾病能力。
5、对症治疗,减少死亡率。
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绵羊和山羊可交互感染,尤以羔羊、幼羊(3~6月龄)最易患病,该病以在羊的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脓疱、丘疹、溃疡、疣状菜花样、桑葚样厚痂为特征,故又称羊口疮,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病毒抵抗力较强,一旦发生长可连续危害多年,本病可引起羔羊死亡,病愈后的羊生长缓慢,羊毛变短,对养羊业危害较大。该病潜伏期为36~48h,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变部的渗出液和痂块中,健康羊可因与病羊接触而受到感染,也可经污染的羊舍、草场、草料饮水和饲养管理用具等受到感染。产羔季节容易流行,由于病羔吃奶及病羊自己舔其乳房,也可以使母羊乳房和大腿内侧患病。有的羊阴部、阴茎、肢蹄部也会发生病变。该病传染迅速,病程较长,隔离方法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这种病呈常年零散流行,是广大养羊户比较头痛的羊病之一。
1、不从疫区引种和购买羊只。
2、当羊群发病时,疫苗接种已无多大用处,故必须在疾病未出现之前接种。
3、疫苗采用下唇或大腿内侧无毛处划痕接种,效果良好。
4、饲养管理用具严格消毒,减少交叉感染。
5、对病样病变部位涂以2%~3%的碘酊或3%龙胆紫。
6、对于病势严重的羊应供给清水,饲料不可过于干硬,对于吃料困难的羊,应给予鲜奶或稀料。
本病病原是丝状支原体,是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高热,肺发生肝变,呈现纤维性肺炎和胸膜炎症状。由于该并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常使养殖户蒙受巨大损失。本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羊群一旦发病,20d左右即可波及全群,常呈地方流行性。主要见于冬季和早春季节,寒冷潮湿,阴雨连绵、气候突变、饲养管理不良、羊群密集、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可促进本病发生和流行,而且病死率较高。本病潜伏期短者5~6d,长者3~4周,平均18~21d,发病羊高热,体温可达41~42℃,咳嗽,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液,鼻汁常附着在鼻孔周围,呼吸困难,支气管出现呼吸音、湿性啰音和摩擦音,指压胸壁表现敏感疼痛,孕羊多发生流产。有的羊眼睑出现肿胀、或有粘液性脓性眼屎,病羊多在7~10d死亡,幸免不死羊转为慢性,病程很长,可达数月甚至更久,表现为消瘦间歇咳嗽或腹泻,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情常再度恶化,引起死亡。该病病变主要在胸腔,多见于一侧发生纤维性肺炎,胸膜增厚,粗糙乃至粘连,胸腔内积有多量含有纤维蛋白凝块液体,病程长者,肺肝变区机化,结缔组织增生,甚至有包囊形成的坏死灶。该病近年来在大小羊场常年广泛流行,是造成养羊业损失的重大疾病之一。
1、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清洁卫生,消除诱因。
2、防治引入病羊和带菌者,新引进羊必须隔离一段时间,确认健康后方可混入羊群。
3、每年对全群羊接种一次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苗。
4、发生疫情时,逐头检查,将病羊、可疑羊和假定健康羊分群隔离、治疗,健康羊群可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5、对被污染的羊舍、场地、用具、粪便等彻底消毒。
6、病羊可用新胂凡纳明、林可霉素、多西环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土霉素、卡那霉素等治疗,剂量参照使用说明。连用7~10d,效果良好。
引起山羊发生此病的病原是立克次氏体,病原存在于眼结膜及分泌物中,该病属于接触性传染。发病初期呈结膜炎症状,流泪羞明,眼睑半闭,。眼内角流出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不久,变成脓性,上下眼睑肿胀、疼痛、结膜潮红并有树枝状出血,个别病例的结膜上有出血斑,角膜在病初变化不大,经过1~2d后,出现浑浊,起初半透明,浅蓝色,以后浑浊逐渐增加,呈云翳状,严重者角膜增厚,并发生溃疡,形成角膜瘢痕。有时可波及全眼球组织,眼前房积脓或角膜破裂,晶体脱落,造成永久性失明。整个病程为20d左右,短者7d,长者可达40d,大多数可自愈。该病虽然在未发生过大面积流行,但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常呈群体性发生。
1、隔离病羊,防治扩大传染。
2、将病羊放在暗处,避免光线刺激,使羊得到足够休息,以加速其康复。
3、用4%的硼酸水洗眼,每日2~3次。
4、用红霉素、金霉素眼膏点眼,消炎防腐同时又可遮盖角膜。
羔羊大肠杆菌病又称羔羊腹泻是羔羊出生后1~8d内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生肠炎及败血症,死亡率很高,常发生于冬春舍饲期间。大肠杆菌是主要病原体,本病潜伏期很短,主要症状为下痢,粪便稀薄,成泡沫状,有腥臭味,起初呈黄色,继而变为淡灰白色,含有乳凝块,严重时混有血液,排粪时表现痛苦,里急后重,羔羊全身衰竭,精神萎顿,食欲废绝,常因脱水引起死亡。羔羊白痢所有大小养殖户的羊全都不同程度发生和经历过,是养羊过程中最为常见病之一。
1、喹诺酮类药物对本病效果良好,如: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制剂。
2、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亦有效。
3、脱水现象严重要静脉补液,以恢复电解质平衡。
4、预防可采用三针保健的方法,即在羔羊出身的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分别注射硫酸头孢喹肟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0.5ml。
羊的寄生虫病种类繁多、范围广,每年所造成的损失巨大,而且常常会被忽视,尤其对放养羊危害严重。羊体内有寄生虫存在一般表现为消瘦、贫血、粘膜苍白、精神萎靡、行走无力,有的出现黄染,严重的下颌、眼睑、胸下、腹下出现水肿,有些种类幼虫、虫体、虫结甚至会随羊排便而排出体外(如绦虫)。有些虫会引起咳嗽(肺丝虫)。多数虫常常造成羊拉稀(如球虫、隐孢子虫、绦虫、捻转血矛线虫、羊巴贝斯虫、泰勒虫、仰口线虫、阔口线虫、双腔吸虫、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血吸虫等)。其中,泰勒虫和巴贝斯虫还会引起羊血尿。弓形虫会引起羊流产。脑包虫会使羊出现神经症状。螨虫会造成羊瘙痒、脱毛、皮肤增厚等。放牧羊群体内常有几种虫同时存在,现将几种常见的寄生虫病预防介绍如下:
1.定期驱虫。冬春季节各驱一次,夏秋季节每两个月驱一次。
2.对羊的粪便要堆积发酵,避免散布虫卵。
3.驱虫药要轮换使用,防治虫体产生耐药性。
4.尽量不让羊群喝池塘、沼泽、水潭、沟渠里的脏水和死水。
5.不要再低洼、潮湿的地方放牧。
6.对于施行驱虫的羊,需留圈关养7d,对这一时期所排的粪便,要严格发酵消毒。
1.球虫;用磺胺类药物或喹氧睽脂拌料,连续用药2周。
2.螨虫、蜱虫、羊虱:伊维菌素或多拉菌素皮下注射,7d一次,连用2~3次,剂量为0.2~0.3mg/kg体重。
3.绦虫类和吸虫类;用氯氰碘柳胺钠,按10mg/kg剂量用。吡喹酮,按15~25mg/kg体重用,连服7d.硫双二氯酚,按70mg/kg体重用,连用两次,两次间隔48h。丙硫咪唑、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对绦虫类和吸虫类亦有强大的灭杀作用。
4.巴贝斯虫、泰勒虫等原虫类:用贝尼尔按7~10mg/kg体重深部肌肉注射,间隔24小时一次,连用2次,可用盐酸吖啶磺按7~10mg/kg体重静脉注射,间隔24小时一次,效果良好。
5.捻转血矛虫、仰口线虫、阔口线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等线虫类:这类虫治疗方法相同,使用同一种驱虫药,即可对这类虫同时起到驱除作用。对这类寄生虫有效的药品有:
(1)左旋咪唑,注射剂量为7.5mg/kg体重,口服剂量为10~15mg/kg体重。
(2)苯丙咪唑类,该类药物对线虫有高效作用,如噻苯达唑、芬苯达唑、奥芬达唑等,应用剂量根据不同品种药物使用说明书使用;
(3)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对此类虫也有高效,注射剂量按0.2~0.3mg/kg体重。
1、春季第一次放牧不要让羊任意饱食,时间尽量控制缩短,放牧后注意观察羊群。以后逐渐加长放牧时间。
2、放牧豆科牧草前,应先让羊群吃些富含纤维的干草。
3、不要给羊群饲喂霉烂饲料,也不要喂给大量容易发酵的饲料。
4、雨后及早晨露水未干前不要放牧。
5、放牧时带上套管针、消气灵以备应急时使用。
1、将病羊前腿举高,在羊的口中横放一根树枝,保持羊直立姿势,另一助手用双手在羊的腹部两侧有规律的反复挤压,促进羊嗳气,可迅速消除危险。因瘤胃臌气呈现持续性,故在羊暂时脱离危险后,要给羊用福尔马林溶液或来苏尔2~5ml加水200~300ml一次灌服,防止继续发酵产生气体。亦可用松节油5ml或鱼石脂5g兑水灌服。
2、若病情严重,应迅速用套管针施行瘤胃穿刺术,穿刺部位在羊的左肷部,刚开始放气时,要用手指不时遮盖套管外口,间歇放出气体,以免放气太快引起脑贫血,放完气后,子套管针孔注入食用油50~100ml,或注入0.5~1%福尔马林溶液30ml.
3、轻度胀气,可喂给食盐粒25g左右,或者灌服食用油100ml左右,也可以用酒、醋各50ml,加温水适量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