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云
摘 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一直在国际上占据主要的位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英语的作用,学生从小接受英语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在英语方面的核心素养,希望通过对学生的英语教育,让学生可以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提高,传统文化作为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领域占据重要位置,本文将围绕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意义和对策展开讨论。
关键词:传统文化 英语教学 问题与对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0.021
英语是初中生学习过程中的必修课程,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学习的时候势必会经历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是分别是听说读写,在学习英语课程的时候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强化学生的感悟能力。老师在讲解英语课程的是,可以充分挖掘背后的知识,利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正确学习,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因此,老师在讲解英语课程的时候,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学习中,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英语学习中,这里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对策。
一、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结合存在的现实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一直在努力创新和发展,在英语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与此同时,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初中英语教材中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一直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和壮大,初中英语作为重要的课程,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是未来的发展道路。初中英语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是对小学英语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为学习高中英語奠定学习基础,学习英语知识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依据英语教材,英语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参考书,对于老师来说也是讲课的依据,但是目前看来,英语教材的编撰基本上是为了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很少有涉及传统文化的部分,及时有涉及,也只是轻描淡写,教材应该是文化的载体,涉及的知识范围应该更加广泛,英语教材中也应该有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时候,可以学习到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又能够学习到英语知识,然而在英语教材中,对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涉及的较少,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时候有了明显的代沟;第二,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英语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学科特点,老师在讲解英语知识的时候,基本上只讲解教材中的内容,不会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其实,英语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老师传授的知识再多,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还是无法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一味地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深刻,不会花费很多时间利用英语课堂去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英语老师,应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目前来看,英语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初中英语是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的重要课程,在考试中占据较大的比重。所以,老师要重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英语知识,在讲解英语知识的时候,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博大进深,源远流长,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可以适当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原文的理解能力,灵活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品质,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具备一定的道德品质和文学底蕴。
三、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1.合理组织教学工作,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还应该在教学阶段,不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和素养,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作为英语老师,需要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精细备课,把握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环节,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老师在讲解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这一门课程的时候,老师在讲课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考虑到课程内容和进度,把握课程安排的方向,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在开展英语教学工作的时候,老师可以采取中西合璧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对比中西方文化,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听效率,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乐于助人。
2.注重传统文化欣赏,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学习英语知识的时候渗透传统文化,是大势所趋,老师在讲解英语知识的时候,可以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英语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老师要创新教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呈现出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老师在讲解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这一门课程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播放视频或者是图片,让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叙述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老师在讲解英语知识的时候,可以对英语课文进行挖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英语老师,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在开展英语教学工作的时候,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意识。
3.在听说读写中渗透传统文化
听说读写是学习语言的时候重要环节,这四个环节之间是环环相扣的,老师在讲解英语知识的时候,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而不是仅仅对学生的单方面能力培养,老师要通过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在讲解英语知识的时候,渗透传统文化,便于老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帮助学生继承和发言传统文化,老师在讲解英语知识的时候,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水平。
例如老师在讲解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这一门课程的时候,老师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挖掘,老师在讲解完基础课程的时候,让学生通过自由阅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拓展学生思维方式,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写作当中,避免英语写作的生搬硬套。
4.组织课外学习交流活动,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
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理论知识,而是要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在学习英语知识的是,老师可以开展学习交流等课外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让学生可以提高学习成绩,有利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老师在讲解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这一门课程的时候,可以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初中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老师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体验到英语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唐艳霞《初中英语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校园英语(中旬)》2014年第7期。
[2] 季微微《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传承责任的有效策略》,《中学时代》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