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

2020-12-14 10:37邵建苏
锦绣·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转化成因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本文就后进生的成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后进生;成因;转化;策略

后进生通常是指班级中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在每个班级当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后进生,如何对这些后进生进行有效转化已经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小学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因其逻辑性较强,许多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对小学数学存在这样着一定的抵触情绪,这种现象在后进生中尤为明显。为了使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教师就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帮助其不断提高数学成绩。

1 后进生的成因

1.1学生个体差异大

每个学生在能力水平以及智力水平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此同时地区差异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也会导致同一个班级内不同学生在接受相同教育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果学生在各个方面均较弱,就容易转变为后进生。

1.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学习本身枯燥乏味,而数学又是一门具备较强科学性、严密性以及抽象性的学科。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由于自身学习能力较弱,接受能力不强,常常跟不上教师以及同学的思考速度,或者完全不理解教师在讲什么,长此以往学生逐渐不再关心上课内容,进而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1]。另外,一部分学生家庭条件较好,不愿吃苦,在学习过程中偷懒耍赖,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也容易转变为后进生。

1.3学生缺乏学习方法

一些学生虽然非常好学,学习很努力,购买了大量的练习册以学习,但是其学习成绩总是跟不上,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认为自己的付出以及收获不成正比,进而逐渐放弃学习并转变为后进生。究其原因,这种问题的发生主要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要为其传授适宜的学习方法很快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4教师缺乏耐心指导

近年来,二胎政策逐渐放开,人口数量明显增加,班级里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长。由于受到教育资源以及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常常对一些上课不认真听讲、随便捣乱、屡教不改的学生力不从心,进而失去指导耐心。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学习成绩越来越差,逐渐转变为后进生,一些学生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

1.5学生缺乏家庭教育

学生学习差异的产生除了与遗传以及智力有关外,还取决于家庭以及学校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因而父母会对孩子造成较大的影响。一些孩子的父母离异、赌博或者仅仅忙于自己工作,对孩子的教育有所忽略;一些孩子的父母存在教育理念的偏差,认为会自己成才,因而往往会任其发展,或者因过于看中分数而给孩子施压过大;一些父母教育方法存在问题,孩子犯错后通过打骂来解决,甚至会通过语言以及动作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些孩子普遍缺乏自信,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目标,因而学习成绩较差,逐渐开始厌学,最终转变为后进生。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2.1 营造良好的班风

在小学阶段,后进生普遍存在着喜欢欺负其他同学的现象,导致很多学生比较讨厌后进生,不愿与其共同玩耍,这进一步导致了后进生在班级里闹事行为的恶化。通过对后进生进行分析,发现其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主要为:在班级中存在着强烈的孤单感,因没人愿意与其玩耍,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常常无法得到同学们的帮助,久而久之,后进生逐渐出现了自暴自弃的问题,因而,为了帮助后进生改变这一态度,首先需要让其体会到班级的温暖[2]。教师需要不断整顿班风,引导学生互相团结、互相帮助。此外,还需为后进生安排班干部补课,帮助后进生加强与其他学生间的沟通以及交流。通过上述一系列行为,帮助后进生逐渐爱上班级,不断提高其学习成绩。

2.2 启发后进生开动脑筋

不喜欢动脑筋是后进生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旦遇到困难后进生常常置之不理。因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后进生遇到问题时寻找教师帮忙解答,在解答后进生问题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启发式教学方式进行充分利用,对后进生进行逐步引导使其开动脑筋,在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教师不得直接为后进生提供现成的答案,必须对其分析以及解答问题过程中出现的思维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帮助其逐渐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在遇到难题时,需要启发后进生能够开动脑筋,帮助其逐渐建立一套有效的解题思路,引导其感受成功的喜悦以促使其逐渐喜欢数学这一学科。如果后进生存在明显的进步,教师还需及时给于其表扬以及鼓励,不断提高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

2.3 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寻找出新知识以及旧知识之间存在的衔接点,掌握知识点间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系列教学情境,在充分激发学生创造欲望的同时使其主动的参与到问题当中,进而积极探究数学知识[3]。当前,创建教学情境的方法较多,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方法,都需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特点,保证教学具备足够的目的性以及可行性。可以通过悬念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提高其求知欲望。例如,在《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这一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警匪片当中一旦发生案件,警察都会用相机拍下犯罪分子的手印以及脚印以用于破案,谁知道这是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引导教学,可以充分激發后进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其带着好奇心来探究相关知识。

另外,还可以在教学内容基础之上营造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在教学情境当中预设后进生较难理解的关键词以及难点知识,从而帮助其更好的理解这些新知识。

2.4 查缺补漏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转化后进生,就需要全面了解并且排查后进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补差,从而不断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效率[4]。对于后进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选择在课余时间为其集体补课,对于个别问题则需要单独补充。另外,在课堂上还需为后进生加强提问,一旦发现错误必须及时给于纠正,对其加强鼓励以及表扬。

3 结语

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各个后进生的特长爱好以及学习兴趣点。在此基础之上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将后进生看作为自己的子女,以充分的爱心以及耐心来对待后进生,不断激发后进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动力,通过努力学习逐渐将后进生培养为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筱荣.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J]. 小学教学研究, 2019, (5): 30-33.

[2]张晓燕. 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探究[J]. 赤子, 2015, (4): 161.

[3]祁志祥.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策略浅探[J]. 读与写杂质, 2018, 15(4): 180.

[4]张茜. 重视后进生转化, 促进数学教学改革深入开展[J]. 软件(电子版), 2020, (1): 125.

作者简介:邵建苏(1963.04-),男,籍贯:江苏,学历:大专,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转化成因小学数学教学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