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兰
摘 要: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关键时期,学生在中考中,英语是重点考察的学科。围绕中考英语试题,考查其中优秀的文化传统,为日常英语教学提供参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以渗透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有效的融合,使英语教学体现出创新性特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考英语 传统文化 探究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9.020
受到中考的影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会重视英语考试知识的讲解,采用传统的方式,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考试技巧和知识。但是学生长期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习,不仅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感,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学生无法在中考中获得理想的成绩。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中考英语试题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将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有效地融合,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情感学生的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情感。
一、考察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以及性格的集中体现,代表国家的价值取向。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是基于中考试题考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使其表现出良好的道德风范,在思想和行为上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在初中英语考试大纲中,英语试题中会积极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发展中保持健康的状态。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过程中,会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并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学生使用英语表达过程中,会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快速发展。初中英语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特点,在中考中会为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使考卷具备基础性和综合性等功能,在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让学生在考试中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考试大纲中,英语中考试题中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借助传统文化使试题体现出文化意识形态,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深入分析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并且突出传统文化在考试中的地位,将教学与考试作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使初中英语教学进入到创新的发展时期。我国教育界的学者认为,学校应肩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将学校建成传统文化的传播基地,形成传统文化宣传氛围,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使学生形成传统文化的意识,在英语学习中以传统文化的视角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英语试卷中的问题,用于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具备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可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且在解决问题中进行传统文化学习,使学生积累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丰富学生传统文化内涵。
以讲解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英语上册《When is your birthday?》一文为例,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分为三项,一是学生语言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语言知识运用,三是运用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融入传统文化,向学生播放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让学生学会使用句式进行写作,在写作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语言知识运用期间,教师重视学生英语思维的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可以在表达中传递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学生在学习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设置与考试有关的题目,在题目中会设有传统文化内涵,要求学生正确理解题目中设有的主要功能句式,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和考查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以考试为载体,将传统文化融入试题中,要求教师应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在讲解英语知识的同时,还应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教师向学生出示的考试问题,应保证其中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采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试题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使学生以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英语问题。在融入传统文化过程中,教师应自身具有较强的传统文化内涵,在教学中可以灵活地将传统文化与试题进行融合,在融合中采用多种方法,如情境在线、小组合作以及实践操作等,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英语试题,在分析中找出试题中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在英语考试试题中突出传统文化的元素,既要使传统文化在试题中有突出的地位,还要让学生以传统文化为途径,回归到英语学习的本质,通过英语进行传统文化输出。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外来文化对我国的文化产生较强的冲击,尤其是中学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思想和行为上,已经与传统文化的诉求背道而驰,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受到外力文化的影响,中学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将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对比,在对比中使学生更好地辨别文化的差异,在辨别中提升学生增强传统文化内涵的意识。在试题中考查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对英语试题产生更多的认知,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在学习英语知识以及解答英语问题中,才能使学生找到自己的真情实感。
以讲解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一文为例,本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学习、运动以及娱乐的词汇,掌握一般过去时的意义。构成以及动词过去时的变化规则,学会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的经历,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采用词汇法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词汇,然后让学生认真记录生活中做的事情,将记录的事情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在表达中学会融入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明白生活即学习,在生活中感悟传统文化。在本节课中设置的问题中,通过渗透传统文化,采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学生在周末参与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在思想、行为以及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差异,进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凸显优秀文化在中考英语试题中的表现力
中考英语试题中,如何体现传统文化,通过设立哪种类型的题目,使传统文化与题目有效地融合,让学生在解决英语问题中,可以突显传统文化的表现力。在近几年的英语中考中,英语学科中已经蕴含较多的传统文化,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要求,在考试中融入传统文化,符合我国培养优秀人才的标准,并且将融入传统文化作为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在中考英语中考查传统文化,需要借助不同的题目,根据题目的功能性增强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英语中考中,设有完形填空,学生阅读短文时,将传统文化与短文融合,通过英语向学生宣传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中考的作文环节,设立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题目,要求学生从传统文化的视角,组织有效的语言,通过作文展示出传统文化。在西方国家,以餐桌文化为例进行比较,我国采用合餐制,西方采用分餐制,在文化上产生的餐桌差异,可以作为作文的题目,并且在现行的节约粮食的背景下,学生可以将我国传统文化中节约粮食的元素融入其中,使作文体现出杜绝铺张浪费的内涵。与西方国家在文化上产生的差异,正是学生通过传统文化,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有助于学生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学校在英语教学中,应保持开放的态度,让学生更多地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学习,在学习中进行比较,才能使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坚定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试题中,考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通过教学环节有效地融入传统文化,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思想,在学习中以传统文化视角探究英语试题,在探究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学科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在中考中获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于丽娟、王峰山《中考英语中如何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中学生英语》2017年第42期。
[2] 吴应海《2012年中考语文“传统文化”类试题综述》,《中华活页文选(初三版)》2012年第10期。
[3] 沈晓彦《高考命题求“新”的必要性和策略分析——对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雷同现象的思考》,《中小學外语教学(中学)》2008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