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丽
摘 要:在当前高中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融合,特别是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更加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这样才能使写作教学水平得到切实提升,进而充分构建相对应的高质量的写作教学课堂,为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条件。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构建高效写作教学课堂的相关策略等内容。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 写作教学 问题 有效课堂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6.011
当前,从实践情况来看,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然而从具体情况来看,在实际的写作教学环节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不足。对此,需要着重探究问题的根源,然后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进一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传统文化和具体的写作教学充分融合,构建更为高效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课堂,这样才能为学生写作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的显著提升提供必要的前提。据此,有必要针对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内容进行探讨。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针对写作教学并没有规范化完善化
目前从整体情况来看,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具体教学环节往往只是关注学生写作的形式化要求,要求写作的格式正确,符合高考的相关要求等等。并没有着重关注写作意义的贯彻宣导,而这种形式化、片面化的要求,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会造成很大影响,与写作的本质存在冲突,并没有充分确保整体教学的完善和规范,由此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十分有限。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没有构建系统完善的教学模式和体系,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时也缺乏专业性和标准化,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起到及时有效的提升作用,无法循序渐进培养其想象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而此类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写作水平和创造力的养成。另外,相关教学内容和体系不够规范,学生无法提升写作水平,所以在内心层面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对于写作没有良好的氛围和习惯,对于当前越来越追求创新写作要求往往无法应对,进而导致学生写作能力不能显著提升,对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改善都会造成很大影响。
2.并没有着重做好学生的写作训练工作
要想构建高中语文写作高效课堂,就需要着重做好学生的写作训练工作,这样才能体现出应有的写作水平。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使两者实现深层次的融合,以此体现出应有的写作能力。而从具体情况来看,在具体的教学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出完善规范的训练机制,没有着重引导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缺乏对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描绘生活的训练,并没有系统的规划和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由此导致很多学生的写作思路和下笔实际存在很大的差距,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在行文的过程中缺乏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生活的厚度,这对于作文的内涵和思想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害,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由此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无法切实提升。
3.实际的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写作兴趣
在高中语文写作中,往往采取的是传统的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没有充分融合和挖掘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也没有引导学生把写作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充分的连接,没有关注生活感悟的培养,由此导致学生的写作比较乏味,干瘪,并不具备生活的质感,而这样的模式会导致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倦或者抗拒心理,往往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要求,不能真正意义上生发创造活力和写作想象力,而这样的情况对于学生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和阅读理解等相關内容也会造成很大影响。另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并不能深入了解,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因此导致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理解出现很大的偏差,这和传统文化缺失挖掘深度不够有很大的关系。
二、挖掘传统文化,构建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课堂的策略
1.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着重关注传统文化中的词句的有效应用
在传统文化中包括十分富有内涵而且优美的词句,在这样的情况下,针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而言,需要充分融入相关的词句内涵,确保学生具备应有的词语基础,对于字词能够灵活有效掌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确保自身的写作语言更加凝练,更富有表现力,使相关词语应用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写作要求。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要着重关注语言的正确性和优美性,要避免低级的错别字错误等等。在语言的应用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学活用,尽可能应用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同时结合写作的主题,使两者实现充分的融合,在继承和挖掘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体现出写作的表现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举办相对应的诗词大赛、成语接龙、汉字听写等相关的活动,使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打造更加良好的传统文化写作氛围,以此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融入传统文化的感受和利用中来,进而使自身写作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2做好命题立意,彰显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在写作中只有立意精准,有相对应的深刻意义,主题明确,这样才能为整篇文章质量的提升提供基础条件。所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审题立意素质,使其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更有效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在教师命题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着重关注传统文化的应用,对传统文化有相对应的热爱,因此要学生积极有效的以传统文化的视角来进行审题立意,这样能够从学生的作文中充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智慧和无穷的魅力,进而使自身的文章更富有思想性和情感内涵。例如,在命题的过程中要着重强调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操守等等,以此有效培养学生对自身的未来发展规划有明确的认知,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发展方向,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以此找到其中的论据,继而促进自身的文章有更加清晰明确的立意,同时体现出丰富的内涵。
3创新教学形式,进一步有效加强学生的写作和生活的联系
写作是一门艺术,而所有的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且又高于生活的,因此在实际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写作课堂更加高效,充分体现出写作优势,就需要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并且和生活实际进行充分的联系,使学生回归到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相对应的传统文化内涵,全面细致的在作文中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生活的质感,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自愿的去感受写作的魅力,体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自身的语言和想象力、写作技巧进行充分的表达。例如,针对社会某些热点事件而言,教师可以通过指引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内容,且用传统文化的视角对于相关事件进行反思。把社会热点作为诱发点,让学生发表自身的看法,积极挖掘自主探究精神,通过传統文化的内核来进行生动全面的表达。同时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多参与相关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感受力,然后学生以自身实践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并且把这种热爱生活之情,或者爱国主义之情跃然于笔端。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可以通过访问名人故居,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历史背景,参观某些古建筑等等,以此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感受到民族气节,以此让学生在实际的游学实践中有一颗爱国之心,然后引导学生把这种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自身的语言进行生动形象的表达,有自我的情感温度和生命的关照,从而让爱国主义情怀得到培养,提升写作的深度,自然而然会取得比较理想的写作成绩。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能够明确看出,在当前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不足,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有效挖掘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到实践中去寻找灵感,去发现和感悟,挖掘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使两者进行更深层次的衔接,以此使学生的作文内容更有深度,有质感,有文化的内涵,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裴艳《中职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策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第4期。
[2] 王春梅《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作文评价模式研究》,《新课程导学》2016年第16期。
[3] 赵五州《中职视障生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研究》,广州大学,201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