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措
摘要: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国民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教育也愈发重视。教育部也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课程内容进行新课改。我国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随着高考改革开始以后,对于数学学科的要求逐渐提高。数学教育是我国小学教育之中的重点科目,小学教育更当为数学学科的学习奠定好基础。温故而知新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将复习法实际应用于数学教学之中,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从该点切入,探究复习法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教育;数学
在进行新课改以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数学的课程学习内容较为抽象,对于数学学习思维和思考路径有着较高的要求。单凭学生自身的努力,想要提高学习成績是比较困难的,还需要教师从旁帮助与点拨。新课改不断推动课程教学进行优化,教师应该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及时复习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对比过去的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知识应用能力。为了应对应试教育,较多课程老师都直接为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点,忽略了阶段性学生的吸收能力。复习课程更是仅仅停留于各大期中、期末考试前,无法形成周期性的良好温习方式。长此以往,学习的主动性往往把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唯“师”命是从,无法培养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需要将及时复习法融入到数学课程教学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定期复习的习惯,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主动性。
2.提高数学思维培养的连贯性与应用能力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更是教学当中的一大难点。数学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日常习惯的养成,及时复习能够促进学生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点,在耳濡目染之中养成数学思维,并且数学思维常思常新、温故而知新。同时,及时复习能够帮助学生将不同章节的数学知识点相串联,对于综合性的数学解题思路有着较大的帮助。通过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数学逻辑思维体系,培养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例如在特殊的疫情期间,每日复课都需要测量体温,可以分小组进行体温测量,让同学制作统计图表。使用一定周期之后,可以整合全部数据,利用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饼状图等图表以及数据分析章节的不同方法进行归纳分析。
二、如何正确应用及时分析
1.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淡化学生的恐惧心理
课程教学老师应当锻炼自身具备有敏锐的洞察力,切切实实引导学生们发现数学的有趣之处。很多学生会因为数学的抽象,所以对于产生了一定的恐惧、抵触心理。教师在为学生讲授知识点、答疑解惑的过程之中,要逐步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不足与潜能。引导其发现自身对数学的兴趣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将长处不断发扬,与此同时,也不可以逃避自己的弱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动态因素,编写数字游戏,不但能够提高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突破教学瓶颈,达到更高水平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角的角度”时,教师可以通过Flash设计一个开炮游戏,让学生能够在瞄准狙击游戏目标时学会角度的大小。数字游戏是课堂的导入启示环节,教师应当充分你发挥游戏形式的优势,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帮助学生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够帮助数学打下良好基础。
2.做好章节衔接复习,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尚处于身心较为稚嫩的阶段,没有老师的引导无法正确认识学习方法的合理适应,也缺乏独立整理、归纳知识点的方法。在做好规划复习之后,教师也要懂得做好章节之间的衔接和应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教师可以立足于生活的探索与发现,培养学生们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与求知精神。通过分组合作法、问题导学法、启发思考法等教学方法的运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数学难题,灵活运用自身的数学逻辑能力,举一反三。学生能够在学习负数运算后学会进行教学反馈,在生活中将负数运算应用于温度、盈利、海拔等方面的计算。
三、案例实践
1.设置故事情节,让教学更为生动形象
由于数学章节知识点的散落性与连贯性并存,倘若只是单一生硬地将几个章节的知识点强行拼合在一起,并且用传统无趣的“讲-练-纠正-练-背”的轮回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可能较为不理想,也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不妨套入形象的故事情节,通过故事情节串联多个章节的知识点,出具综合性的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教授鸡兔同笼的内容时,教师不妨合理利用该题目,将背景从单一的鸡、兔被关,丰富一下故事情节,小鸡和小兔被猎人抓走了,但由于不知道小鸡和小兔的数量没办法确定要开几台车来营救。在此背景下丰富了教学内容,故事背景也生动形象,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如此,还能够教导学生不要随意伤害小动物,保持好生态平衡。
2.多方面搭建系统性复习的教学基础,提高学习积极性
数学思维的建立应当建立在各种动态因素上,培养其系统完善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考方式,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树立长线的思维模式。例如可以在一章知识教学之后,教师可以整理好该章节的知识体系,教授学生画出思维导图,及时为学生复习巩固,化多为少、化难为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突破教学瓶颈,达到更高水平的教学效果。通过思维导图式的整理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较强的理性思考与整理能力,还能够辅助学生知识点进行理解。
四、结束语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小学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刻,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教育的有效性,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教师应当有重点、有选择的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活动。既要满足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潜入分析,把握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贤虎.小学数学“三主一评”复习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师,2020(07):58-62.
[2]宣立东. 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有效教学的三个途径研究[C].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1132-1134.
[3]刘桃桃.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单元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20.
[4]樊文婷. 小学数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中思维导图绘制的问题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