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地处祖国西部,扼丝绸之路咽喉要道,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面对脱贫攻坚任务重、难度大的现实情况,又承担着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职责,甘肃近年来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总目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用构建生态产业体系、走绿色发展路子等实际行动,交上了一份高质量的生态扶贫答卷。
秋日时分,走进甘肃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镇的德吉新村,金绿交织的草原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秀美如画,色彩鲜明的藏式住宅错落有致、宽敞平整的水泥路四通八达、舍饲养殖及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等产业规划到位,村委会、卫生室、幼儿园、商铺等配套设施齐备……
谁能想到,曾经的这里枯草连片。
“这样的变化,以前想都不敢想。”德吉新村村民付生财感叹道,2014年他和妻儿从海拔2800 多米的朵什镇寺掌村搬迁至此。
山上自然环境恶劣,糟糕的天气常常让寺掌村变成一座“孤城”,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也别想进来。
如今一家人搬进了德吉新村安置点100 平方米的二层小楼里,庭院整洁,太阳能热水器、抽水马桶等一应俱全。
德吉新村是天祝县实施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新建的移民安置点。“德吉”藏语意为“幸福、平安”,取这样的名字,就是要让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搬迁群众真正开启幸福平安的新生活。
近年来,当地政府把移民搬迁作为践行祁连山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结合基础设施完善、富民产业培育、社区化规范管理,在昔日的荒草滩上造起一座现代化的新农村,走出了一条人气兴旺、居民幸福的和谐发展路。
“搬得来、稳得住、能脱贫、快致富”是当地党委政府给搬迁至此的边远山区农牧民许下的诺言。
为了让这些文化、技术水平较低的边远山区农牧民安居乐业,天祝县在抓产业、增设施、提服务的同时,着力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理念。
短短几年时间,县里已为每户村民标配一座200 平方米的养殖暖棚,以解决搬迁后养殖和种植需要。在安置点周边打造以香菇、赤松茸、金针菇为代表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以湖羊、白牦牛为代表的养殖基地,以长寿豆、龙牙菜为代表的高原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和以高原藜麦为主的种植基地,让告别“逐水草而居”的农牧民在家门口打工就业稳定增收。
金秋十月,甘肃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秋色尽染,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Autumn scenes of poplar trees in Jinta desert forest,northwest China’s Gansu Province attract numerous visitors in October (东方IC 供图)
付生财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家从2015年办起了食用菌大棚,种植双孢菇,双孢菇每月收获一茬,一年可连续收获4 茬,平均一茬收入达7000 多元。除了种地,付生财还在家门口的移民搬迁工程工地上打工,年收入翻了番。
为了保障农牧民通过产业稳定收入,当地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形式,推行“订单+保单”的收益保障机制,实现了群众、企业与合作社稳定的利益有机联结。
“搬”走了旧观念,也“搬”来了新生活和新思想。
Located in western China, Gansu is a key passageway for the Silk Road,as well as a pivotal node for the Belt and Road. Faced with great tasks and difficultie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while assum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protecting national important ecological security barriers, Gansu in recent years has made every effort by focusing on the general goal of “building a better Gansu featuring economic growth, beautiful landscape,national unity and social harmony”. The province adheres to the basic state policy of resource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idea of boosting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improving livelihood through green development.It has established an ecological industry system, achieving high-quality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ecological protection.
“我经常请教技术员咋配营养液种蘑菇,科技种田也能‘发财’嘞!”年过五旬的付生财种植菌类作物时,学到了许多过去不曾了解的农业知识。
和付生财一样,随着原先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各族群众陆续搬进德吉新村,当地的生态环境日趋改善,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天祝县南阳山片移民指挥部副指挥段玮俊介绍,截至目前,德吉新村894 户住宅已全部入住,共搬迁全县8 个乡镇的藏、汉等各族群众3900 多人。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如今在草原上,人们不时可以看到马鹿、狼等野生动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很多地方,良好、优美的生态就是脱贫致富的底色。但对于甘肃一些大山里的贫困群众来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
陇南,这个被称为“陇上江南”的地方,却是甘肃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贫困一直是陇南发展最大的难题,2011年全市贫困人口30 万,贫困发生率53%。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所有特征,在陇南几乎都能找到。
大山,成了陇南脱贫攻坚路上必须面对的“大山”。
如何让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光多样、人文历史悠久、民俗风情独特的生态旅游优势,成为脱贫攻坚的产业,将“美丽”转化成“生产力”呢?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陇南通过全域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带动贫困群众不断增收,形成了乡村旅游发展与贫困户增收相统一的格局,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当地的亮丽名片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
一座座民宅依山而建,林间炊烟袅袅,流水潺潺,鸟鸣山涧……时下,走进陇南市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村,宛如置身世外桃源。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的贫困村。
“我们村之前因‘三多’而出名,光棍多、贫困人口多、人口流失多。”朱家沟“五福临门”民宿老板朱彦杰说,2013年全村尚有贫困人口248 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8%。
2016年开始,当地政府通过采取政府奖补、群众参与的方式,整合财政、交通、发改、水土保持等项目资金858 万元,加上群众自筹资金,完成了住房庭院改造、村户道路硬化和筑堤修桥。
村里的空场地用瓦片和石磨等进行装饰,从山上流下来的溪水被打造成叠水景观……朱家沟的“颜值”越来越高,前来游玩的游客逐渐增多。抓住机遇,在外创业的朱彦杰返回家乡,把祖上传下来的院子进行整修,同时流转5 户村民的旧房进行改造,打造起乡村民宿。
9月22日,穿越丝绸之路(国际)山地自行车多日赛白银站鸣枪开赛 (新华社 供图)Starter pistol for Baiyin Stop of the Silk Road 2020 International Mountain Bike Multi-day Race is fried on September 22
甘肃张掖甘州区花寨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正在晾晒谷子 (东方IC 供图)Farmers are air-drying millet at a millet planting cooperative in Huazhai Township, Ganzhou District, Zhangye City,northwest China’s Gansu Province
“我们的民宿很受欢迎,尤其是节假日期间,需要提前2 个月预定。”朱彦杰介绍说,民宿的装修是花了些心思的,院内种花植绿、设阳光休闲茶座,屋内还有土炕,以地道的“土”味吸引游客。
目前,在朱家沟像朱彦杰一样直接参与旅游的村民已有100多人,间接带动周边200 多人受益。村民通过售卖特色小吃、纪念品、土特产等,获得稳定收入。
“现在全村的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8000 多元。”朱彦杰自豪地说,靠着发展乡村旅游朱家沟有了“新三多”——客多、产业多、外来媳妇多。
谈起未来的发展,村民表示他们将继续发掘民俗文化,推进特色乡村旅游,让更多的人体验乡村生活,感受乡愁。
朱家沟的变化只是陇南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2019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142.04 万人,收入28.8 亿元。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甘肃省贫困县大多已经脱贫摘帽。但要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甘肃各地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一些地方自然条件差、区位优势小、工业基础弱的现状还亟待改善。
当前的甘肃,生态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如何让一个西部省份在“绿”和“富”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是甘肃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甘肃找到了一条新路子——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林果产业,这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绿色朝阳产业。
白银市靖远县三滩镇圈湾村是甘肃出了名的苹果村,跟大部分村民一样,蒙学龙的主要经济来源是苹果种植,2019年他家8 亩苹果地收入不菲。
“修剪果树可有讲究了,要选准时机才能使伤口愈合快又不会得腐烂病。”见到记者,蒙学龙喜滋滋地讲起了种植经。
每年春天,在三滩镇的田间地头,整地、拉肥、清理杂物、修剪果树……随处可见人们抢抓春季气候湿润、墒情较好等农业生产有利时机,紧锣密鼓地进行耕种。三滩镇目前已建成5 大林果基地,全镇果园面积超过1.3 万亩,苹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铁杆庄稼”。
与此同时,酒泉市在戈壁上发展现代农业,在未利用土地上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在人工设施内打造中高端农产品……跳出传统耕地实现农民增收,取得了产业提升、生态改善、农民增收的喜人成果。
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在酒泉市肃州区总寨非耕地农业产业园,数千亩日光温室在戈壁滩上一字排开,里面种植着黄瓜、西红柿等瓜果蔬菜。
“温室内还装有数据采集器,能通过手机APP 实时控制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温室中央装着摄像头,农户可以通过视频请北京、兰州的专家进行远程诊断。”园区农技员盛海洋告诉记者,农民坐在家里点点手机,就能遥控遮光、喷水、通风……
在互联网科技的推动下,肃州区非耕地日光温室种植效益逐年提升。目前,亩均收入达3 万多元,昔日的荒漠“戈壁”滩摇身变成了“金银”滩。
随着甘肃各地种植业大规模发展,有效对接、拓展市场,解决群众“丰产不增收”问题变得愈加急迫。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农村网络设施的不断完善,酒泉市农村电商渐成气候,有效解决了这一困难。2017年11月11日,敦煌市首家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敦煌通商城正式上线运营。
“这一平台有效地将厂商、网商、农民、消费者连接起来,通过全民营销,为消费者建起一条直通农村的新零售渠道。”敦煌通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如今农民只要敲敲键盘,敦煌大枣、鲜食葡萄等就可通过该平台销往上海、广东、北京等地,真正实现让贫困户坐在家里脱贫致富。“我们还想把平台做大,通过‘一带一路’+电商的模式,让这些产品走出国门!”
让农产品“走出去”,一直是甘肃在探索的方向。今年前5 个月,甘肃出口蔬菜1.2 亿元,同比增长15.2%,品种包括辣椒、番茄、洋葱等,主要出口到哈萨克斯坦、越南、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从黄到绿、从绿到富,甘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全力攻坚,让绿色成为甘肃脱贫攻坚的底色,让优美风景成为乡村振兴的资源,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徐徐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