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帮扶 助推脱贫

2020-12-15 10:52詹刚王灿杨仕祥谢亚飞陈鑫
西部论丛 2020年14期
关键词:产业脱贫攻坚烟草

詹刚 王灿 杨仕祥 谢亚飞 陈鑫

摘 要:自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结对帮扶水城县以来,水城县局(分公司)认真按照省烟草局(公司)“一依托、二结合、三倾斜、四带动、五发挥”的“12345”扶贫模式和市烟草局(公司)“一个依托、五个利用、六个促进”的“156”总体扶贫思路,全力推进省烟草局结对帮扶水城县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捐赠资金的协调和跟踪使用、扶贫捐赠项目的建设推进、延伸产业链条的设施利用、引进产业项目对接等相关结对帮扶脱贫攻坚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推进成效明显,

关键词:烟草;产业;脱贫攻坚

引 言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要解决脱贫攻坚这一重大而现实的问题,需要大力开展社会动员.当前,贵州“坚持党委、政府领导,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作用,多渠道、全方位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1],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而奋斗。

1  主要做法

1.1基础设施升级,稳定产业发展夯基础

烤烟产业具有“产业链全、利益链长、价值链高”的特点,尤其在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烤烟产业“短、平、快”的优势有效助推了当地农户脱贫致富。为打牢产业基础,解决民生需求,助力乡村振兴,自烟草帮扶水城县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不断补齐水城县烟叶生产发展的基础设施短板,充分整合了烟草、政府及社会资源,大力推进了各项设施设备的购置、新建及改造提升工作。

1.2捐赠项目建设,融合发展增收助脱贫

结对帮扶以来,贵州省烟草局(公司)倾力捐赠帮扶水城县,由水城县局(分公司)具体承办相关项目建设,共建成了金叶富民中心、食用菌种植大棚、生物质燃料加工场、生物防治中心、文化广场、人饮工程、有机肥工场等40余个项目。在项目建设用工上,优先吸纳当地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共计解决324户389人务工增收210万元,其中贫困户31户47人参与务工,实现收入25.8万元。

1.3产业链条延伸,多元经营增收助脱贫

按照“跳出烤烟抓烤烟、延伸链条抓扶贫”的思路,拓展产业链条,以“育苗设施100%、烘烤设施50%种植食用菌、闲烟地40%种植蔬菜”的要求开展综合利用。一是充分利用烟草设施实现多元增收。在烤烟产业使用的闲置季节,依托烟农专业合作社,利用育苗大棚、烤房和烟地开展多元经营,种植蔬菜、辣椒育种等创收,近三年来累计解决1115户、1251人务工,增收1056万元,其中贫困户254户、322人参与务工,实现收入262萬元。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增收助扶贫。利用群福食用菌示范园开展食用菌生产加工,在闲置的育苗大棚、烘烤工场及农户房屋中进行种植,自该项目推进以来,已有37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82户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分红,106户贫困户参加种植食用菌,实现产值达569.5万元。

2 取得的成效

2.1烤烟产业的发展后劲增强

通过省烟草局(公司)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项目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对水城县烤烟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补齐了短板、夯实了基础,为水城县烤烟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和高质量发展作了有力支撑。在全国、全省严控规模的形势下,水城县烟叶从2016年的13.3万担增加到2018年的16万担;烟农收入从1.6亿元增加到2.2亿元。2019年,全县落实烤烟种植面积8.72万亩,覆盖16个乡58个村(深度贫困村29个)249个组,联结种烟农户2564户、10541人,其中贫困农户801户、3467人,人均收入达1.5万元以上。烤烟产业的发展壮大,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推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2实现产业的循环融合发展

食用菌项目的引进和发展,充分利用了烤烟产业育苗棚、密集烤房等设施数量多、用于烤烟产业时间短的优势,在空闲季节种植食用菌,同时,烟杆及各类秸秆可作为食用菌菌包和生物质能颗粒的生产原材料,废弃菌包又可用于制作有机肥使用于烟草及大农业,生物质能颗粒燃烧的灰渣返田作为肥料,通过烟草设施及资源与食用菌产业的循环利用,实现了烤烟产业与食用菌产业融合发展。2.3助推脱贫的成效较为显著

按照省、市、县各级的安排部署,省烟草局(公司)结对帮扶水城县在项目建设、多元增收、专业化服务及引进项目上共助推3494户、13640人脱贫致富。近年来,省、市政府、烟草等有关领导多次到水城县调研烟草帮扶工作,对结对帮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水城县局(分公司)在2018年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称号,盐井基地单元党支部在2019年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称号,人民日报、新华网、央视等多家媒体对烟草帮扶工作进行了报道。

3  水城烟草扶贫的思考与启示

3.1坚持党建引领

水城县局党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高政治站位,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和助农增收工作。一是因地制宜引进产业。根据当地生态环境条件,引进发展食用菌产业。二是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坚持产业扶贫,确保产业发展服务于脱贫攻坚和助农增收大局。

3.2围绕融发展合抓增收

促进烤烟、食用菌产业融合发展。按照“跳出烤烟抓增收”的工作思路。利用烟草行业人才、施设、技术、组织和社会五大优势,发展食用菌产业,让更多的人种完烤烟种食用菌,种不了烤烟的去种食用菌,全面促进烤烟产业和食用菌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加农户经济收入。

3.3促进资源的融合发展

紧扣“循环利用、融合发展”思路,建立“变废为宝”、生态绿色的农业生产循环发展体系,紧紧围绕烤烟生产各环节较为稳定的物资需求,建设有机肥发酵工场、生物质能加工场等。将烟杆、废弃木料回收生产生物质燃料,满足周边乡(镇)烟叶烘烤,将废弃菌包进行回收制作有机肥服务于烤烟及其他农业产业,既实现助推精准扶贫、助农增收,又达到生态增值。

3.4促进设施利用的融合发展

烟草行业投资建设的育苗大棚、烤房,在烤烟生产期间,利用也仅是3个月,还有很长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发展食用菌产业后,可以充分利用闲置期间种植食用菌、蔬菜等产业,实现设施的循环利用和融合发展。

3.5创新组织模式

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推进食用菌、生物质颗粒燃料等产业融合发展。由龙头企业负责生产、种植技术指导和销售,合作社负责组织、管理和提供专业化务工,烟农提供用工。实现生产销售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服务的运行组织模式。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黔委厅字[2015]33号)[Z].

作者简介:詹刚(1986-),男,汉族,贵州水城人,大专学历,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烟草扶贫项目建设、助农增收工作。

猜你喜欢
产业脱贫攻坚烟草
烟草产品展厅设计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地烟草,半世孤独
全国首次青少年烟草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