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喜文 郭鹏飞 孙百弘
摘 要:在日常工作管理中科学运用人本原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系统,完善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正确处理好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本理念,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本文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人本原理;现代管理;科学;运用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194
人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和动力,也是现代管理的起点和归宿,在现代管理中,必须树立一切活动的本质就是为了人的思想,真正把人视作管理活动的中心,视作能动的主体,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培养人,创造人,使得人们从工作中得到巨大的满足感和获得感,由此产生巨大的内在动力,积极寻找生命的意义,推动事业的成功。
1 重视和加强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系统建设
以人为本的管理涉及人的培育与成长、人的选聘与任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以及员工参与管理、人际关系、团队建设、还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技术的、心理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使人本管理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总系统的人本管理应包括一系列分系统,每一个分系统都应该有不同的功能和目标,它们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形成人本管理总系统的更大的整体功能,以达到人本管理的预期目标。
这些分系统的建立应从行为规范、物质生活、精神风貌、继续再教育、单位整体创造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中行为规范系统强调在尊重人性的同时也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強化管理系统;基于物质生活需求应该建立一个利益驱动系统,利益驱动仍是员工选择工作的最普遍的动力因素,利益的获取程度代表着对人们劳动成果的承认和肯定,也是影响员工生产积极性重要因素;与物质相对的是人的精神,精神力量是激励人们努力工作、调动人们生产生活的本质力量,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能转化为精神动力,比如通过表扬、荣誉称号或肯定、尊重、信任、赏识等各种精神激励手段能够振奋人心,帮助和督促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事业心、责任感、职业道德以及树立良好的企业风气和社会风尚等,由此精神风貌系统的建立也显得极为重要;从单位发展的长远考虑还必须要建立一个员工培育系统,这是提高员工素质、督促其成长和进步、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重要工作,培育系统的高效运转不仅直接影响着单位和组织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满足员工谋求自身发展的需求,激发其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积极建设单位创新和创造力系统,这个系统应该包括鼓励和培养员工创新精神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包括评价和激励员工创新精神的体制机制、竞争机制,引导他们积极面对经济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机遇;最后,要重视单位领导人的德才学识和精神面貌对组织和单位以及员工的整体影响,所以建立一个约束领导行为的系统非常必要。
综上,整个系统工程内部必须是互相协调和配合的,才能够发挥人本管理系统的效能。
2 积极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机制
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使每一个员工都处于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必须建立一整套完美的管理机制,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动力机制。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利益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二者相辅相成,不可过分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2)压力机制。包括竞争压力和目标责任压力。竞争经常使人面临挑战,使人有一种危机感,正是这种危机感和挑战,会使人产生一种拼搏向前上的力量。
3)目标责任制。无论个人还是单位组织,都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和责任目标,有了奋斗方向和责任目标,才会产生攻克和前行的动力,最终凭借着信念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实践,坚持履行职责,实现理想和目标。
4)约束机制。制度是一种有形的约束,使人知道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何去做并怎样做得好和对。还存在有一种无形的约束,那就是伦理道德规范,包括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约束。无论具有强制效力的单位法规,还是作为无形存在伦理道德规范,二者只有依赖人们的精神境界才能实现其约束效能,最终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促进个人和组织的发展。
5)保障机制。包括法律保障和社会保障和单位福利制度,是作为一种激励和增强单位凝聚力的手段。
6)选择机制。主要指员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力,有应聘和辞职、选择新职业的权力,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与此同时,单位也有选择和解聘的权力。
7)环境影响机制。主要指两种环境因素;一是指人际关系。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心情舒畅愉快地进行工作。二是指工作本身的条件和环境。工作条件和环境的改善,会对人的心境和情绪产生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和工作环境,不仅会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3 把个人发展目标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协调统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也更加丰富和多样,也越来越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了解和掌握员工的内心需求是一个优秀现代管理者的首要工作,为顺利实现组织目标、谋求组织更好发展就必须把员工个人发展的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实现放在一起考虑,要做到协调统一、相互推动、共同发展。
首先,要合理有效地用人,做到用其所长,人尽其才,人尽其智。更有能够该创造一个富于爱、富于交流和合作,能够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环境的氛围,真正从行为上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和信任人,增强个人的自我实现感、归宿感和献身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现代管理者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优点以及缺点,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使人和岗位能够动态组合相互适应、相互契合,把每个个体有机地组织起来、协调起来,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人们在从事创造性工作的时候,在充分发挥和发展自身潜力的同时,既能够赢得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去寻找生命的价值真谛和生命的意义,又能够去贯彻实现组织的目标。
其次,个人理想和目标的树立应和组织目标的制定密切结合起来,要找出二者的共同之处,在具体实践中能够相互推动共同发展。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是一种互为前提、相互协调、相互推动的关系,是具有协调一致基础的。
如果个人的发展目标和组织的发展目标相互背离或相差甚远、相差太大,单位和组织与个人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矛盾冲突。对个人来说,获得感成就感不会很高,甚至很差,工作起来态度容易消极和被动,由此,单位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也会受到严重破坏和削弱,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所以,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提高人的素质,使人的才能在工作中得到展现,人的能力得到提高,人本身得到发展,才能持续不断地给组织注入新的活力,组织才能得到新的、更高的发展,反过来,也给人的发展和提高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作为一个现代管理者,既要明确组织的宗旨、理想和追求,把这些具体制度、标准和规定通过一定的路径顺利的贯彻执行于组织活动的每一个层次、环节和受众,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个人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伦理道德感和组织的具体制度、目标和规定主动融合起来,达到组织和个人的契合。即使是在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不相吻合甚至冲突的前提下,也要创造和提供各种环境条件,积极鼓励个人的发展。再次,要注重挖掘和发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当下的共同点和结合点,努力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在特定阶段一定程度的统一和共同发展。
作者简介
元喜文(1969-),男,汉族,山西朔州人,本科,高级讲师,武警山西总队训练基地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实践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