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沛谕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的根本创造力,也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不仅能够实现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文化完善与知识补充,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与思政观念。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其中,使得学生能够将中华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与弘扬下去。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0.026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即为培养学生正确政治观念与思想道德观念的课程。但是由于课程中都是理论知识,这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思政知识学习的重要性,难以理解思政知识学习的真正含义,难以有效吸收思政理论知识的内涵,不利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在学生的身边,是落实立德树人教学任务的重要渠道,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将能够使学生真正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积极地学习课本中的思想政治知识,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感悟,从而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为共建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分力量。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需要理念更新
从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程中不难看出,教师还未真正认识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文化与思想的培养,使得学生难以成为国家所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就从1949年开始的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学来说,当这一教学思想被运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程中,才发现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脱节,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大多数都为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对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缺乏认知与认可,不利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的理念与方式,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念,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点,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文化、思想、政治与爱国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下去,促使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良好建设。同时,运用这种思想政治与传统文化的互补、互动与互利性,有效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与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为国家文化建设与发展,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分力量,并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够真正实现育人的价值,促使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学习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需要内容对接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深度挖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哲学思想、育人的宝贵资源,使其能够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形成完美的内容衔接,引导学生真正走入文化的世界中,感受中华文化与政治思想,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和世界观,并使学生能够健全人格品质,朝着正确的方向良好发展,促使我国文化与经济的良好建设。其中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本质来说,即为对学生文化与思想的教育,所以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才能有效实现这一育人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文化观念与国家责任观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做出努力。
所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中,教师应深入挖掘符合学生学习的传统文化思想,全面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性认知文化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既能积极地学习优秀文化中的哲学思想,还能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学习价值,养成刻苦学习与钻研的学习精神,理性地看待国情与国家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文化品质。以此,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思想,都可以有效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让学生在对文化的分析学习中,逐渐成为国家所需的社会主义优秀人才。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需要载体创新
随着时代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足以支撑现代化的教育需求,如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语言灌输教学方式,将会使学生失去对知识与文化学习的兴趣,这就失去了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意义。因此,为将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需要现代化的载体创新教学,这样才能够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确保学生思政教育学习的效果,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与文化知识教育。多媒体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载体,将其运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堂中,可以使教师结合理论的教学内容,引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资料,使得学生趣味且高效地学习文化思想知识,将历史的思想的深邃力充分展示出来,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加快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步伐。
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与文化学习倾向,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作各种PPT。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思想政治课中的马克思思想结合在一起,加强课程教学的灵动性与趣味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中华特殊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可,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学习相关的思想与文化知识,促使学生文化素养与政治素养的不断提高,强化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价值与教学效果。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需要理性批评
大学正值学生刚刚步入社会的时期,尤其在现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时代下,学生较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产生各种错误的学习、成长与发展的观念,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引领学生朝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健康成长与发展。在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到课程中,组织学生批评性地学习相关的理论与文化知识。使得学生能够亲身经历文化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得学生能够自觉抵御外界不良的思想与行为,成为一名合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传播者,促使我国文化的良好发展。
在让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辩论式的学习,鼓励学生发表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使得学生能够形成理性认识中华文化的思想与能力。并使得教师能够真实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与动向,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与理性批判思维,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与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效果。同时,使学生能够在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中华文化知识融合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中提出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升华学生的文化思想素养,使得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加快我国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得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一直被弘扬下去。
由此可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不仅是国家文化建设与发展,以及学生发展的本质需求,同样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文化精神与理论知识的双重培养,从而将学生成功地培养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使其能够为国家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付秀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探析》,《教育与职业》2015年第6期。
[2] 吴海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模式探析》,《科教文汇》2018年第2期。
[3] 文天天、肖祖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探析》,《法制与社会》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