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茹意
摘 要:在教育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幼儿们的学前教育。而对于幼儿园来说,不仅要通过学前教育引导幼儿们了解丰富的知识内容,也要在学前教育中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并结合民间游,让民间游戏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促进幼儿们文化意识的提高,激发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前教育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民间游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0.031
我国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视,而想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在幼儿教育时期做起。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进行渗透,引导幼儿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解。而对于幼师们来说,要积极找到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如: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游戏。通过将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资源进行结合,让民间游戏的教育作用和教育价值能够得到发挥。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民间游戏的概念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中,民间游戏是具有传统文化特色以及民俗特点的游戏方式。同时在我国新时期内也有着更加丰富的游戏内容,并且在形式上也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不仅幼儿们能够对游戏规则进行了解,还能对幼儿们的兴趣进行培养,受到了幼儿园幼师与家长们的喜爱。而我国最早的民间游戏形式也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过程中,结合了地方民俗文化的特点,形成的独特游戏方式。对于我国当下的学前教育来说,民族游戏不仅形式更加丰富,也更具有亲和力,是幼儿们更加容易接受的游戏方式。同时也让幼儿们在游戏中能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地方习俗,让幼儿们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魅力。也让我国传统文化能够逐渐得到弘扬与传承。可见,通过民间游戏不仅让幼儿们能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也能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渗透与传承,培养了幼儿们的兴趣。并通过文化的渗透对幼儿成长进行影响,为幼儿们的健全人格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公平公正的竞争游戏精神,促进了幼儿价值观养成
在将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资源进行结合时,幼儿园幼师要注重在民间游戏教学环节的公平与公正。让游戏精神能够对幼儿们的人格构建产生影响。首先,在开展民间游戏教学时,幼师要对规则进行讲解,并注重对平等意识的渗透,尊重幼儿园的每一位学生。同时,也要让游戏双方互相尊重。让公平公正的精神能够在游戏中对幼儿产生影响,为幼儿们树立正确的平等尊重的人生观念。此外,也要通过游戏的竞争性,强化幼儿们的竞争意识,让幼儿们能够遵守游戏的规则,并积极参与到游戏中获得胜利。不仅要让幼儿们感受游戏的快乐,也要让民间的习俗与文化能够传承。
例如:幼师在引导幼儿们进行“跳格子”的游戏时,便要依据民间游戏规则,将幼儿们分为两组。并积极引导幼儿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游戏竞争。并对公平竞争的精神进行渗透。而“跳格子”游戏不仅能够激发幼儿们的游戏兴趣,让幼儿们积极参与到游戏中。还能对幼儿们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进行锻炼。同时,幼师们也要注重在这一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让幼儿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发挥出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如:游戏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歌曲或歌谣融入游戏中,让幼儿们边唱歌边进行游戏环节,不仅丰富游戏的趣味元素,也让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更加良好。
2.民间游戏是幼儿园幼儿接触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许多我国的文化与思想逐渐涌入我国,对我国幼儿们产生的影响。虽然为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意义,但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却产生了阻碍。导致许多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逐渐建设。因此,幼儿园幼师们需要注重将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资源进行结合,并通过民间游戏趣味性的特点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们通过民间游戏的学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而这也更加符合幼儿们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园的幼儿们能够在游戏中传承我国的文化与思想,让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更好地进行渗透,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例如:幼儿园幼师可以将“老鹰捉小鸡”与幼儿园课堂教育资源进行结合。在课堂中通过民间游戏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而在对“老鹰捉小鸡”这一民间游戏进行介绍时,幼师也要对其中涉及的文化内容进行渗透,而这一游戏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着丰富的名字。幼师可以结合不同的名字对地方的特色文化进行教育,让幼儿们能够了解不同的民族特色文化,并通过游戏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记忆,提高幼儿们的文化意识。
3.民间游戏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
我国民间游戏不仅为我国幼儿们带来了欢乐,其中也融入了我国丰富的民间特色文化。而这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甲,民族游戏大多具有地方的特色,融合了地方的生活方式,对于游戏的名字也存在着地域上的差别,在规则上也存在这一定的差异。乙,民间游戏更具有生活气息,民间游戏大多来由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人们结合生活实践创造并逐渐形成的游戏形式,在游戏方式上不仅更加适宜幼儿,也更具有群众性的特点。丙,民间游戏具有丰富的趣味性,调动了幼儿们的参与的积极性,也是幼儿们游戏环节中沟通的桥梁,让幼儿们的社交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得到培养。
例如:“踢毽子”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游戏,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发展与传承,其中也蕴含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而在游戏形式上不仅更具有趣味性,也能让参与游戏的成员们相互配合。并且,这种类型的民间游戏经过历史悠久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形式。在学前教育中,通过踢毽子的民间游戏教育,不仅让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得到渗透,也对幼儿们的合作能力进行了培养。
三、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资源结合的措施
1.对民间游戏进行梳理和整理
对于民间游戏来说,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而幼师想要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民间游戏的作用,幼师需要对传统的民间游戏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对游戏的规则与形式进行梳理。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幼师们对游戏进行了解,也能更加全面地把握民间游戏的开展形式。也让其中的传统文化背景、游戏历史发展等内容与幼儿教学更好地进行结合,有效提高了民间游戏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对“滚铁环”开展教学时,幼师便需要对这一民间游戏进行收集与整理,了解游戏的形式与规则,以及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这样才能将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进行结合,让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显著提高,促进了幼儿们文化意识的养成,也提高了幼儿们的文化素养。
2.幼师要结合更具有文化底蕴的民间游戏
为了提高幼儿园民间游戏的教学效果,幼师在对民间游戏进行选择时,也要选择更具有文化底蕴的民间游戏形式,让民间游戏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引导到幼儿们通过游戏学习其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让民间游戏的教育作用和价值在学前教育得到体现。例如:幼儿教师可以结合“捉迷藏”“猜灯谜”等游戏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让幼儿们通过游戏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让文化能够真正得到弘扬与发展。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师们要对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给予重视。让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从小开始,并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教学中,积极运用民间游戏引导幼儿掌握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体现出民间游戏的教育作用,让幼儿感受其中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乐趣。
参考文献:
[1] 李姗泽《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5期。
[2] 唐大香《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卷宗》2007年第31期。
[3] 闵晓黎《論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年轻人》2019年第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