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班级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家校合作实践研究

2020-12-14 12:04韩凌云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初中

韩凌云

摘 要: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样重要,这也是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的地方,因此在校园管理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也在进一步与家长建立深度联系,追求实行家校联合的教育模式,利用家长来管理学生在家庭之中的生活状态和学习情况,而教师来负责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表现和学习态度,双方共同保障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即谈一谈班级教育中共同体建设下的家校合作实践。

關键词:初中;班级教育;共同体建设;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021-01

在班级教育中,以共同体建设来实践家校合作的途径,主要分为三个环节,首先,要让教师与家长达成同步教育的共识。其次,要建立家校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最后,则要达到开放、自治和共享的状态,让家长与教师的配合形成一种日常的习惯。

1.建立家校联系合作思路

全面了解学生是班级教育前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是教师不可避免的责任。这是教师与家长达成共识的过程,教师必须要认真面对,仅仅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交流,难以达成有实际效果的共识,所以必须要展开家访活动。

(1)升级家访概念,组织家庭全员大会

教师在家访过程中,要对传统的家访进行升级,最好在学生的所有家庭成员都在的时间进行访问,围绕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展开话题,与学生的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要进行交流,从不同成员的口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基础等等,然后根据其家庭成员的表现,进而分析学生的成长环境,对每一个学生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知,并且形成文字记录。

(2)开展长期合作,家校双方打好配合

在全员家访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父亲或母亲进行一对一访谈,对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育做出具体的规划,并且和对方家长达成教育共识,要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保持同样的状态和心理。同时也要对学生家长进行深度的了解,与家长建立联系平台和合作思路,对家长的行为和态度拥有总体的把握。

2.设立家长小组和主题家长会

在与学生家长达成共识之后,就要建立具体的运行机制,来展开家校合作教育的实施步骤。

(1)家庭教育研究小组

教师要根据一对一家访中对家长的了解,将所有家长分为三个等级。拥有一定教育理念且愿意主动教育孩子的为一级家长;没有任何教育思想但是愿意通过学习来教育孩子的为二级家长;不愿参与家庭教育的为三级家长。教师要根据家长级别的不同,建立不同的研究小组,促进家长们教育理念的学习和进步。

(2)专题研讨型家长会

组织研讨型家长会,专门用来提高家长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比如,可以设立“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分享”活动,利用案例来刺激三级家长形成家庭教育的意识;也可以组织“性格养成办法”的讨论会,让家长们进行讨论“如何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的话题,教师可以在他们讨论后进行总结和补充,以此教会家长们在孩子性格养成方面的教育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展开相应的专题家长会,以此方便家长的配合教育,同时也在不断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家庭教育方法。

(3)主题学习型家长会

组织学习型家长会,主要用来提高家长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让学生在家庭中也能拥有一位合格的老师。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展开阅读学习、参加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等,提高家长的教育技巧;也可以教会家长使用网络新媒体,比如,家庭微课、家庭教育网站以及教育相关的公众号、微博号等,提高家长的知识储备量,进一步促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3.构建网络互动合作平台

在家校合作的运行机制稳定之后,班级教育中的共同体建设基本达到了完善的状态,随着持续的发展,在利用网络建成互动合作的平台之后,就会形成开放、自治和共享的态势,让家长之间形成一个自由的教育体系。

(1)一级家长分享资源

在家校合作机制的稳定运行下,一级家长由于本来就具备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故此会拥有更高层次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通过网络合作平台,和其他家长进行分享交流,传授自己的教育心得。

(2)二级家长共享资源

二级家长拥有主动学习的心理和习惯,在随着一级家长的分享和引导,慢慢也会获得一定的教育能力,并且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会找到大量的家庭教育相关的内容,他们就会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分享交流。

(3)三级家长挖掘资源

三级家长最初不愿意接触教师,更不愿意进行家校合作教育,但是在受到其他家长的逐步影响之下,慢慢开始形成家庭教育的意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意义,因此开始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在网络和平台之中挖掘关于家庭教育的内容来学习。

综上所述,在班级教育共同体建设下的家校合作实践中,首先,教师要建立家校联系合作的思路,与家长达成共识;其次,要设立家长小组,组织主题家长会,建成完整的运行机制;最后,要构建网络平台,让家长们形成自由、开放、自治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费玲妹.关注每一个孩子,联结每一个家庭—谈班级家校合作共同体的构建[J].新课程评论,2017(08)

[2]林彩英.擦亮家校合作新名片,打造有温度的教育共同体[J].新教师,2017(12)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初中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深化心理危机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议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