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探析

2020-12-15 10:52荆迪张惠忠华柯吕如逸
西部论丛 2020年14期
关键词:女大学生影响因素

荆迪 张惠忠 华柯 吕如逸

摘 要:当前,大学生创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女大学生创业更由其特殊性成为新鲜话题。大学生创业必然涉及融资问题,本文针对女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作些分析探讨,为相关管理部门实施管理政策和女大学生创业企业加强创业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女大学生;创业融资;影响因素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业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驱动力,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女性广泛活跃于“创业”这个传统的男性舞台,女性创业成为女性就业的新趋势。关于女性创业的研究也开始成为国际上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尤其是从女性性别视角分析女性创业活动的研究成果较多。80年代,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开始关注女性创业家的特质和创业动机,关注创业企业融资和创业过程中的性别差异。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步入21世纪以后,女性创业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重点关注创业企业的组织层面、创业环境、创业过程等领域,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女性创业也提供了大量政策扶持,但是国外专门针对女性创业中的特殊群体——女大学生创业及其融资问题的研究成果至今仍相当少见。

一、研究女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女性创业的热情也快速提升,目前中国企业家中,大约有两成为女性。随着1999年我国大学扩招,2001年毕业生突破100万人,2014-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畢业生分别达到727万、749万、770万和795万人,2018年-2020年更分别达到820万人、834万人和874万人。其中女大学生占48%。十多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相较于男大学生的整体就业环境而言,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受到社会各界关注,鼓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从而成为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2015年后教育部每年都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所有高校都要着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通过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等措施,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在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促进女大学生创业不仅对减轻女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大帮助,对增强女性的社会竞争能力、改善社会权力结构和男女两性不平等的状况也有很大促进作用,直接关系到女大学生平等生存发展的权益,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民生和社会稳定。但是,国内学界针对女大学生创业问题的研究是进入了21世纪才开始的,至今仍处于初级阶段,其中对女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的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

二、影响女大学生创业融资的因素

影响女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创业环境、社会观念)、学校因素(如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如女性主体意识、成就动机等),其中,家庭教育、家庭观念、家长或至亲的创业情况等家庭因素是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个女性创业者拥有社会资本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其动员企业存在和发展所需的关键性资源的能力。据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全国“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女大学生创业面临三大困难依次是:缺少经验(28.2%)、缺少社会资源(22.3%)、压力大(18.3%)。又据一些学者对某一区域范围内女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进行的调查分析,认为家庭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家庭与女大学生在社会支持网络中无论是互动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还是互惠交换等方面都处于强关系状态,家庭与女大学生的关系强度普遍高于其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政府、学校等方面,所以,女大学生创业时家人对其的支持是其他社会关系网络所无法给予的,但由于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当前家长对女大学生创业的各方面支持相对比男大学生要少。创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必须有资金支持,必须融资,而大学生创业的资金很大部分来自于家庭。据有关调查,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来源于家庭支持、自己积蓄、朋友筹措、寻求贷款的比例,女大学生分别是36.4%、18.2%、18.2%、27.2%,男大学生则分别是25%、16.7%、25%、33.3%,可见女大学生创业得到的家人资金支持比男大学生多(即女大学生创业融资更依赖于家庭),从朋友筹措、寻求贷款等社会途径获取资金的难度比男大学生更大,获取社会资金支持的能力比男大学生低,从而导致女大学生创业的融资主渠道与男大学生有较大差异。但由于社会性别意识的存在,不少思想较为传统的家庭对女大学生创业抱不支持甚至强烈反对态度,即使有些家庭愿意帮助女大学生创业者们,但拿出的资金也往往不能满足她们创业的需要,从而造成女大学生有意创业的人不少,真正实施创业的却很少,而且她们创业规模也相对较小,主要从事一些资金门槛较低的个人消费服务和加工业等行业。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发展较快,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已超过发达国家近一倍。大学生毕业即创业从2011届的1.6%上升到2015、2016届的3.0%,接近翻了一番。2017-2019届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其中有近70%的大学生在学校就起步创业,但占高校学生比例几近半数的女大学生的创业只占其中的不到20%。长期以来,由于社会权力结构和传统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女性获得家庭对其创业支持等社会资本的机会受到极大限制,社会资本的两性差别导致女性尤其是尚在大学学习阶段或刚步入社会的女大学生创业初期的融资更难,导致其在诸多创业领域不仅只占少数,处于一种相对“边缘”地位。虽然近几年来各地妇联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支持女大学毕业生创业的特殊政策,但女大学生创业者面对未来表示有压力的比例仍比男大学生创业者要高很多,近60%的女大学生将“资金不足”作为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因此,如何大力构建家庭支持等社会资本、提升社会组织网络资源、改进创业融资困境,仍是“双创”大背景下促进女大学生创业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解决女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转变传统观念,增强女大学生的自立自强和创业创新意识。促进家庭和社会转变传统观念,鼓励和支持女大学生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要帮助父母树立正确观念,促使其积极鼓励、支持女儿创业,包括提供资金和精神支持等,从而增强女大学生创业倾向,从资金方面保障其顺利创业。同时父母家庭要从小注重培养女生的自尊自信、自我自主、自立自强意识,高校要根据男女性别差异开展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系统创业教育,鼓励女大学生敢于冒险、竞争进取、争当创业高手,减少创业女大学生对外部融资环境的依赖,从更小社会关系网络范围内解决创业融资问题。

(二)拓展创业模式,实现创业模式多样化。目前女大学生创业的模式主要仍是独立创业或朋友协同创业,这类创业不利于创业女大学生获得家庭的资金和精神支持,因此,必须优化创业模式,向夫妻(男女朋友)共同创业、父(母)女联合创业拓展,如此不但可以弥补女大学生创业经验、能力和社会资本的不足,发挥男女大学生创业优势互补作用,降低女大学生的创业压力和风险。

参考文献

[1] 陈玲:机遇与挑战:高校女大学生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

[2] 李鹏:女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经营与管理,2013(6)。

[3] 张晓琳,徐海燕,张秋英:基于地区差异的女性创业融资研究,经济师,2016(4)。

*本文是嘉兴学院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服务创业,共同成长——赟正财务嘉院分部”(编号:201910354048S)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荆迪、华柯:女,嘉兴学院财务管理专业172班学生。

张惠忠:男,嘉兴学院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注册会计师、理财规划师。

吕如逸:女,嘉兴学院财务管理专业183班学生。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影响因素
高校女大学生自主创业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