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帅杰
摘 要:在成书于清代的《七侠五义》中,“把”字句和“将”字句在语法功能上表现基本相似,均有处置式、工具式、处所式、承受式四种类型,且分布大体相同。不过,“将”字句的数量远远多于“把”字句,并且在狭义处置式的下位类型上比 “把”字句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同时,“把”字句中出现了两种非常口语化的形式,这是“将”字句所没有的。
关键词:《七侠五义》;“把”字句;“将”字句;比较
“把”字句和“将”字句是处置式的两种典型代表,关于两者的比较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对明清时期一些白话小说中的“把”字句和“将”字句用例进行了统计,具体如表1所示:
上述研究表明,在明清时期,与“将”字句相比,“把”字句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功能上,都具有显著的优势。不过,如果进一步扩大考察的范围,我们就会发现事实也不尽然。在清代石玉昆编著、俞樾修订的《七侠五义》[1]中,“将”字句仅从数量上看就明显多于“把”字句。下面,我们就对《七侠五义》的“把”字句和“将”字句进行穷尽式的考察和分析。
一、处置式
本文对处置式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吴福祥的观点,将其分为广义、狭义和致使义三种下位类型[2]。
(一)“把”字句
1.广义处置式
1)处置给
即把N1给予N2,《七侠五义》中共有11例。例如:
(1)你把这棵树让给我,我好上吊。(第九十五回)
“处置告”可以看作“处置给”的隐喻派生[2]。《七侠五义》中只有1例。例如:
(2)我们王爷下朝,就把此事奏明娘娘……(第十七回)
2)处置到
即把N1放在/放到N2,《七侠五义》中共有78例。其中,“处置(在)”有40例,“处置(到)”有11例。例如:
(3)庞昱……把他收留在府内。(第十三回)
(4)三言两语,韩爷便把那人让到一处。(第六十一回)
3)处置作
即把N1当作/看作N2,《七侠五义》中共有10例。例如:
(5)你把白某看作何等样人?(第五十七回)
2.狭义处置式
1)动词为光杆形式
《七侠五义》中共有15例。其中,熟语类有3例,疑问代词类有3例。例如:
(6)因打呼,方把大家提醒。(第八回)
(7)他要自行投到,把众弟兄们一网打尽。(第五十六回)
(8)他知道,便把我怎么样么?(第十二回)
2)动词为重叠形式
《七侠五义》中共有7例,数量虽然较少,但类型比较多样,其基本形式为“把+N+VV”,这种形式共有4例。例如:
(9)倘若来时,大家可要把冤枉伸诉伸诉。(第一百回)
例(9)为双音节动词“伸诉”的重叠。除了基本形式“把+N+VV”之外,《七侠五义》中还有“把+N+V+了+V”和“把+N+V+了+一+V”这两种相对复杂的形式。前者如“把裴福瞧了瞧”“把展爷看了看”,后者如“把袖子福了一福”。
3)动词有前加成分
《七侠五义》中共有50例。比较典型的前加成分为“一”,共有46例。例如:
(10)他把小人一提就来在此处。(第四十三回)
在例(10)中,“一”所修饰的成分为单音节动词“提”。不仅该例如此,其他45例也均为单音节动词,如:“把头一低、把手一扬、把他一看、把脖子一缩、把槅扇一开”等,其中,仅“把惊堂(木)一拍”就出现了6例。
其余4例,动词的前加成分均是形容词,如“把胳膊乱甩”“把店妈妈细看”等。
4)动词有后附成分
这种情况相对复杂,可以再分为以下小类:
a.把+N(+A)+V+动态助词
《七侠五义》中共有58例。其中,动词加“了”的有55例,动词加“着”的有3例。例如:
(11)恶贼……只得把招画了。(第十九回)
(12)不想我们亲家赵国盛找了我来,合我不依,说我把女儿抵换了。(第二十回)
(13)你收拾好了,把他鲜串着。(第三十三回)
例(11)为单音节动词“画”加助词“了”,这类情况共有42例;例(12)为双音节动词“抵换”加助词“了”,这类情况共有13例;例(13)为动词加助词“着”。
b.把+N(+A)+V+补语
根据补语的语义类型,可以将其分为五种:结果、趋向、程度、数量和状态。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七侠五义》“把”字句的动词补语中,趋向补语和结果补语的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类型的补语,且所占比重较大;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的数量相对较少,且所占比重较小。例如:
(14)把头一低,刚躲过面门,却把头巾打落。(第三十九回)
(15)便把外衣脱下,里面却是早已结束停当的。(第三十九回)
(16)他把事体看透,犹如掌上观文,仿佛逢场作戏。(第一百回)
(17)便把翟九成之事说了一遍。(第七十三回)
(18)把张老儿乐得手舞足蹈。(第六十回)
例(14)“把头巾打落”中的“落”为结果补语:例(15)“把外衣脱下”中的“下”為趋向补语;例(16)“把事体看透”中的“透”为程度补语;例(17)“把翟九成之事说了一遍”中的“一遍”为数量补语;例(18)中的“手舞足蹈”为状态补语。
c.把+N(+A)+V+宾语
《七侠五义》中只有2例。例如:
(19)抢了鱼不算,还把我削去四指,光光的剩了一个大拇指头。(第三十一回)
3.致使义处置式
致使义处置式中的“把”相当于“使/让”。在这类处置式中,“把”的动词性比较明显。《七侠五义》中共有5例。例如:
(20)如今又把绿鸭滩十三家渔户也归卧虎沟来。(第九十三回)
(二)“将”字句
1.广义处置式
1)处置给
即将N1给予N2,《七侠五义》中共有45例。例如:
(21)三公子将书信递与他。(第五十二回)
此外,“处置告”有13例。例如:
(22)狄后又将此事告知六合王。(第十八回)
2)处置到
即将N1放在/放到N2,《七侠五义》中共有274例。其中,“处置(在)”有111例,“处置(到)”有42例,“处置(至)”有41例,“处置(于)”有11例。例如:
(23)暂将花冲押在班房。(第六十八回)
(24)说罢,将船摇到山根。(第五十六回)
(25)你们散去,将吴良带至公堂。(第五回)
(26)及至强徒起来,丫环已气绝身亡,将包袱银两抛于地上。(第三十六回)
3)处置作
即将N1当作/看作N2,《七侠五义》中共有9例。例如:
(27)即将包公加封为首相。(第二十回)
“处置作”有一个附类“处置成”[3],《七侠五义》中有7例。例如:
(28)将破窑改为庙宇……(第二十回)
2.狭义处置式
1)动词为光杆形式
《七侠五义》中共有108例。其中,熟语类有9例,疑问代词类只有1例。例如:
(29)乃将此事告知。(第一回)
(30)庞吉……将呈子谨呈御览。(第四十七回)
(31)卢方,敢将柳某怎么样?(第五十六回)
2)动词为重叠形式
《七侠五义》中共有19例,基本形式“将+N+VV”有5例。例如:
(32)你们再将这贱人开导开导,再要扭性,我回来定然不饶。(第十二回)
例(32)为双音节动词“开导”的重叠。除了基本形式“将+N+VV”之外,《七侠五义》中还有三种相对复杂的形式:“将+N+V+了+V”(如“将破床撢了撢”“将书籍看了看”“将手擦抹了擦抹”)、“将+N+V+一+V”(如“将头扭一扭”)和“将+N+V+了+一+V”(如“将酒温了一温”“将壁灯剔了一剔”“将衣襟拽了一拽”)。
3)动词有前加成分
《七侠五义》中共有208例。比较典型的前加成分为“一”和“一一”,分别有171例和15例。例如:
(33)那人将眼一瞪,道……(第四十四回)
(34)王氏将此事一一说知。(第二回)
在例(33)中,“一”所修饰的成分为单音节动词“瞪”。在例(34)中,“一一”所修饰的成分为双音节动词“说知”。其他用例也是如此,前加成分“一”所修饰的均为单音节动词,前加成分“一一”所修饰的均为双音节动词。这与汉语的韵律节奏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其余的22例中,动词的前加成分分别为形容词“圆、重”、形容词重叠“好好、细细”、范围副词“俱各、一并”和介词结构“向他、用龙袱”等。
4)动词有后附成分
a.將+N(+A)+V+动态助词
《七侠五义》中共有106例。其中,动词加“了”共有101例,动词加“着”只有1例,动词加“过”有4例。例如:
(35)回头吩咐将邓彪放了。(第三十一回)
(36)想是你与他有仇,将他谋害了。(第二十六回)
(37)便将两个包裹抱着,执了灯笼,玉兰提了凉水。(第一百八回)
(38)这里庄致和将酒并鸡的银子会过。(第六十一回)
例(35)为单音节动词“放”加助词“了”,这类情况共有89例;例(36)为双音节动词“谋害”加助词“了”,这类情况共有12例;例(37)为动词加助词“着”;例(38)为动词加助词“过”。
b.将+N(+A)+V+补语
与“把”字句相同,“将”字句中的补语也可以分为结果、趋向、程度、数量和状态五种类型。具体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在《七侠五义》“将”字句的动词补语中,趋向补语和结果补语的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类型的补语,且所占比重较大;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的数量较少,且所占比重较小。例如:
(39)颜福……仍然将门关好。(第三十二回)
(40)说罢,将书呈上。(第一百一五回)
(41)见三枝八寸长短的袖箭,俱各钉在朱红点上,惟有末一枝已将木牌钉透。(第二十二回)
(42)便将始末情由述了一番。(第一百一八回)
(43)只听得啪,将木牌打得乱晃。(第二十二回)
例(39)“将门关好”中的“好”为结果补语:例(40)“将书呈上”中的“上”为趋向补语;例(41)“将木牌钉透”中的“透”为程度补语;例(42)“便将始末情由述了一番”中的“一番”为数量补语;例(43)“将木牌打得乱晃”中的“乱晃”为状态补语。
c.将+N(+A)+V+宾语
《七侠五义》中共有30例。例如:
(44)便要将剑入鞘。(第三十回)
3.致使义处置式
《七侠五义》中共有28例。例如:
(45)到了墙头,将身趴伏。(第十二回)
二、非处置式
《七侠五义》中的“把”字句和“将”字句还有表工具、表处所、表承受这三种类型。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类型虽然属于非处置式,但均含有不同程度的处置意味。我们认为,承受式的处置意味最强,工具式次之,处所式的处置意味最弱。
(一)“把”字句
1.工具式
工具式中的“把”相当于介词“拿/用”,《七侠五义》中共有12例。例如:
(46)蒋爷就把他拿的绳子捆了他二人。(第八十六回)
2.处所式
处所式中的“把”相当于介词“在/往/朝”,《七侠五义》中共有4例。例如:
(47)包袱内里面却是锅烟子,把四爷脸上一抹,身上手上俱各花花答答抹了。(第十回)
3.承受式
承受式中的“把”相当于介词“给/为”,《七侠五义》中只有1例:
(48)这一下也把小子戳了一个窟窿。(第七十六回)
(二)“将”字句
1.工具式
《七侠五义》中共有54例。例如:
(49)将手一拢劲,贼人道……(第七十四回)
2.处所式
《七侠五义》中共有4例。例如:
(50)须要将他肉厚处打,止于戒他下次就是了。(第八十八回)
3.承受式
《七侠五义》中共有7例。例如:
(51)连忙奔到上房,将蒋平也灌了凉水。(第一百八回)
三、“把”字句与“将”字句比较
(一)两者的相同之处
1.功能较为全面
“把”和“将”的介词用法都是由动词用法语法化而来。吴福祥认为,处置式是由连动式发展而来[2]。在《七侠五义》的“把”字句和“将”字句中,处置式语法化过程中的各种用法(广义、狭义和致使义)均有所体现。除了处置式这一主要类型之外,工具式、处所式和承受式这三种非处置式也都有一定的用例。
2.分布大体相同
在《七侠五义》中,“把”字句和“将”字句各种类型用例的占比相差并不大。我们对此进行了统计,具体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把”字句和“将”字句中狭义处置式的用例分别高达73.0%和74.5%。同时,“把”字句和“将”字句的广义处置式用例均超过了20%,仅次于狭义处置式。不过,处所式和承受式的用例均不足1%。由此可见,表示处置是“把”和“将”在当时作为介词的最主要的用法。一直到现代汉语,都是如此,现在更是很难发现“把”和“将”表处所和表承受的用法。
(二)两者的不同之处
1.绝对数量差别很大
在《七侠五义》中,“把”字句共有452例,“将”字句共有1727例。两者在绝对数量上相差很大,“将”字句是“把”字句的3.82倍。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将”字句不仅在总量上比“把”字句多,而且在每一具体类型上的数量上也都比“把”字句要多。只有在表处所用法上,两者数量是相等的,均为4例。
2.具体类别各有差异
1)广义处置式比较
在《七侠五义》中,“把”字句和“将”字句都有广义处置式的三种下位类型。两者也均有“处置告”的用例,但是“把”字句只有1例。此外,“将”字句还有“处置成”的用例,而“把”字句并没有这种类型。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看出,无论是“把”字句还是“将”字句,“处置到”的用例都是最多的,分别有78例和274例。需要指出的是,在“处置到”的下位类型上,“将”字句要比“把”字句更为丰富。“把”字句只有“处置(在)”和“处置(到)”这两种主要的下位类型。而“将”字句除了“处置(在)”和“处置(到)”之外,还有“处置(于)”和“处置(至)”这两种下位类型。
2)狭义处置式比较
a.动词重叠形式比较
在《七侠五义》的“把/将”字句中,都出现了谓语核心为重叠形式的用例。不过,“将”字句的动词重叠形式更加多样。具体情况如表7所示:
从表7可以看出,“VV”“V了V”和“V了一V”是“把”字句和“将”字句共有的重叠形式。而“V一V”则是“将”字句所独有的重叠形式。
b.动态助词比较
在《七侠五义》的“把/将”字句中,都有动词后加动态助词这种形式的谓语。在“将”字句中,动词后可以加“了”“着”“过”;而“把”字句则没有动词加“过”的用例。具体情况如表8所示:
从表8可以看出,无论是“把”字句还是“将”字句,谓语后加动态助词“了”这种类型的数量是最多的,分别为55例和101例。
c.补语类型比较
在《七侠五义》的“把/将”字句中,在补语的下位类型上,它们均具备五种类型,而且都是趋向补语和结果补语数量较多,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数量较少。不过,在趋向补语这一小类中,无论是单音节还是双音节,“将”字句都比“把”字句的表现更为丰富。具体情况如表9、表10所示:
从表9、表10可以看出,在單音节趋向补语中,“将”字句比“把”字句多了三种:“回”“进”“过”;在双音节趋向补语中,“将”字句比“把”字句多了两种:“上去”“回去”。
3.“把”的独特表现
在《七侠五义》中,我们发现了三种“把”字句的独有形式:无动词式、“把个”式和句子形式。其中,无动词式有8例,“把个”式有62例,句子形式有1例。例如:
(52)我把你这老狗!(第三十九回)
(53)倒把个白雄听了一怔。(第二十五回)
(54)我把这陷空岛大小去处,凡有石块之处或通或塞,别人皆不能知,小弟没有不知道的。(第五十六回)
例(52)和例(53)分别为无动词式和“把个”式,这两种句式在明清时期的其他白话小说中也有出现。它们均出现在口语性较强的语境中,尤其是无动词式,全部出现在对话之中,且说话者的情感比较强烈。例(54)为句子形式,实际上,由于“把”后的成分太长而导致该句式杂揉,在一定程度上说它是不合乎语法规范的。
四、原因阐释
(一)时代性因素
有学者指出,“把”字句和“将”字句都经历了相似的语法化过程[4]。需要注意的是,“把”和“将”的原有意义、用法并没有因为新的意义、用法的产生而消失。它们可以在同一共时层面上并存,但出现频率却有所不同。《七侠五义》是成书于清代后期的一部小说。在这一时期,“把”和“将”已经具备了表处置、表工具、表处所和表承受等各种用法。这就为《七侠五义》中“把”字句和“将”字句各种用法的出现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二)语体因素
冯胜利、施春宏指出,语言在,语体存;语体显,规律见[5]。不同语体的语言材料必然会在语法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在《七侠五义》中,“将”字句比“把”字句的绝对数量要多得多,这与《七侠五义》的语体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王还认为,“把”和“将”的用法相同,只不过“将”没有“把”那么口语化[6](P1)。刁晏斌也指出,“把”字句和“将”字句在语体色彩上的差异是两者的主要区别之一[7]。《七侠五义》是清代学者俞樾根据《三侠五义》修订而成的,而《三侠五义》又脱胎于石玉昆的评书《包公案》(又名《龙图公案》)。在俞樾加工整理的过程中,有可能是出于文人喜好或个人习惯,“将”字句遂得以高频使用,毕竟“将”字句的书面语体色彩要比“把”字句更为浓厚。
(三)竞争性因素
在汉语发展史上,“把”字句和“将”字句曾存在长时间的竞争。朱玉宾指出,在这一竞争过程中,宋元时期“将”字句一直处于优势,明代开始“把”字句战胜了“将”字句取得量的优势,“把”字句的竞争优势由隐性转为显性[4]。在《七侠五义》中,“将”字句的数量尽管要比“把”字句多,但无动词式和“把个”式却是“把”字句所独有的,“将”字句并未出现这样的用法。这两种句式都是在非常口语化的环境中使用的,而且在明清时期的其他白话小说中也时有出现。这表明在当时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把”字句仍然是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的。
综上所述,《七侠五义》中的“把”字句和“将”字句都有处置式、工具式、处所式和承受式四种类型,两者的语法功能都较为全面,分布也大体相同。同时,它们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两者在绝对数量上相差很大,“将”字句是“把”字句的3.82倍,而且具体表现也更为丰富。在“把”字句中,则出现了无动词式和“把个”式两种非常口语化的形式。我们认为,这是“把”和“将”的历时语法化过程在《七侠五义》这一共时层面的遗留。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应是晚清之时代性因素、文本的语体风格因素、“把/将”字句的竞争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清]石玉昆.七侠五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2]吴福祥.再论处置式的来源[J].语言研究,2003,(3).
[3]范培培.琉球官话课本的“把”字句和“將”字句[J].汉语学报,2018,(2).
[4]朱玉宾.近代汉语“把/将”字句的竞争及成因[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5]冯胜利,施春宏.论语体语法的基本原理、单位层级和语体系统[J].世界汉语教学,2018,(3).
[6]王还.“把”字句和“被”字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7]刁晏斌.近代汉语“把”字句与“将”字句的区别[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