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洁 张成华
摘 要:新时代对大学生有新的要求,高校辅导员也要不断提升自己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引领高校学生提高对自己要求,以适应社会需求。高校辅导员也要创新教育方式,新时代“00后”的大学生有自己独特文化交流方式,高校辅导员不仅要融入他们,更要引领他们接受积极,正确价值观,引领高校大学生处理好自身与世界的关系。与此同时,在波涛汹涌的互联网浪潮中,高校辅导员要坚持立德树人主体,同大学生们一起迎接互联网时代网络中关于“德”的机遇与挑战,在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中,不断磨练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
关键词:素质;立德树人;引领;创新;服务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培养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观逻辑向度和历史向度的准确把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是大学生从学生身份逐步向社会成员身份转变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和学生联系的重要纽带,其自身素质关系着学校教学的实施和教学育人质量的反馈,更影响对学生工作的开展。作为辅导员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全面掌握各方面先进理论知识,才能使辅导员这一项工作历久弥新,锦上添花。
一、高校辅导员自身素质状况
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各高校在选拔辅导员的人才队伍时越来越严格,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中共党员、 学生干部经历等已经成为辅导员 “入口 ” 必不可少的门槛,一些高校要求甚至更在此之上,并且大部分辅导员年龄在二三十岁,更容易与学生交流。高校重视对辅导员的思想培养,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目的是通过加强辅导员队伍思想建设,进一步影响学生的思想发展。[1]
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出台前,对于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能力标准都有些模糊。由于辅导员的工作特征,实务性、事务性工作占据了主要的工作时间,相对而言,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的时间更多的要从业余时间中去挤,要获得理论学习和研究方面的成果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使得辅导员个人专业成长相对艰难。部分辅导员对党的理论知识、重要思想的学习不够深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缺乏理论基础,进而造成工作的被动;有的辅导员政治敏感性不强,面对突发事件组织协调和处理能力不足,易造成严重后果;有的辅导员缺乏职业理想和立业意识,过于看重利益得失,自控能力不强,角色定位不准确。最容易被忽视的是,目前高校辅导员大部分职称很低,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辅导员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
二、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对立德树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人的本质的生成离不开实践和社会,需要本质是基本的动力机制。从现实具体的个人方面出发,彰显马克思唯物主义鲜明特征,为辅导员以立德树人为根基开展学生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高校辅导员需要以立德为基础,通过各种影响,达到教育学生的根本目的。辅导员与学生交流密切,辅导员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准则。[2]大学生正处于走出学校融入社会接轨的特殊位置,虽然他们已经掌握一定知识技能,但是还没有真正独自面对过社会,易被不良社会风气所影响,现今00后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多,贫富差距大,学习上有困难、经济上有困难、心理上有困难的“三难”学生数量大大增加,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个性强、缺乏集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责任心较差,高校辅导员站在学院思想政治工作最前沿,应当以优良坚定的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人生行为的“灯塔”。
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些细小的问题被无限放大。由于网络监管不到位,大量不良低俗信息以及一些低俗的风评在无形中扭曲着学生不成熟的价值观。高校辅导员也应该跟随“00后”大学生的独特需求,迎接互联网时代网络中关于“德”的机遇与挑战。[3]高校辅导员在面对互联网中的大数据,针对各种热评和热议等给予正确解读,正确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同时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脱离长期沉迷的网络世界,引领他们回归经典,回归现实。
三、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的途径
1.面对挑战,提升自身素质。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是成为一名优秀辅导员的首要条件,新时期,作为学生和老师及学校之间的桥梁,辅导员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思想政治修养。辅导员在思想政治上应该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思想政治素质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核心。作为辅导员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学习一些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或实践,不断获取最新理论,才能在学生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来指导实践。高校辅导员在日常教导学生时,应避免枯燥空乏的说教,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言传身教”用自身的素质教育、高尚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在无声中影响学生的行为,使他们理解、学习、具备优良的品格,有能力去面对社会中的各种艰难挑战。
2.关心学生,和学生成为朋友。“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对学生有一颗爱心,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如今的大学生都具备一定的价值取向,环境的多样化使他们不轻易在陌生人面前展露自己,更多的带着一层自我保护色,假装的与其他人一样,所以在很多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并不能完整正确的了解他们,发现特们自身存在的问题。
高校辅导员要想正常推进日常学生工作,必须得到学生所理解和尊重,作为工作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老师,时时刻刻要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办学生之所需,做学生的贴心人和知心朋友,就应当多与生亲密接触。这就要求我们辅导员们以班级班委为主体,深入了解学生,同他们做朋友,利用自己年龄以及见识优势,同学生们展开交流。
3.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创新是最鲜明的旗帜,新时代青年对创新的事物更加感兴趣,大学生也是如此。学生工作的开展,有时候不能墨守成规,一些特殊时刻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作为新时代的辅导员,要敢于去创新,在日常工作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同时将新的知识,理念传授给学生,培养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4]
我们高校辅导员要具有前瞻意识,在关键时刻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学生的“第一课”中处理教会专业知识,更要教会他们未来在社会中所需要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知识。将创新与学生工作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兴趣,推动大学生主观能动性,自觉接受我们开展的工作。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势的多样化,都给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都会反映到学生的思想和行為中。辅导员要适应这些变化,避免亡羊补牢的被动局面。
高校辅导员被大多数人看来是个简单,光鲜亮丽的工作,但实际上,所需要面对的压力,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巨大的。辅导员不仅要关心学生日常生活,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心理、思想,在问题出现时解决问题,问题没有出现時,把它扼杀在摇篮里。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具备优良的自身素质,平时不断学习,跟上新时代学生的脚步,了解他们的生活,推测他们的心理,以备推进学生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骆秋含.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7.
[2] 金丽蓉. 新形势下师范生对辅导员的角色期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 郑斌,张瑶瑶.论辅导员立德树人的主体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77-78+81.
[4] 何登溢. 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孟洁,女,汉族,199101,山东省滨州市,山东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助教,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4655号山东中医药大学,250355。
张成华,女,汉族,199110,山东省滨州市,山东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助教,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4655号山东中医药大学,25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