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协同治理模式研究

2020-12-15 06:42苏云张庆来
图书与情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智慧社区治理模式协同治理

苏云 张庆来

摘   要:我国民族社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其治理环境日益复杂,社区不同治理主体、各个部门为了提高治理效率纷纷建立了各自为政的信息系统,却呈现出重复建设、交叉混乱的状态,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文章以民族社区居民的需求层次为基础,以智慧社区构建为切入点,以社区管理协同为治理模式,将民族社区的民生信息、政务信息、商务信息与服务信息进行关联,提出了民族智慧社区的健康、安全、社交、政务、商业、教育、智能等方面信息融合的系统治理模式,从而为社区管理部门、社区服务机构与社区居民架起了互联互通的桥梁。

关键词:民族社区;智慧社区;信息治理;协同治理;治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D63-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0047

Abstract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ethnic minority communities in China has made the governance environment increasingly complex.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governance efficiency, different governance bodies and various departments in the communities have established their own information systems, but in a state of repeated construction and overlapping confusion, which have consumed a large amount of manpower, material resources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 hierarchy of residents needs of ethnic minority communitie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ommunities and integrates the informa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government affairs, business and services of ethnic minority conmmunities into account through the goverance model of community collaboration. A systematic governance model of ethnic minority smart community is put forward, which include the aspects of health, safety, social contact, government affairs, business, education, smart technologies, etc. Thus, it provides convenience of communication for the community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community service agencies and community residents.

Key words ethnic minority communities; smart community; information governance;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governance mode

1   引言

“社區”是指聚居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血缘→地缘→精神”的社会生活共同体[1];“民族社区”既有社区地域性、社会性等一般性特征的同时,又具有民族性、宗教性等特殊的差异化群体[2];而智慧社区是借助于互联网、传感网与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探索社区治理的新路径,通过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社区非营利组织和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参与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服务到家”的社区服务体系,从而实现社区治理从传统型向智慧型的转变。即智慧社区就是对社区中的基础设施、环境、居民与生活的多种元素全面整合和智能化治理的一种新形态的社区[3]。

从“社区管理”到“社区治理”是我国目前社区建设的新方向,民族社区治理就是政府、社区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多民族居民等多元主体,通过市场原则、公共利益与社区认同来合作对话、协调协同,从而有效供给社区公共物品并优化社区秩序的过程和认知机制,达成增进各民族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治理过程[4]。由于民族社区成员的异质性、文化的多样性和管理的复杂性,增加了其治理的难度,需要用智慧社区的结构与方式转变治理模式。而智慧社区的信息系统协同治理是实现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尤其是民族社区的治理结构、管理方式、民族习惯等诸多方面有着特殊之处;同时,我国民族社区信息系统的构建存在分阶段建设和实施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党建、人口、档案、计生、治安、环境、医疗、卫生、服务等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之间存在着数据不能共享,从而形成了一座座“信息孤岛”,这正是制约我国民族社区提高社区信息系统综合质量的症结所在。如何提高民族社区整体信息化和数据化共享水平,联通民族社区内部和外部的各个独立的信息系统,促进民族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的良性运作,则成为当前民族社区信息治理模式优化面临的现实难题。基于此,本文以民族智慧社区为研究场域,以需求层次和信息协同为指导理论,提出了民族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协同治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提升民族社区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2   民族智慧社区的治理层次划分

一般而言,社区是由人口、物质、自然、文化和结构五大要素构成,社区包括管理、服务、保障、教育和安全五大功能。本文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社区“要素”和“功能”进行合并归类,并理顺社区需求之间的逻辑关系,编排了社区信息系统治理的层次和框架。即以社区居民的生存或生理需要、安全和保障需要、社会或归属的需要、自尊或自我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超我(人工智能)需要六个层次[5];同时,考虑到民族社区治理的多元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需求,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重要指示,将传统民族社区的“民生、政务、事务、宗教”与智慧社区的“感知、网络、数据、应用、终端”在信息和数据层面进行了政务、商务、服务与技术的关联,从而构成了智慧健康、智慧安全、智慧社交、智慧教育、智慧商务、智慧政务、智能物联的民族智慧社区信息系统的协同治理模式(见图1)。

其中,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是社区居民的基本需要,担当着社区居民“健康守门人”和“安全卫士”的角色,对应的模块分别为“智慧健康”与“智慧安全”,它们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社区稳定繁荣发展的基础;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是满足社区居民基本需要之后更高层次的追求,分别对应“智慧社交”“ 智慧政务”“智慧商业”与“智慧教育”模块;“智慧智能”是最终将传统社区演变为具有智能功能的“信息综合体”和“智能物联社区”。

3   民族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协同治理模式

首先,我国现行的社区治理模式主要有行政引导型、社区自治型、物业主导型和整体型。本文选择了整体型治理模式,该模式强调多元治理主体间的协调与整合,既强调“外联”,又注重“内合”,是一种超越政府各层级、各部门的界限乃至公私部门之间的界限,致力于实现共同目的而共同努力的跨界合作治理模式,更是一种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和電子政务商务的广泛化,回应数字时代治理的需求的治理模式;其次,社区信息系统的整合模式一般可划分为网络整合、信息整合和应用整合三个层次,其中,网络整合是为社区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支撑环境来支持社区信息系统的运作;信息整合是使社区信息系统达到数据的高度共享;而应用整合是将多个分别独立的社区信息系统根据业务逻辑需要,进行的功能之间的相互调用和操作,使社区信息系统内部形成协同关系和作用,从而优化社区整体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本文集中体现在应用整合的层次上;再次,社区信息系统协同治理模式体现在社区的资源、业务、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文化和原有的社区信息系统等之间相互结合和协调协作,既要注重社区信息系统内部之间信息交换、传输与共享程度,又要注重社区信息系统对社区资源的促进作用和信息协同效益[6];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民族智慧社区的信息系统协同治理模式,就是民族社区为了获取信息系统的协同效益而对其采用的管理与治理措施,其治理对象是民族社区信息系统与社区资源的协同关系,治理的目标是借助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挖掘、搜集信息并及时回应各民族居民的服务需求,促进民族社区竞争优势和创新,从而实现民族信息系统的整合价值。

故此,本文将从智慧社区健康、智慧社区安全、智慧社区社交、智慧社区政务、智慧社区商务、智慧社区教育和智慧社区智能协同七个层面展开民族智慧社区的信息系统的协同治理模式的研究(见图2)。

3.1    智慧社区健康信息系统的治理

智慧社区健康信息系统的治理是指社区居民的医疗保健与社区环境卫生服务,也涉及到社区的空气、水质、植物、住房和环境等,是政府主导、卫生牵头、部门协作、企业支持、居民参与的社区卫生健康信息系统的治理模式。主要包括社区医疗、心理健康与社区环境三个信息系统的整合协同治理。其中,“社区医疗信息系统”治理是融合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的“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综合治理,是为社区患者提供寻医、评医、挂号和健康咨询等移动医疗信息服务,可通过穿戴设备采集、分析并跟踪社区老弱病残居民的远程数据,并通过QQ群、微信群采集社区卫生健康即时互动信息,更好的为民族社区居民提供相应的医学科普知识、中西医和民族医学健康信息服务。“心理健康信息系统”治理是依靠专业心理辅导师、宗教教职人员、社区管理人员以及有经验的志愿者为社区群众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可通过搭建“社区健康心理网站”与“社区心理线上诊所”的方式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尤其在尊重社区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风俗、宗教、禁忌和隐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社区宗教教职人员的问询和信息引导作用,避免极端化和情绪化的“负能量”信息的传递。“社区环境信息系统”治理是将社区所在城市的管理数字化监督指挥中心负责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违法建筑等固定探头监控系统联网,建立与省生态环境厅、市生态环境局、区环境保护局门户平行的信息连接,创建统一的数据传输、交换、存储和共享等标准规范,包括环境监察、企业环保监控和移动投诉。环境监察是以生态环境大数据“环保云”基础设施为依托,以污染源基本信息、执法数据为基础,结合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的社区现场环境信息治理方式;企业环保监控是对社区内制造业企业的环境污染源,市场、商户和餐馆的垃圾滥扔和物品乱放等不良信息进行环保监控,以便相关部门通过执法方式进行治理;移动投诉是社区居民通过社区环境信息服务和居民举报投诉信息来治理社区内部的环境污染。

3.2    智慧社区安全信息系统的治理

智慧社区安全信息系统治理是指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矛盾和纠纷能有效化解和控制、民族社区活动文明有序、少数民族住户具有一定的安全感的社区信息系统的治理模式[7]。需要社区物业、社区企业、社区宗教场所等治理主体与公安、司法、民调、宗教局等政府部门的全方位、动态化的信息共享和群防群治的协同参与。包括社区综合管理、居家安防、物业综合、社区警务、宗教安防和社区维稳管理等信息系统的整合协同治理。其中,“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治理是将社区的物业、安防和人防等整合“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物业信息包括停车场、闭路监控、门禁等管理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安防信息包括监控、防盗、消防的预警数据分析和筛选;人防信息包括可视化管理、警报报知、应急物资、指挥调度、救援队伍管理、社区日常管理等数据识别和分析。“居家安防信息系统”治理是通过网络化的综合管理系统连接居民家庭内的诸多家用电器和安全设备,构建一个涵盖家庭通信、安全防护、设备控制等在内的控制信息系统。“物业综合信息系统”治理是将包括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门禁一卡通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紧急呼救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若干前端接入组成的社区物业管理信息的综合应用。“社区警务信息系统”治理立足于社区警务工作室的预警信息子系统,融合运用到社区警务人员的移动手机端,并建立“孤寡老人关爱群”“安保人员管理群”等微信群,达成警务网格员和社区群众的协同治理。“宗教安防信息系统”治理是将居民区或街巷内的宗教场所的全天视频采集数据即时处理的安全保护信息系统,通过人员出入口系统、高清摄像头联网、人脸识别智能预警、场所设备安全联网等子系统的“流水线”数据处理和信息识别。“社区维稳管理信息系统”治理是根据社区日常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相关的决策分析,为社区领导层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包括社区公共应急管理、大数据分析及异常报警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子系统信息处理和协同。

3.3    智慧社区社交信息系统的治理

智慧社区社交信息系统是将社区内的各民族居民社会互动形成的信息流,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重构熟人社区的信任体系的信息治理过程,从而使社区管理者能通过线上倾听民声民意,吸纳居民的意见和主张,并精准定位、识别与匹配群众的信息需求,使社区的政务办理和网络交互更加便捷和协调的信息治理模式。包括“社区居民交流信息系统”“社区宗教管理信息系统”“社区流动人口监管信息系统”三个子系统的协同配合。其中,“社区居民交流信息系统”治理是打造社区居民的链接方式,搭建居民沟通交流的平台,并通过平台的良好交流改善居民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不同民族群众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念,创新亲子社交、运动社交、宠物社交等“信息链接”方式,积极引入居委会、业委会及社区单位代表等多元主体参与到社区信息交流的氛围之中,要通过即时信息交流工具打破社区地理界线限制,拉近不同社区间的关系,实现区域内的信息资源共享。“社区宗教管理信息系统”治理是要符合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中国化方向,为信教群众构建“正能量”的公共交往信息空间,以“线上+线下”宗教活动的共享方式,使社区内不同教派、不同民族的居民能够信息畅通。“社区流动人口监管信息系统”治理是为民族社区的流动人口在居住、就业、子女教育和社会交往等方面提供便利的而构建信息治理方式,应该建立民族社区流动人口资源库、流动人口信息报警研判信息库和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数据库来进行信息的综合应用。

3.4    智慧社区政务信息系统的治理

智慧社区政务信息系统治理是通过搭建智慧社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的方式,实现社区政务高效化,实时化和响应及时化的数据服务,供社区居民查询政府公告、便民信息,了解办事流程,追踪办件状态,随时随地便享,高效的解决百姓的各类问题的智慧政务信息治理模式。主要包括社区党建、政务办理、社区信访、纠纷化解和社区参与五个信息系统的协同合作治理。其中,“社区党建信息系统”治理是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居民区党支部为基础,以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多方参与下合力形成的区域性党建信息治理模式。可按照“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楼栋信息员” 构建协同化的智慧党建信息系统。“政务办理信息系统”治理是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将居民或社区企业的需求归纳成日常政务办理类型,如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就业创业、纳税缴费、职业资格、证件办理、民族宗教、文化体育、司法公正、警务治安等,并按类型与民政、教育、民宗、公安等政府部门形成权责对应关系,将各自独立的部门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接口技术相互联系并协同作用,提供一站式行政审批、便民服务、阳光政务、投资项目申报、个人和法人办事等功能的综合信息服务。“社区信访信息系统”治理是畅通社区问题反映解决渠道,依托民族社區人口事务综合数据服务,而建立的区、街道、社区、网格责任人四级联动的信息系统,是将所属辖区按照一定的标注划分网格并依托现有的监控系统搭建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可按事件类型、责任人、办理时间等要素进行分类查询,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多级别、多层次、多渠道、多手段的信访投诉、查询、反馈、办理、监督、分析、预警等一体化,把社区相关的人、地、物、情、事、组织产生的信息全部纳入其中,从而实现精细化、动态化的社会信息服务治理。“纠纷化解信息系统”治理是民族社区维护和谐的生活环境氛围必备的矛盾化解的信息处理系统,要将法律规范与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相结合,构建“点线面”贯通的区、街和社区的人民、司法和行政的信息调解系统。“社区参与信息系统”治理是指将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见和建议分门别类整序而形成的微信系统,通过微信平台设置“我要参与”“我要办事”“我的社区”等栏目,以此调动社区居民的线上交流的积极性。

3.5    智慧社区商业信息系统的治理

智慧社区商业信息系统的治理是民族社区围绕社区商业所开展的商务信息活动,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社区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信息治理系统。包括“社区O2O”和“社区家政护理” 信息系统的协同整合。其中,“社区O2O信息系统”治理是利用电子商务、地理信息等技术,盘活社区“两公里”之内的商业信息圈,聚合便利店、餐饮店、洗衣店、家政服务等社区基础服务信息,并根据居民消费和趋势数据影响商家的市场决策,为社区居民精准推送有价值的商品服务信息。“社区家政护理信息系统”治理是以社区牵头,公益与商业并存的社区家政护理服务信息平台,主要面对社区的低保、医保、养老、保险、老龄、残联、救助等工作,包括预约家政服务、家政中心派单、线下完成服务、生成服务反馈、生成服务统计报表和服务项目生成等精准的信息服务。

3.6    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的治理

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的治理是通过5G通讯、云存储等技术在社区网络教育的全面、深入与综合的应用,是以“关爱人、服务人、教育人、凝聚人”的理念治理少数民族群众人性化的社区网络教育系统。包括社区宗教教育、民族文化教育两个信息系统的协同治理。其中,“宗教教育信息系统”治理是在尊重民族和宗教多元性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多元宗教和多元文化共识的信息治理模式,即通过“二维码+区块链”将社区的宗教教职人员、宗教场所管理人员和信教群众录入数据库,以便及时记录和掌握其基本信息、经堂教育信息、培训信息和工作信息,以此加强对宗教人员及宗教活动的动态信息管理,特别要重视经堂教育的教学课程的审查和管理,积极开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课程,开设民族历史、小语种语言等课程的网络化教学;同时,通过信息平台统一发布举办民族性活动的通知,弘扬民族与宗教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并将社区公共教育、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物资管理纳入该信息系统之中,以便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的社区教育治理水平。“民族文化教育信息系统”治理是以“学习型社区”为理念,将社区内的民族中小学、成考自考、老年大学纳入民族社区网络教育平台之中,并将包括超星、钉钉、K12等教育平台的优质课程资源作为社区教育的有力补充;全面地搜集、整理社区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如民族歌舞、餐饮、服饰、民俗、民族民间工艺等)的视频、音频资源,特别要重视从事民族民俗特色事业的群体和个人(如回族砖雕、东乡族刺绣、特色食品等)工匠技能的网络培训,要根据民族社区群众喜好选择休闲娱乐活动并借助互联网寓学习于娱乐中,与社区居委会共同打造线上特色文化共享社群,社区居民可随时通过智能手机进入专属课堂学习。

3.7    智慧社区智能信息系统的协同治理

打造智慧社区智能信息系统是民族社区的未来规划和展望,它是通过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技术达到社区完全的互联互通,特别要体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民族社区应用的信息治理模式。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来协同治理。

微观层次的信息协同治理可借助可视化技术来实现社区公共信息管理的协同,包括社区公共事业治理、社区公共设施监管、社区人口网格化治理、社区物业治理和社区民族宗教治理的五个信息系统的协同整合。其中,“社区公共事业治理”信息系统是通过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图形化对社区的供水、供电、供气和供热等公用事业服务质量进行实时监测、智能告警、高效派遣和长效考核的信息处理和服务。“社区公共设施监管” 系统是对社区服务区和商业区的公共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的信息系统,是将社区内的电力设备、消防栓、垃圾桶、电线杆、井盖、公厕、污水投放点、共享自行车、绿化、充电桩、运动器材等公共设施网格化管理,并通过WebGis可视化、公共设施基础库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实现管理可视化、报修及时化和利用率数值化。“社区人口网格化治理” 系统是按照“以房管人”的户况管理模式和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全貌划片、户况显示、分类管理、责任落实”的人口与社会事务的网格化信息治理模式,并与公安、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司法行政、卫生、民政等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数据整合。“社区物业治理”系统是整合各个准入物业公司的现有业务,全方位对社区人、财、物进行统一量化细化的信息治理,从而实现办公事务、报修收费、人事财务、设备管理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一条龙服务。“社区民族宗教治理”系统是建立党委、政府和宗教团体分工明确、管理权限清晰、相互协作的信息治理模式。

宏观层次的信息协同治理可借助社区产生的各类数据来实现民族社区决策的协同,可利用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技术获取大量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包括社区居民的家庭用水、用电等各种日常生活的能源消耗数据,社区来往人流、车流量数据、快递配送数据、社区生态环境数据等,以这些数据为决策依据提高社區规划水平和改善民生服务。包括政务决策信息支持、社区舆情监测与分析、社区民生数据分析和社区工作任务考核分析[8]。其中,“政务决策信息支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专家系统推理的优势,达到为政务办公提供有效决策支撑和决策依据,包括政务受理走势预测与政务办理吞吐量统计。社区舆情监测与分析”是对涉及民族网络舆情引起足够的关注,并能快速有效的汇聚民族社区内有关业务数据的舆情信息,一经发现及时进行线上与线下跟踪,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包括网络舆情抓取、舆情热点自动发现、多维度关联的舆情展现(如点专题统计、站点统计、热点人名、热点地名、热点机构、热点词语和舆情专报生成)。“社区民生信息分析”是对与民族社区居民密切相关的民生类问题的数据进行有理有据的展示和分析,包括居民消费模式分析、社区多发病趋势分析和社区养老趋势预测。“社区工作任务考核分析”用于社区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各级机构工作人员的绩效指标考核,包含系统管理、人员考评、单位(组织)考评、业务考评和单位自评的数据生成和应用。

综上所述,民族社区信息系统的协同治理是以可视化、透明化、高效化、智能化和便利化为原则,通过人与人、人与物、物与人、物与物的连接方式,使民族社区的居民能够感受到互联网、物联网带来的高效和便捷,这对于构建团结有序的民族和谐社区,对于推进多民族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琦.社区的概念与理论起源[J].运城学院学报,2005(1):32-36.

[2]  张庆来,苏云.民族社区信息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以兰州华林山穆斯林社区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6(6):135-140.

[3]  詹璐.浅谈智慧社区智能化系统设计[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4):71-73.

[4]  王艳,覃江.城市多民族社区协同治理:内涵与实现路径[J].民族学刊,2015,6(6):35-41,105-106.

[5]  成刚.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还有第六层[J].企业管理,2017(1):51-52.

[6]  席建新.协同治理视角下智慧社区治理与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6.

[7]  杜翔.智慧安全社区的建设方案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6):84-85.

[8]  苏云,陆泽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智慧社区应用功能设计研究——以兰州市西园街道为例[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5):24-30.

猜你喜欢
智慧社区治理模式协同治理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下的京津冀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研究
我国高校二级学院治理模式的现状及问题探讨
协同治理: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参照
农村水利私人承包治理模式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
市场经济体制下住宅小区治理模式的研究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浅谈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规范治理模式
“智慧社区”的养老生活
以试点带动打造“智慧社区”助力居家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