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琦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建设重心要以经济效益为主,主要目的是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因地制宜,以当地的优势资源做为发展基础,以市场做为导向,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牌,全面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例如连州水晶梨、云南松茸、西湖龙井茶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在打造中国特色农产品时,需要具备几个特征:
一是农产品要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不仅要具备当地特色的农产品,适宜发展种养结合,而且其特色农产品要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并且已建立农产品品牌,还要是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对于不具备显著地理标志或特色的农产品将不列入中国特色农产品,除此之外,市场已经饱和的农产品不具备了市场竞争力,因此也不列入特色农产品的建设当中。
二是选择的农产品要能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要选择具有粘性的农产品,能集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为一体。发展集约型的农业经济有利于我国的发展国情,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非常有限,再加上乡镇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耕地的土地资源也逐渐流失。因此发展集约型的农业经济能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此,农产品在选择上要能促进农业产业的融合,具有较高水准的产业链。
三是要能聚集人才、土地、科技、资本、装备等现代要素,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以及劳动生产率,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资源,使资源得到充分地发挥。农产品在选择上要考虑农产品的整体性,该特殊农产品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媒介,能起到吸引人才,聚集科学技术,将土地资源最大化地应用,提高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四是有较为完整的利益链条,能促使农户、农民合作社、协会和企业相互结合,共同发展,合理瓜分产业所带来的收益,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五是完善特色农产品的运行机制,发展格局比较长远,以市场做为主导,政府进行引导,形成多元化的主体,全面发展,共同富裕。
在《管理办法》中指出,当地政府要重视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建设工作,可将其规划到本地区的经济建设中,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颁布利好政策,积极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等各类主体参加建设,共同担负建设的重任,促进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建设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带来经济创收。此外,其他相关部门如林业部、农业农村部等也要配合做好优势区的建设,合理进行规划。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申报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方可进行申报,在《管理办法》中强调优势区的申报最低要求是以县做为单位,此外也可以以林区、垦区、区、市做为单位来进行申报。在区域内,如果特色农产品有获得同一地理标志认证的,地级市既可以单独申报优势区,也可以联合县共同申报。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申报的品种虽是自主选择的,但要求各地区要立足于当地实际的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发展适宜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而且还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多元化的发展我国特色农产品,合理统筹规划,全面兼顾五大类特色农产品,避免出现全国性扎堆的现象。在申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时,要符合以下的条件:
一是有突出的产业竞争力。申报地区要具备非常鲜明的产业资源,特色农产品的辨识度要高,农产品要具备一定的优势,在市场有较高的认可度,有较强的竞争力和代表性,在全国同级地区中,其产量位居前茅,有向世界发展的潜质。例如有“柑桔皇后”之称的潮州柑,这是潮汕地区出名的水果品种之一,潮州柑的辨识度高,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又有宽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其代表性和竞争力都是首屈一指的。虽说潮州柑具备申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条件,但是在潮汕地区发展种植潮州柑时,仍旧需要掌握潮州柑的种植技巧,同时加强种养结合,加强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全面发展潮州柑产业。
二是需要有强劲的市场建设能力。申报地区要有能力,能推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相融合,建设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不仅能够生产特色农产品,而且有加工的能力,并能确保其特色农产品的稳定持续供给,保障市场的销售量。另外,也能形成多样化的销售渠道,确保特色农产品不会滞销,有较强的市场主体创新能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特色农产品的作用。而且申报地区要能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科学合理的规划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并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其品牌发展,扩大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加强其名气,使其在我国市场上有一定的销量和影响力。
三是当地政府能推进优势区项目的建设,重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在政策上大力的扶持,给予土地的保障和资金的支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创建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扩大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力度,加强其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全面支持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大力发展需要借助多方的帮助,单纯依靠农户的经营,发展会受到诸多的局限,很难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的形成,因此需要当地政府的助力。当地政府推进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区域的农业经济的建设,能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
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自行进行申报,而申报的流程在《管理办法》中有提及,只需要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填写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相关材料即可。对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申报,其流程去繁就简,相对比较简单,便于地方人民政府的申报。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专家委员会是由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联合相关的其他部门组成的。对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规划主要是由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这两个部门主导,所有关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申报的相关政策都由这两个部门制定。而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前期建设指导,后期的跟踪监管工作则由省级的林草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其中对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申报资料的审核、项目监测的评估等工作则全部由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负责,认定专家委员会的组成不涉及地方人民政府的相关人员,这从侧面彰显了组织的公平性,有利于各地方人民政府的公平竞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认定专家委员会先制定了评比的标准,接着根据标准对各地方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经过综合的评审之后,提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拟定名单。最后通过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的同意后,即进入了公示阶段。公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拟定名单通常会持续一个月,在没有出现任何异议时,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和家发展改革委会等相关的部门则会发文公告。
各地区只要符合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条件,都可进行申报,因此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监测制度以及评估制度,以便可以更好地挑选出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发展中国农产品品牌打下牢固的基础。在《管理办法》中提出,需要在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立监测评估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的管理体系。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监测和评估工作由国家林草局和农业农村部负责,而省级林草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则负责监督管理优势区的后期运行情况,做到动态管理优势区,把握优势区的发展动态,分工明确,在建设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做出合适的调整。不同的部分负责不同的工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监测评估工作被细致化,体现了申报的公平性。
在《管理办法》中重点强调了已申报成功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后期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监测评估流程,杜绝出现虚假造假的情况。另外,动态管理体系的建设需要优势区当地的政府积极配合,及时采集特色农产品的数据,例如农产品的生长数据、收成数量等各项指标,并且将采集回来的数据加以整理报送上级。省级政府部门将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审核,逐级的上报,最后数据将由国家林草局和农业农村部进行审核分析,形成报告,下发各级部门。而监测评估管理制度则每四年进行一次评估,由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进行综合评估,对评估合格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仍然继续保留优势区的资格。四年一次的周期设置是比较合理的,结合了农产品种植产出的时间周期,给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对于评估不合格的优势区,会责令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整改,如果整改后仍旧不合格,则取消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资格,并且会借助媒体公布取消其资格。
除此之外,在《管理办法》里还规范了违规现象,例如特色主导产业不是以农业发展为主,或是品牌的使用也不规范,或是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或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或是生产的质量不符合标准,安全受到质疑等情形,一旦出现上述违规现象,则会被剥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称号,而且三年内不能再次申报。违规现象的规范有利于各地区公平发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避免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促进了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全面发展,为打造中国特色农产品品牌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仅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且增强了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