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珈:充分给予孩子探求的空间

2020-12-14 04:14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王瑶显微镜教学方式

自王瑶珈进入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任教科学,如今已经是第十个年头。科学老师这个职业并不轻松,它要求从业者不仅要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上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更要基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宗旨,打造具有引导性的教学方式。因此在王瑶珈的课上,学生向来是课堂的主人。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王瑶珈喜欢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在《放大镜与显微镜》一课中,王瑶珈让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物品,引导学生发现“将多个放大镜结合可以放大倍数”,适时引入列文虎克与显微镜的故事,让学生更好地明白了显微镜的原理和发明历程。而在用显微鏡观察细胞时,通过提问、布置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容易观察到没有颜色的细胞”,然后自然引入“细胞染色”的教学内容。

在探究活动中,王瑶珈讲求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强行按照教师自己的意愿去灌输。比如在《给冷水加热》一课中,针对“为什么冷水袋在加热的过程中先沉后浮”这个问题,王瑶珈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但是王瑶珈并不会纠正或制止,而是让他们在试错的过程中去改进实验,思考最优的办法。虽然这样会比直接带领学生做实验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是让学生在错误中不断前进,能使他们学会在学习中思考。

针对低年龄段段孩子,王瑶珈认为,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更能唤起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她会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提高学生的态度体验。如在《这是谁的叶》一课中,她会设置“帮助超级飞侠乐迪分辨树叶”的情景,取代枯燥的讲述,引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并通过环节难度的步步推进,帮助他们达成学习目标。

王瑶珈觉得,循规蹈矩并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候老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就应该大胆删除一些旧的内容,让教学更加亲和学生的需要。比如在《做框架》一课中,原本按照教材的教学顺序,是先让学生学习“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理论,再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而王瑶珈在上这节课时,却反其道而行,先让学生尝试设计框架,在尝试各种形状的框架后,逐步归纳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去亲证整个学习过程,亲证知识。

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王瑶珈潜心学习,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总结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的思维型探究需要进行深度的探究,让学生在做中思,并学会深入地分析问题、思考问题,通过思维指导探究去一步步接近真相。”这是王瑶珈的探索结果,也是她一直践行的执教理念。

猜你喜欢
王瑶显微镜教学方式
发现脑垂体瘤压迫视神经一例
打开微小世界的大门——显微镜
显微镜下的世界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显微镜中奇妙的沙世界
“王瑶式”表达方式
“王瑶式”表达法
显微镜下看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