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国名中的单双音节问题初探

2020-12-15 10:55张文国
现代语文 2020年8期
关键词:清末民初国名

张文国

摘  要:在清末民初的白话报刊中,国名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全称、简称、“全称+国”、“简称+国”四种,每种之下又有一些特殊的次类。在构词上,“单音节国名+国”形式的使用范围很广,同时也大量存在着“多音节国名+国”形式。在用法上,单音节国名可以和多音节国名并列出现,而且国名的四种表达方式可以混用。这些现象说明当时汉语的明晰性原则占有重要地位,与现代汉语中韵律原则更为优先形成鲜明对比。二者的转移说明了两个时期的汉语在单双音节选择使用上的异同以及汉语双音化的发展历程,更能揭示出汉语结构形成策略的变化。

关键词:单双音节问题;国名;清末民初;白话报刊;明晰性原则

在吕叔湘先生的《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一文中,汉语的单双音节第一次被“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1]。此文首次对现代汉语的单双音节问题做了全面的探讨,得出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比如“单音节的活动受限制”一节,就说明了“单音节的活动远不及双音节自由,不但单说受限制,在句子里也受些限制”。其中,用来做例子的就有地名,尤其是国名。通过我们的考察,可以发现,清末民初汉语的单双音节问题与其之前、之后的汉语表现出非常不同的鲜明特点。根据语言发展的渐变性与连续性原则,对本时期单双音节问题的研究,能够为解决现代汉语单双音节运用的“所以然”问题提供有益的帮助。因此,本文拟以言文一致的白话报刊为例,对清末民初国名中存在的单双音节问题及其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做一初步探讨。

一、清末民初国名的表达方式

在清末民初的白话报刊中,国名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全称。其中,根据国名的性质,全称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纯粹的国名,如:印度、瑞士、英吉利、墨西哥、委尼瑞拉、科伦比亚、美科尼西亚、马伊哥洛尼休等。这种类型的国名一般采用音译,即“把别的语言中的词连音带义都接受过来”[2](P507)。这在当时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地名取音与人名同”,即二者“以称号著,自以音为重,虽有因缘,不取义译”[3](P142)。此类情况可简称为“全1”。二是国名加国体,如:“美利坚合众国”是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译名,其中,“美利坚”是国名,“合众国”是国体。这种类型的国名一般采用半音半意的方式,即国名部分采用音译,国体部分采用意译,如“美利坚”是America的音译,“合众国”则是对The United States的意译。此类情况可简称为“全2”。

二是简称。其中,根据简省方式的不同,简称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是采用全称的首字,即无论是全1还是全2类国名,都可以简省为首字,如印度简称“印”,缅甸简称为“缅”,英吉利简称为“英”,法兰西共和国简称为“法”等。这类情况可简称为“简1”。有时,简1也可以不是首字,而可能是第二个字。例如:

(1)但是这条铁路是中萄立约合办,必须彼此股份平均,与原约相合才能开工。①(《京话日报》,1905-11-16-2)②

(2)不知道现在的西班牙还答应不答应,你想班国派领带驻扎在中国各埠的也不止一处,中国要派领事驻小吕宋,他就不许。(《中国官音白话报》,1898[24]47)③

在例(1)中,“中”指中國,“萄”指葡萄牙,这里的简称是其第二字。在例(2)中,“班国”的“班”指西班牙,显然是其国名第二个字“班”的简缩。之所以不取首字“西”,原因是为了避免与表示西方欧美国家的“西国”相混淆。

有时,还可以取国名的前两字作为简称。例如:

(3)葡萄牙国通商条约,经盛宫保、吕尚书,与葡萄国钦差在上海商议停妥,共二十条。(《京话日报》,1904-11-23-1)

(4)闻德皇要巡游地中海,除跟意大利皇帝会面外,还要到葡萄牙跟葡萄皇相会,并往西班牙京城跟西班国皇帝相会。(《京话日报》,1905-03-05-3)

在例(3)中,“葡萄牙国”中的“葡萄牙”是全1,“葡萄国”中的“葡萄”是简1,显然是节缩前二字而成。例(4)中的“西班”则是“西班牙”前二字的节缩。清末民初的白话报刊中,这类例子虽然不多,但是对说明本时期单、双音节在词法层面上表现出的特点还是有一定帮助的,所以也在此专门列出。

第二种是简缩为国名或国体,这种情况主要是指全2类国名,如美利坚合众国“又叫合众国和美利坚”(《江苏白话报》1904[1]16),既可以简称为“美利坚”,这就与全1类国名相同了;也可以简称为“合众国”。此类情况可简称为“简2”。不过,因为不同的国家可以有相同的国体,如果拿国体来表示国家,则容易发生混淆,比如“德意志联邦,又叫做合众国”(《京话报》1903[3]9),这就容易与美利坚合众国相混。因此,这种简称很少,可以忽略不计。如此以来就只剩简省为国名的一类了。

三是“全1+国”,即在全1类国名后加上“国”字。例如:

(5)比如高丽国合印度国罢,他们何尝不是自主之国呢?只因他们的国人不知道爱国,到如今可就成了日本的高丽、英国的印度了。(《吉林白话报》,1907[15]4)

(6)英国灭了印度,又侵到阿富汗国。光绪四年,阿富汗抗英大败,便成了英国的属国。(《京话日报》,1904-11-24-4)

在例(5)、例(6)中,下面加点的国名均采用“全1+国”的格式,有下划线的则为全1格式。

四是“简1+国”,即在简1类国名后加上“国”字。在清末民初的白话报刊中,这种格式非常普遍,只要是二音节以上国名的简1后都可以加上“国”字而形成这种格式。例如:

(7)其余英国、美国、俄国、法国、德国、意国、奥国的兵,见日本兵已占了炮台,他们也随势登岸。(《杭州白话报》,1901[7]13)

(8)本月三十一日,为荷国女君主生诞,现由驻京荷使照会外交部,届期使馆悬旗鸣炮庆祝。(《京话日报》,1914-08-12-3)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简1类单音节国名在句中不仅可以与其他单音节国名并列出现,还可以和多音节国名并列出现。例如:

(15)旧年洋兵进京,美、英、法、德、俄、日本等国把京城地方划清界限,各归各管。(《杭州白话报》,1901[11]2)

(16)白种国○最大的是英、美、法、德、俄、意、奥、荷、比、瑞士、瑞典、西班牙、葡萄牙、丹马等国。(《安徽俗话报》,1904[3]18)

(17)俄国天主教某神父,本是革命党的首领,到瑞士、英、法等国游历,把俄国待民的暴虐着各国细说。(《京话日报》,1905-05-30-5)

(18)产油的地方,俄国、美国最多,此外如中国,以及德、意、日本、缅甸等国多有,俄国巴古地方,每日所出的火油有二万斤。(《杭州白话报》,1902第二卷[6]9)

(19)要说英国、美国合那德、法、日本等国的富强,都是行宪法的朝野上下的事情,经上下议院议定了才准施行。(《吉林白话报》,1907[11]4)

在例(15)~例(19)中,下面加点的国名都是简1,即单音节;下划线的则都是多音节。与现代汉语相比,它们的音节搭配就显得很是另类,比如例(15)中,双音节国名“日本”与前面的简1类国名“美”“英”“法”等并列使用。而实际上,“日本”如果采用简1的方式“日”,从韵律上来说可能更为顺畅和谐。余例类推。

再次,除了简1外,其他三种类型的国名都是多音节的,三种形式可以同时出现,在音节搭配结构上就变得复杂起来。例如:

(20)已亡的一百八十七位神父中,有法国的九十一人,意国二十二人,荷兰国十五人,比国十二人,依兰脱九人,西班牙七人,德国五人。(《公教白话报》,1914第2卷[9]138)

(21)中国政府现在挽俄国做保,向比利时、法兰西国、荷兰三国募集公债三百万磅。(《杭州白话报》,1902第二卷[15]1)

(22)恁奈近年来,法兰西国、意大利国、日本等国极力讲求养蚕种桑收茧缫丝的法子,日盛一日,精益求精。(《杭州白话报》,1902第二卷[5]12)

(23)一叫君主立宪国,如德国、英国、日本国。一叫君主专制国,如俄国、土耳其国、高丽国、越南国、缅甸国合我们中国。(《京话日报》,1905-10-23-1)

(24)這样的人越多,这国家越发富强,如现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国、瑞士国,真是全国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湖南演说通俗报》,1903[3]3)

在例(20)中,“西班牙”“依兰脱”是全称,“荷兰国”是“全1+国”类,而“法国”“意国”“比国”“德国”则是“简1 +国”类。三种方式的国名交错使用。在例(21)中,后面已经有“三国”了,前面“法兰西国”的“国”就应该像“比利时”一样不再出现“国”字,但这里还是采用了“全1+国”的方式。例(22)也是如此。在例(23)与例(24)中,下划线的国名属于“全1+国”类,而

下面加点的国名则属于“简1+国”类。

可见,清末民初时期,国名的四种表达方式是可以混用的,这一点还可以清楚地从它们出现在更大结构的用法看出来,比如,四种形式都可以在偏正结构中充当定语:

(25)a.现在日本国人到青岛地方去做生意的,纷纷买地造屋,比旅顺威海更多。(《无锡白话报》,1898[2]4)

b.更不解别人家两个打战,何以打到中国的土地上来?这日本人把中国的土地占了去,中国人反替他庆贺呢?(《白话》,1904[1]27)

c.这一次事情,日国人都说是英国兵船把美国兵船领进港口,所以极恨英国人。(《无锡白话报》,1898[2]3)

d.一是和日人订立合办湖南水口山与安徽太平两处矿产的合约,一是和日人订立合办制炼制钱工厂的合约。(《奉天通俗教育讲演录》,1916[12]21)

(26)a.那第一次到中国的就是葡萄牙国人。当明朝嘉靖时候,这葡萄牙人在宁波厦门开商馆,又把澳门地方占去。(《中国白话报》,1904[8]17)

b.现据某外交家调查,共有日本人十七名,英国人六名,葡萄牙人两名,法国人二十二名。(《京话日报》,1916-02-18-2)

c.葡国人听了领事说的话,极为感激,不住的道谢。(《中国官音白话报》,1898[7、8]12)

d.在林某想着,葡人既没有股本,不能够再耽延日期,打算把原约作废。(《京话日报》,1905-11-16-2)

在这一时期,作定语的可以是“全1+国”国名,如例(25a)中的“日本国”、例(26a)中的“葡萄牙国”。可以是“全称”国名,如例(25b)中的“日本”、例(26b)中的“葡萄牙”。可以是“简1+国”国名,如例(25c)中的“日国”、例(26c)中的“葡国”。也可以只用“简1”国名,如例(25d)中的“日”、例(26d)中的“葡”。

不过,从音节结构的角度来看,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况读起来十分拗口。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它们的音节结构,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在这两种结构中,定语部分均有一个单音节“国”字把前后两部分隔开,而“国”字本身只能与前面的部分组合,而不能与后面的部分组合,这样就破坏了整个音节结构节奏的流畅。就此而言,清末民初时期,“国”字的出现与否并不是为了韵律和谐。

四、清末民初国名单双音节问题的成因

清末民初时期的国名,无论是构词,还是用法,在单双音节的选择使用上都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中,最大特点是简1和全1后可以带“国”字。如果说简1尤其是取首字时不能单说,因此其后加“国”字是为了凑双的话,那么,全1本身已经是多音节,至少是二音节,又为什么要加“国”字呢?无论是什么原因,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它绝对不是为了符合韵律原则的凑双。我们认为,全1后带“国”字,明显是为了“清楚示意”[4](P238)。在这里,全1是专名,“国”是类名[2](P518)。“类名所指范围宽泛,通过与专称的结合使之明确;专称对相应的类名表现出定向的依赖,或者说是类名对专称实施了单向的控制。”[5](P77)当时,人们的地理知识相对匮乏,尤其是随着西学东渐而来的这些国名,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如果只出现简1和全1,没有“国”字的“单向的控制”,很可能会造成误会。其实,带“国”字的这种用法古已有之,且应用很广。汉代以前中原地区的国家,无论是单音节还是多音节国名,大都采用全1的形式。当然,全1后带“国”字的称谓法也一直存在,两种表达形式并存并用,如“鲁”与“鲁国”、“中山”与“中山国”等。相比而言,带“国”字的表达法就少得多了,原因就是人们对这些国名本来就十分熟悉,无需加“国”字以“清楚示意”。不过,说到中原地区以外的国家,尤其是少数民族所建的国家,由于地处偏远,“全1+国”这种称谓法则更为常见。例如:

(27)渴盘陁国,于阗西小国也。西邻滑国,南接罽宾国,北连沙勒国。所治在山谷中……末国,汉世且末国也……波斯国,其先有波斯匿王者,子孙以王父字为氏,因为国号……宕昌国,在河南之东南,益州之西北,陇西之西,羌种也……邓至国,居西凉州界,羌别种也。(《梁书·诸夷传·西北诸戎》)

在例(27)中,全1后带“国”时可以是单音节,如“滑”;可以是二音节,如“罽宾”;可以是三音节,如“渴盘陁”。当然也可以是四音节或以上。之所以带“国”字,是因为少数民族的国名一般都采取音译的办法,对中原地区的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容易发生误会,带上类名“国”字则就清楚多了,至少能够表明它们表示的是国名。这个道理在清末民初时期,尤其是白话报刊中就有更明显的体现。当时的志士仁人为了开启民智,移风易俗,迫切需要在普通百姓中普及科学知识,其中就包括世界地理知识。“随着白话文运动的蓬勃开展,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地理知识被视为普通国民必备的基本素质而受到白话报人的青睐。”[6](P249)但是,时人的地理知识却相当匮乏,“你看我們中国那一班愚蠢的人,你问他何处是西藏,何处是蒙古,他还不知道属中国的,属外国的。你问他那里是黄河,那里是大江,他还不知道那个是在南,那个是在北。”(《安徽白话报》1908[2]1)就更不用说世界地理了。因此,为了清楚地表明全1是一个国名,加一个类名“国”字还是很有必要的。此外,简1后加“国”字更是体现了这个道理。

现有的研究表明,汉语是一种“特别注重韵律的语言”[7],但是,这个结论似乎更加适合现代汉语,而不太适合清末民初时期。这是因为,从当时国名的构成和用法来看,无论是简1的第二类,还是简称、全1后带“国”字,乃至四种表达方式的混用,都说明韵律原则并不是当时汉语构词与组句上的优先原则,相比而言,倒是明晰性原则更占重要地位。到了现代汉语阶段,清末民初时期国名的特殊形式和用法都已消失,相对来说趋简性十分明显,比如只有首字简称后可以带“国”字,二音节及以上的国名后则不能;首字简称只能与首字简称并列使用等。而且,这些相对稳定的现象的产生很明显都取决于韵律原则,即韵律原则决定了现代汉语国名的表达方式与用法特点。明晰性原则向韵律原则的转变,不仅说明了两个时期的汉语在单双音节选择使用上的异同以及汉语双音化的发展历程,更能揭示出汉语结构形成策略的转移,具有重要的汉语史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J].中国语文, 1963,(1).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2003.

[3]胡以鲁.国语学草创[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

[4]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伍宗文.先秦汉语复音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1.

[6]胡全章.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7]戴庆厦.汉语的特点究竟是什么[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猜你喜欢
清末民初国名
含有国名的成语
国名与气候
国名之争
清末民初文学变革与东北小说的文体构建
社会意识、诗学、赞助人视角下侦探小说的翻译
上海开埠与郊县手工业的转型
试论清末民初鸭绿江流域的近代教育
杞人忧天
国名与国人
猜灯谜 记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