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丹
摘 要: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小学生的发展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其需要肩負育人重任,推动学生的发展。但是学生的发展单凭班主任以及治理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在家长的参与下,合作培养。对此,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了。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育管理经验,就如何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进行具体说明。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家庭教育;自信心;自立能力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028-01
家庭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摇篮,家长是学生成长发展的第一任老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要想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引导家长发挥其教育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在当前的教育活动开展中,大部分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不知道如何进行家庭教育。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发挥班主任的教育指导作用,引导家长从不同方面入手,实施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1.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当学生失去自信心的时候,其面对任何事情都会感到郁闷、郁郁寡欢。以我执教班级的小A为例,该学生就极度的缺乏自信心,他不会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活动,总是一个人默默独处,在课堂上,也不愿意回答问题,害怕受到他人的嘲讽。在发现该情况之后,我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引导他们发挥家长教育的作用,帮助小A树立自信心。首先,引导家长尊重小A。因为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一旦小A在生活或学习方面犯错的时候,家长会采取惩罚手段,大声呵斥甚至动手,长此以往,戳破了小A的尊严,小A也因此失去了自信心。当家长学会尊重孩子的时候,孩子会自主地树立自尊自强意识,乐观地面对生活、学习中的一切,建立自信心。其次,引导家长赏识小A。尽管小A在生活、学习中总是会犯错误,但是错误并不代表全部,小A擅长绘画,这是其优点所在。一旦家长用赏识的眼光发现其此优点,且给予其展现自我的机会,不仅会使孩子树立自信心,还可以严格要求自己,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总之,在家庭教育活动开展中,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赏识孩子,以此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2.培养自立能力
良好的自立能力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同时也是其实现健康成长的助推力。就我执教班级的学生而言,其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里的“小皇帝”。不少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的时候,采取大包大揽的方式,将孩子“供奉”起来,不让他们动手,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孩子不会穿衣、不会洗衣服。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无法掌握,这些孩子今后的发展情况可想而知。面对这种情况,我在引导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时候,鼓励其适时放手,给予孩子自主动手的机会,使其在日常体验的过程中,获得自立能力的发展。具体来说,在家庭教育活动开展中,家长需要秉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该原则,观察孩子的发展情况,以此为基础,给予其参与生活的机会,使其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就我执教班级的小B来说,他原本是家里的“小皇帝”,衣服有人穿,喝水有人倒,自立能力较差。就此,我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与其合作设计生活、学习计划表,引导小B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早上,家长不再给小B穿衣服,而是将衣服摆在床头,设定时间。如果小B能在规定的时间能穿好衣服,就给予奖励。在如此激励下,小B慢慢地学会动手了,其自主能力也获得了提高,并在班级管理活动参与中,积极地参与卫生清扫活动、文艺表演活动等。由此,在家庭教育活动开展中,家长要引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其自立能力。
3.塑造诚实品质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其开展都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促进其道德素养的发展。在传统的家庭教育活动开展中,一些家长将其关注点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只重视学生的成绩,但却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情况,甚至做出了错误的示范,使得部分学生做出了不良的道德行为。就我执教班级的学生而言,他们一些人不讲诚信,因此还产生了不少的矛盾。面对这种情况,在引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鼓励其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为孩子做出良好的道德榜样,以此在日常熏陶中,帮助孩子养成诚实品质。如,当家长犯错的时候,其不能因为面子问题而遮遮掩掩,要大胆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以此使孩子在观察和模仿的过程中,了解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除此之外,家长还要将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对其讲诚信,不能因为工作等原因,失信于孩子。
总之,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班主任要发挥其教育管理作用,重视家庭教育,并引导家长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采取多样的方式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养成自立能力、塑造诚实品质等,以此在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的基础上,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敏.从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反思当今的小学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7(17):21-25
[2]包红萍.小学孩子的家庭教育浅析─谈谈对孩子成长的感悟[J].经贸实践,2016(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