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学的研讨课是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增加的一门低年级研讨课。在建设“新文科”的教育背景下,本门课程除了常规的知识研讨,还需要在认清现状的基础上,抓住入校后的关键阶段,拓展课堂教学方式,强化与文史哲的联系,紧跟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任务,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对于现实社会的认识有机结合。课程内容的设置既要考虑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养,又要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课程目标是努力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高度社会责任感、有跨学科知识涵养的新型音乐学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音乐学;研讨课;文化素养;文史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9-0142-03
【本文著录格式】梁爽.人文视角下的音乐学新生研讨课[J].北方音乐,2020,10(19):142-144.
一、研讨课开设的具体情况
新生研讨课是近年来高校在修订各专业《培养方案》时普遍增加的一门低年级的必修课程。根据目前的人才培养现状,新生在第一年应该有充足的机会参与研究、开展探究式学习和与其他同学展开广泛的合作,还应当有机会发展自己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并在以上所有方面获得高峰体验。
课程设置以师生互动、“圆桌派”的探究性讨论为主。启发新生从入学伊始就体验研究性学习方法和氛围,推动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转变。围绕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对专业的各种主题做出研究探讨,帮助其实现自我认知。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生涯的起点和方向规划,并在思维式审辩、时间管理、职业规划等方面得到训练。
新生研讨课不仅让新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新生体验认知过程,强调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充分参与和交流,启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并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一学期的研讨课,让新生对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对学科交叉和相互影响有所了解,激发学习热情,训练学术素养。不仅让新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新生体验认知过程。课程着重考查学生的人文科学探索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意识等,以期在低年级就打下锤炼品格、更新面貌、形成自主意识的正能量风尚。
目前各高校的音乐学研讨课,以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为主,讲授的内容为介绍本专业在学校的发展进程、具体详述开设的课程情况简介、当代音乐现状或音乐人物志的讨论,及大学时代技能课程的练习方法讨论等。让学生了解音乐学发展的历史与未来,音乐学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位置,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与其他专业不同,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在中小学时代便开始了日均三、四小时的技能修习,因此,升入大学后,学业兴奋度、期待感较低,但对技能的自我预期又常常偏高,种种因素叠加使得学生对大学课程的难度预估不足。作为任课教师,要深度了解新生们的精神状态、学习行为、情感需要和环境支持,在课程中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解决心理困扰,纠正思想行为误区。因此,在一入学就要营造浓郁的学术讨论氛围,要求学生转变高中时代被动的学习方式,积极从多方面获取知识,明确获取音乐学方向知识的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未来七个学期的专业课程选择中给予指导性的建议或措施,引导学生定制适合自己的课程修读计划,多角度、多方位提升学习意识。
大一良好的开端是个人中期发展与后期成熟的坚实基础,大一新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在心理和行为上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音乐学专业的学生们,经过数年的技能训练,在演奏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技巧经验,但是在音乐学的学术研讨层面还尚需系统性的了解。作为研讨课,要教会学生“入学之道”。同时,这门课不等同于《音乐学概论》,上课并非照本宣科地讲授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等,而是强调“引导”,强调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强调举一反三和知识的融会贯通。通过小切口,引发学生对音乐学的探索志趣与学术研究的初步了解,充实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演和文化理解。
二、生源与课程设置的关系
目前我国有大量的艺考生,每年都有几十万学子通过艺考的途径进入大学校园。不论高考时选择艺术文还是艺术理,这些学生的高考成绩普遍在300分至400分之间,自身高考分数与普通文理本科生有明显的差距。虽然文化课的分数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理想,但是提高综合文化素质,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毋庸置疑的事。面对大学更为开放的知识环境,艺考生入学后在文化课学习上的后劲略显不足。作为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文学修养、艺术修养、必备的技能修养缺一不可。技能方面的训练是必须的环节,但并非唯一。技能培養是有可操作性的,而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以此奠定学生的世界观和认知论。
作为培养单位,要正视生源实际情况,要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艺考生进入大学后的四年学习筑牢理想之基、信仰之光。因此,低年级的基础课就凸显了更加重要的地位。要让学生从一入校对本专业有具体、全面的了解。当技术达到巅峰的时候,就需要文化助推来上一个新台阶。深刻理解音乐学,必须对其他艺术门类有深入的理解。
以音乐学专业为例,学生大多数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重技能,轻理论。学生大多看重自身技能水平的提升,对专业主课教师的依赖较多。对理论课程如《中国音乐史》《电脑音乐制作》《音乐美学》等的关注度不够。即使关注,也是和自身专业联系较多,如民族器乐出身的同学多喜欢《民族民间音乐》,西洋器乐出身的同学多重视《西方音乐史》。对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较少,对每一门理论课程的深入认知较薄弱。对真正需要每天做的如乐理和声类的习题,练习较少,持续性不够。
二是“圈子文化”盛行。以琴房为中心,钢琴专业、声乐专业、民乐专业等各成一派,画圈为界,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虽然在同一班级,但是因为专业的特殊性,彼此间的深入交流不够,在文化课的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性上欠缺。了解中国音乐文化,但不热衷。没有学习史论类、研究类课程的热情,课下与任课教师单独探讨的现象较少。
三是学生进入大学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强,整体学习氛围不够浓郁。对未来学业及就业没有明确的目标,缺少具体的规划。在思想上容易随波逐流。课外时间对本专业的思考不够深入,对与音乐学相关同属文科的史学、中国语言文学、社会学等缺乏认知。
三、音乐学研讨课需要构筑的理念及方法
一是在“正学风”方面,一入校就需要明确音乐学的学习范围和学习深度,在研讨课中加入思想教育与学风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依然是大学入校后的第一要务,通过高年级及优秀校友事迹简介,让学生切身感受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通过各种典型案例迅速拉近新生距离,使新生入学之初就定下目标,立下志向,提升自我的思想认识与使命担当。
二是在“专业引领”方面,要强调音乐学的基础思维,强化音乐学和文史哲等相关学科的密切关系,勇于打破专业局限和条条框框。一定要先深入地把音乐学在本校的《培养方案》讲清楚、讲明晰。多角度阐释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学四年做一个小方向的持续性研究,为大四的毕业论文选题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提高学生学习文史哲的自觉性,着力推荐人文类与音乐学相结合的阅读书目,增强个人的文化理解。在作家著述方面,推荐阅读书目如余华《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丰子恺《音乐五讲》、辛丰年《处处有音乐》、赵鑫珊《科学哲学艺术断想》《贝多芬之魂》等。在音乐人著述方面,推荐如杨燕迪《何谓懂音乐》刘雪枫《穆特与秦腔》等。用作家、史学家、社会学家、音乐学家的著作,深入浅出地作著述讲解,分析其文化意义、哲学理念、思想内涵、民族精神,使学生具有更广阔、更关切的个体体验,并连带起更深远的文化思考和更深刻的人生命题。让学生受到音乐家跨越时空的精神感召,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同时要在线上线下举办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分享活动,全面调动新生们爱专业、爱阅读的积极性,从阅读中发觉专业之美,从研讨中探寻读书的力量和意义。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从“技能型”发展为“全才型”“学人型”,不断积累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与开放的世界观,培养个体的理论思维,拓宽个体的生活视野,升华学生的人生境界。
要重视横向结合,如讨论莫扎特时需要谈及同时代的狄德罗与卢梭,讨论“强力集团”与柴可夫斯基时要谈及同时代的托尔斯泰与屠格涅夫。如讲贝多芬前一定让学生们重读《约翰·克利斯朵夫》,而对于钢琴主修生来说,指定的必读书目里一定需要包括《傅雷家书》。要引导学生以历史分析的眼光,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去考虑,横贯中西,打通古今,使音乐学学生都能了解文史哲常识。要让学生了解,丰厚的文史哲的知识储备对技能的精进有反哺作用。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长期的沉淀和积累。
三是要与时俱进,关注“零零后”的所思所想,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真正走入学生心里,用历史的事实和正能量来加强引导。在课堂讨论中要鼓励学生吸收、接纳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知识。如在作者某节课讨论地方音乐志时,邀请大运河沿岸居住的临清籍同学表演“运河秧歌”与“伞棒舞”,济宁籍同学表演山东琴书等,用课堂实践的实际行动表明对音乐传统的继承和理解是后人的文化责任。同时通过对专业的实践探索,加强了音乐文化记忆。
要紧紧抓住网络时代新媒体的特色一面,激发学生发言热情。如在讨论当今各种社会化音乐现象时,要求学生们对“中国好声音”“乐队的夏天”等音乐类选秀节目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引导学生们对各种音乐现象做深度思考,鼓励大家讨论:何为“摒弃功利性”?何为“音乐负载的生活体悟”?旋律相近的就是抄袭吗等。
如在讨论音乐人的发展一课中,要求学生关注音乐人的生存状态,在“新浪微博”至少关注二十位作曲家,在“微信”至少订阅二十个与本专业有关的公众号。平时要求浏览全国各大音乐学院的官方网站,查阅各位老师的履历,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发展进程,通过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家或者音乐人,研读他们的访谈、分析他们的作品,开阔个人的趣味和眼界,来进一步审视自己的学业生涯,或自我鼓励,或自我鞭策,总之,通过各种方法途径的引领,充实个人发展后劲,将空泛的目标明朗化、实际化,激发其学习行为的持续发生,来达到赋予学生正能量的目的。
在另外一节研讨课中,探究“音乐类型的电影与电影中的音乐人”,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有《海上钢琴师》《爱乐之城》和《放牛班的春天》等近年来奥斯卡获奖影片的观影史,但仅限于此。借此契机,作者引出推荐的影片——“学堂乐歌”发起人之一弘一法师一生经历的《一轮明月》和讲述冼星海生命的最后五年在哈萨克斯坦生活经历的《音乐家》。以期用深邃壮阔的音乐家经历反思个人的成长,明确个体的责任担当。
四是在布置作业方面需要灵活、宽泛与深入相结合。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深入的专题研究,并需要向学生分发针对这一课题的具体研究专题及参考书目,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题目做准备,作业构成方式可由10分钟的口头专题报告与书面文字报告相结合。作业的目的是围绕初入大学的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立足音乐学,但不仅仅只关注音乐。要尊重学生在某一点上的兴趣来发展自己的研究。每一次的课后作业,都要紧跟同学们的兴趣点,与时事热点相结合,激发学生最大热忱完成作业的兴趣。作为任课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和每一次作业,如线上提交的作业,需要用心反馈撰写评语。同时也要增强课间、课后的师生互动与交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课堂上一并讨论问题。要鼓励学生将每次课堂发言、每次作业、每场讨论都作为展示自己水平的机会,认真加以应对。要提供一种思考,或者是一种拓展,在研讨中创造精神共情,从而营造“有趣、有益、有深度,常为、常新、常感念”的课堂氛围。
在研讨课讨论本专业的同时,也需要引入职业规划,要求学生们放眼未来,对将来的职业做初步的考虑。音乐的创作和表达都离不开现实生活的滋养与社会人生的思考,大学毕业后无论是做音乐制作人还是中小学音乐教师,都需要丰沛的人文素养做基础,既要服务社会,又要有文化传承的创新。在创作作品中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将自我的创新作品作为一种常态。亦需要肩负社会责任感,通过自我努力,让过更多的受众打开广阔的音乐世界。这就需要整个大学时代,从新生研讨课开始,一步步涵养品格能量,注重知识积累,完善自我约束。
从总体上看,各门类学科都是在高度分化的同时不断走向综合。作为音乐学专业的人才教育来讲,文化素养难以一蹴而就,需要的是初入学就培养的文化启蒙意识和持之不懈的精神熏陶,引导新生善于感受善于领悟的智慧,并启迪技能修行中的高雅情操,学会把技能提升到学理的层面去思考和总结。课程应从“知识”形态走向“生命”形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价值观和学习中的审美感悟与文化体验,探究并震撼于人类音乐文化发展的精神成果,发现世界,发现自己,通过悟识与反思,达到深度理解。
作为教育者,需要提高政治站位、更新教育理念、拓展国际视野、秉持天下情怀,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被科学技术改变的世界,关心变化的中国与世界,重新思考为师之道,为人之道。要在提升能力和健全人格的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中立德树人,同学生一道,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坚定理想信念,把自己放进去,提升专业素质,思考个人修为,为培养更多合格且优秀的“音乐学人”持续精进。
参考文献
[1]杨燕迪.音乐的人文诠释[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2]夏滟洲.音乐学研究中的跨界认识[J].音乐研究,2014(2).
[3]麻莉.从维尔茨堡大学音乐学专业课程表看德国音乐学教育[J].人民音乐,2017(10).
[4]蔡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研究[J].音乐研究,2018(6).
作者簡介:梁爽(1982—)女,山东聊城,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