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对初中的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供方向,以培养初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并且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8.028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5000年悠久历史的延续,历经时代的不断变迁,其变得意义非凡。尤其在新时代背景下依旧万丈光芒,冥冥之中指引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国的初中学生能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为贯彻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化学教学要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因材施教,把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初中学生的化学素养得到升华。本文以传统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入手,结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办法展开阐述,针对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深刻地探讨。
一、传统文化和初中化学之间的必然性
教育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还是思想境界的升华,化学教学也是如此。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丰富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只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简单的复述和了解,使课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在化学课程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化学的魅力,赞赏古代伟人的聪慧,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趣味性,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二、传统文化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方法
1.借用课本原有的传统文化知识
目前,我国的初中化学课本教材中编排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比如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就曾提到古代传统的化学实验设备,古人用這些设备进行丹药提取。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这些仪器设备的用途时,要把这些仪器设备与当代的化学仪器设备相比较,分析其不同之处。例如,现在实验室内的实验桌台就相当于古代的单台,现代用它摆放实验仪器设备,但是古代是用它放置鼎具等炼丹器材。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要考虑其腐蚀性、耐高温性等,古代的炼丹讲究“高三层,各分四方,而有八门”,即指三层坛分别与天、人、地相结合,八门则代表八风。在现代化学实验时,用于提炼收集的蒸馏设备,就等同于古代的抽贡炉。炉子的上面摆放提炼的原料,下面用于加热。因此,古代的炼丹设备与现在的化学仪器虽然制作材质与款式大不相同,但是其功能作用却是一样的。
2.认真研究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
化学教材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知识,需要我们进行不断探索、深度挖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文化习俗、传统文化思想、传统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生活等。例如,《汉书·地理志》中就曾提及石油、煤等资源的利用,《蜀都赋》中曾提到过天然气,这些都能证明我国古代伟人的重大研究成果,值得我们每一位华夏民族子孙为之骄傲自豪。《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外化而内不变”,这就充分说明了金属具有活动的特质。在初中化学教材中也有记录,曾青为“铜盐”,实际为“曾青碱式碳酸铜”(张子高,《化学史稿》),莫斯科大学的普通化学教程也提到过,它并非CuSO4。这样讲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趣味性。
3.对传统文化进行补充
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不断补充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补充诗词内容。针对初中化学教学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融入诗词内容,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有助于提升初中学生的文化素养,营造浓郁的课堂文化氛围。以人教版《自然与水》这一课程时,教材中放入关于水的图片,清净透彻。教师可以引用古诗词进行情景教学,比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生们积极融入化学课堂教学中,深刻感受化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关联。第二,加入传统哲学思想。初中的化学教材也蕴含了一些哲学思想,这也代表着一种传统文化。爱因斯坦曾说过,“哲学,是其他一切学科之母,她生育并抚养了其他学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与传统哲学思想相结合,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学尤为典型,阴阳是宇宙万物的最高级别概括,但是在初中化学教学内容中,则表述为软硬水与阴阳离子等,通过试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即阴阳平衡理论的一种表现。再如,在唐朝,烟花圣火已经被发明,尤其在北宋宣年间,烟火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架烟火。烟火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不仅象征着传统的艺术行为,而且还能代表社会发展进步。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让初中学生的化学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化学中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需要我们化学教师不断去探索、挖掘。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实行,化学教师需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这也成为当前教学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化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方式,教学模式多样化,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起点,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将传统文化与化学教学有机整合,从而发挥出教学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敏《初中化学“双学讲”教学模式探究》,《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2] 陈伟丽、丁世伟《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第8期。
(沈静,1992年生,女,汉族,江苏射阳人,硕士,从事于初中化学教育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