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冬霞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新课程标准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素质教育成为当下教师的重点教学内容,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教师应思考的教学问题。小学英语的教育意义备受重视,然而以往的小学英语课堂模式存在局限性,致使小学生无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小学英语教师通过探索发现,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之中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下本文将展开相关教学策略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 传统文化 人文素养 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5.016
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当前社会已经逐步迈入了全球化的发展模式中。英语是全球化发展趋势中最为关键的一门外语,因此英语的教学有着关键的意义和作用。然而,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深化,英语文化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人文素养的教育理念为小学英语教师指引了全新的方向。通过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小学生的文化意识得到培养,这有助于中外文化友好的交流,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展。
一、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愈发地重视小学生的英语教学。因为,英语是当前世界中应用范围最广的一门语言,通过掌握英语可以使我们与世界中的其他国家完成交流。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中,英语的知识能力成为社会判定人才的一项关键标准。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可以培养起扎实的英语学习基础。同时,小学生的身心尚未成熟,在小学阶段开展英语课堂的教学有助于保障小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开展高效的英语教学课堂可以保障小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有助于增强小学生的文化实力。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1.提升小学生的文化意识
文化意識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素质能力,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总有一天小学生会成长为建设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提升小学生的整体文化意识是当前英语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小学生处于全球化的成长环境中,因此小学生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较少,导致小学生无法正确地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这种现象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尤为突出。文化意识的提升将保障小学生更好地完成英文知识的理解学习,有助于保障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发展,最为关键的是使小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2.丰富英语教学内容
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涵盖海量,在我国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可以找到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料。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的教学之中可以有效地确保学生的英语学习没有出现问题。并且,英语作为一门外来的语言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讲英语知识的学习有着较高的难度。因此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小学英语课堂的内容将得到丰富,有助于教师将更加直观、多样的英语教学内容展示到小学生面前。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英语教学进行结合有助于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保障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教学问题
1.文化教育受到忽视
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思路存在不足,教师对学生开展的英语教学空有其表,教师对学生开展的教学设计流于表面。因为教师没有重视文化教育的关键性。小学英语教师对学生开展的英语教学有着固定的模板,导致英语教学课堂缺乏创新性。同时,小学英语教师忽视了文化教育和语言教育间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脱离了文化的语言将失去内核。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对文化教育进行重新认知。
2.教学设计的缺陷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存在较多的缺陷。首先小学英语教师对学生开展的英语教学形式较为固定,通常来讲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是填鸭式英语教学和题海战术英语教学等。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缺乏创新性。同时,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也过于肤浅,教师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师设计的内容中无法感受到英语知识学习的关键意义。小学英语教师通常只依靠着英语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授课,从而导致了小学生的英语知识视野受到局限,小学生人文素养无法得到发展。
四、小学英语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1.利用传统文化开启英语课堂
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没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的结构和内容,而高效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应当有着严谨性。因此,小学英语教师需要重新拟定教学思路,构建更加严谨、高效的英语课堂环节。课堂开始的几分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小学英语教师首先需要保障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初可以投入到学习状态中。教师可以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利用,通过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来开启英语课堂。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开启课堂的环节时,应当注重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将具有趣味性的传统知识文化进行讲述来开启英语课堂。
比如,在进行小学英语教材中“Food”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进行融入。食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我国漫长悠久的发展历史中有丰富多样的美食。因此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开始的时候在多媒体课件中为学生展示我国的食物,如米饭、面条等,使学生完成了对rice、noodle等单词的掌握。通过传统文化内容的融入,教师为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的英语课堂教学,有助于小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以及我国传统文化内容的魅力,使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培养。
2.中外文化对比,完成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的进行有助于小学生的文化意识进一步加强,有助于培养出小学生更加完善的人文素养。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当致力于探索更加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案。开展中外文化的对比是小学英语教师可以进行的一项有效教学尝试。每一种文化都存在着其自身的独特性,因此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展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引导学生讲出中外文化存在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中外文化对比这一教学方式的开展,小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中外文化的差异,这有助于小学生的文化意识观念成型,保障我国传统文化得到发展,同时提高了小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使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发展。
比如,在进行小学英语教材中“Travel plans”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材的内容为学生延伸。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英语国家的经典旅游城市,如“New York City,London,Sydney”等。同时教师为学生展示我国的历史名城西安、南京、洛阳等。通过中外城市的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中外文化差异。通过中外文化的对比,学生的文化意识得到强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在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利用传统文化,开展英语实践活动
英语是一门外语语言学科,英语的学习需要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完成。因此,小学英语教师需要为小学生构建轻松、活跃的英语语言环境。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的内容与英语教学结合,以此来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实践活动,确保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比如,在进行小学英语教材中“Happy Holidays”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英语教材的内容为学生拓展英语教学的课堂。本堂课的知识内容在于“holidays”,因此教师可以将我国传统的文化节日进行教学,如春节、端午节等,同时教师为学生普及春节的英语为Spring Festival,端午节的英语为The Dragon Boat Festival。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运用英文讲述自己与家人是怎样度过春节的。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保障小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培养,同时加深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使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
总之,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当树立完善的教育观念,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小学英语的教学进行结合,使中外文化完成交流,确保我国的优秀文化得到发展和传承,同时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小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素音、刘菊莲《融入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中国报业》2018年第22期。
[2] 李刚宜《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读与写》2015年第7期。
[3] 康亢《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教育》2017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