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
摘 要:新形势下,小学教学工作中需要大力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且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在如今法治社会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能够有效提升国民的法治意识,维护社会风气。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加入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对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传统文化 教育工作 教育途径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8.014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除了要学会基本数学运算知识外,还需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开发学习天赋。在大部分学生或家长的认知中,数学是一类运算学科,教学目标也仅仅是教会小学生学会算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形势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加入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渗透进学生的思想中,使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得以传承。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意义
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家人才培养需求,除去基础知识的教育教学工作外,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不可或缺,需要从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思想内容。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由古代文人、思想家流传下来的传统思想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沉淀着无尽的知识与力量,不断地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思想。《三字经》中讲到“苟不教,性乃迁”,其表明,如果不在学生启蒙之处为其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其性格可能就会由最初的“善”转变成为“恶”,这也是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因所在。
我国作为文明古国,传统文化知识对于我们而言便是国之根本,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为培养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人才,促进国家进步与发展,在小学阶段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势在必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承载着文人们的智慧结晶,更承载着文人们高洁的求学品质与思想。我国作为文明古国,除历史文化内容丰富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启蒙阶段,此时的教育工作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如何看待世界,使用怎样的眼光看待世界。目前我国培养人才的核心内容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保障综合型人才的持续输出,满足社会的需求,更需要在其小学阶段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处于启蒙阶段,因此为其设置语文与数学教育教学内容,旨在教育学生学习交流语言,学会基础运算知识。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小学教育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加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识,还能使学生形成较为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意志。但是数学学科相比语文学科而言,其与传统文化教育联系紧密程度较低,更需要学者加大研究其教育实施的途径,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在小學数学教学内容中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意境
传统文化知识具有其独特魅力,不同年龄阶段或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看待其魅力所在点不同,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内容过程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需要结合学生年龄阶段及理解水平等,保证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使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与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相辅相成,在提升数学教学效果的同时传播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教学课堂的实际情况,充分营造出一种传统文化教育的意境,使学生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下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实际感,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为感兴趣,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在各章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可以通过引用寓言故事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内容的教育教学工作。例如:在小学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内容中,其中有一个章节内容为计数,与此教学内容具有联系的故事有《狐假虎威》,该故事能够引导学生踏实做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处于一个较为活泼好问的年龄阶段,寓言故事的引用不仅能够提升其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还能够刺激学生主动学习,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营造传统文化的教育意境还需要将教学课堂进行布置与打造,使其充满传统文化气息。在中国传统节日之中,端午节、春节与清明节均为传统文化的体现方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可以将表示数量的工具替换为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工具,例如,在进行对称图形等数学知识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简单图形进行图像丰富,改为分脸谱、剪纸和杂技表演人员动作等。可以使用镶嵌图案的图形引导学生,在学生学会对称图形认识章节数学知识后,将题目更换为镶嵌图案的图形,检验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并且在将题目提出之前,为学生讲解和粽子有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设计具有传统文化知识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年龄较小,且无相关知识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基本运算知识,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以致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学活动较为常见,其存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为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教师可以将其加入教学活动内容之中,结合传统文化内容对小学数学教育活动进行设计。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时需要保证其创新性、趣味性、教育性、有效性及可实践性。教学活动的设计旨在增添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如果其不能够进行实际操作,便无法将其带入课堂,更无法发挥其教育价值。例如,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内容中,其中一个章节教授内容为轴对称图形认识,此过程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导学生学会分辨轴对称图形。科技进步以来,实际生活中轴对称图形较为常见,但为提升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窗花等工具。窗花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表现形式之一,并且其与春节具有紧密联系,可以在此章节中为学生普及春节知识与文化,丰富学生认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四、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巩固学生所学数学知识
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较为多样,且其教育内容的加入不仅能够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还能增加数学课堂的教学价值,使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朝着全面教育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所学数学知识巩固的教学内容时,可以充分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将具有数学教育意义的传统文化知识带入课堂,使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式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例如,教师在进行图形认识等数字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学生学习之后利用传统建筑图形、传统娱乐工具图形等设计知识巩固题目,其图形内容具有较为明显的共同特点,并且形状较易辨认,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除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外,还具有丰富小学数学课堂,增加小学数学教学价值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长河中的智慧结晶,其不仅是先辈们知识文化的体现,更承载着我国文化底蕴。新形势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不仅需要让学生具备基础学习能力,还需要教育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正确思想观念。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丰富课堂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营造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并结合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使传统文化知识与小学数学教育内容充分融合。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不仅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结合,还需要结合生动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丰富小学数学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 孟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品位经典》2020年第9期。
[2] 管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名师在线》2020年第19期。
[3] 孙海虹《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求知导刊》2020年第10期。
[4] 黄丽月《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研究》,《试题与研究》2020年第4期。
[5] 杨福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名师在线》2019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