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丽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构建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英语教学相互融合,通过相互融合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并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一方面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另一方面丰富学生的英语内涵,通过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快速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英语 模式构建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9.016
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时期,学生在小学打好学习英语的基础,要求学生应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在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让学生以英语知识为载体,充分探究传统文化的意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的应用价值,使学生通过探究传统文化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加快英语素养的发展。
一、小学英语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历史中传统文化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在不同时期传统文化表现出的特点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全部体现出我国历史发展的价值。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使学生借助传统文化,在汉语思维和英语思维之间有效地转变,防止在英语中出现中式思维的情况。此外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会促进课堂教学的改变,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取具有多元化特点的英语知识。
在现阶段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讲解英语知识过程中,会使学生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学生会对英语学习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知识的信心,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降低。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获得全新的体验,使学生对学习英语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会形成英语思维,并由传统文化作为引导,可以使认识学生到学习英语知识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民族象征,融入传统文化是突显英语教学的语言文化地位,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知识,在世界上使用英语进行传统文化输出,增强我国在世界的文化地位。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传统文化缺失情况,主要是学生无法使用英语介绍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中会重点讲解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中会以提升考试成绩作为目标,教师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与传统文化的接触,从而使学生失去将英语学习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机会。
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处于发展时期,在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在教材中会更多地展示英国文化,学生接触英国文化过程中,会使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做出调整,极大地影响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此外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考试知识的讲解,未能创造更多的时间讲解传统文化,学生未能掌握使用英语知识介绍传统文化的能力。
三、小学英语教学缺乏传统文化的原因
1.中心文化不同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材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较少,西方文化占比较大。学生学习的英语知识中蕴含丰富的西方文化,使学生的心理、行为等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利于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我国在编制小学英语教材期间,会将西方哲学以及科学等融入其中,导致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比重不断降低。学生在学习英语期间,需要教师指导以及配合作业 ,才能掌握英语知识,但是上述知识中极度缺乏传统文化,必然会影响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
2.外界环境影响
我国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在开放的环境中,外来文化进入到中国,其中英语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出国潮和考试等因素的影响,小学英语教学中,会重点向学生讲解英语知识,缺乏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此外外界环境中的西方文化,会使学生出现盲目崇拜的情况,学生将更多的精力学习西方文化上,使我国传统文化的需求量不断降低。
3.缺乏有效的英语评价体系
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英语评价体系,传统文化与小学英语融合产生许多问题,不仅限制英语教学的发展,还会使传统文化无法与英语教学有效地融合。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会重点考察学生的考试能力,将获取较高的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融入传统文化过程中,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教学方式,使小学英语教学失去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四、小学英语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构建模式的方法
1.使用合适的方式融入传统文化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教师应使用合适的方式,既能提升融合程度,还能增加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占比。英语与汉语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主要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有关。教师讲解英语知识期间,应以对比中西方文化作为切入点,向学生强调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此外教师应借助我国的传统节日,围绕节日讲解英语知识,指导学生使用英语知识介绍传统节日,既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能充分显示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中,融入传统文化会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讲解人教PEP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Happy birthday!》一文为例,本文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1至10的文字以及口语表达方法,学会使用show me句型造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灵活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掌握学习有关数字的知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将传统文化节日融入教学中,如春节、端午节以及中秋节等,上述节日使用英语进行表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锻炼1至10数字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能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效增强学生将传统文化与英语学习的有效融合。
2.充分发挥课堂优势
教师在讲解英语知识过程中,充分发挥课堂的优势,将课堂作为融入传统文化的载体。学生日常接触西方文化过程中,全部是脱离课堂的,由于学生接触的形式较为丰富,学生对西方文化产生较强的体验感。教师利用课堂融入传统文化,为学生提供多种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英语知识,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以及收看英语素材,既能使学生掌握英语知识,还能使学生接触更为广泛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相比,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中,会使学生进入到全新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通过锻炼口语、听力以及写作等能力,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对传统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体会。
以讲解人教PEP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Do you like pears?》一文为例,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pear、orange以及banana等单词,熟练运用Do you like句型造句以及做出相应的回答,通过学习使学生产生对水果的喜爱之情。教师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孔融让梨的故事,融入教学中,使用图片的方式配合英文介绍,向学生阐述中华传统文化中礼貌待人的优秀品格。
3.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将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有效地融合,需要教师向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使用英语学习传统文化,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使学生深刻體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灵活使用英语提升表达能力。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利用传统文化使学生增强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在学习中提升英语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融入传统文化,学生会对学习英语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英语素养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美娜《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探析》,《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年第14期。
[2] 杨小静《小学英语教学中生本教育模式的构建探讨》,《新校园(中旬刊)》2018年第3期。
[3] 李方《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生本教育”模式的构建》,《魅力中国》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