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红
【摘 要】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这对于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文章結合本人实践教学经验,从“划分合作小组,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开展合作学习,提升知识学习体验”及“布置合作训练,培养知识应用能力”三个方面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成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越来越多的创新教育模式得以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更是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喜爱。
一、划分合作小组,布置合作学习任务
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当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布置合作学习任务是基础性工作环节。教师要能够根据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思维能力、兴趣需求等多方面的分析,全理划分合作小组,并尽量保证各合作小组之间的学习能力平衡。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小组的实际能力设计合作学习任务,以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为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开展打下基础。
例如,在进行《长度单位》一课的学习时,我在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前提下,采取如下方式布置了合作学习的任务:用信息技术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看到人的身高1.7米,黑板长2米,汽车长4米,楼房高20米,让他们对长度有一个基础认知。之后我与学生进行语言互动:
师:“同学们,谁知道一本书有多长?”
生:“这么长。”(用小手比划着)
师:“那一根铅笔有多长呢?”
生:“这么长。”(还是用小手比划)
师:“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长度,我们要学会用工具去测量它们的长度。”
于是我让学生拿出直尺,让他们跟着我一起去数一数格尺上有多少个格子,并通过对直尺上数字的观察,想一想直尺有多长。之后我发放给每个小组一张“测量记录表”,让学生尝试用直尺去量一量各种文具的长度。
在此种任务布置模式下,学生不仅借助教师的问题产生了疑问,还借助直尺和常用物品的引导对长度产生了探究兴趣,这为他们的合作学习开展带来了动力,合作学习由此得以开展。
二、开展合作学习,提升知识学习体验
在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布置后,学生就进入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在此环节中能够获得学习能力的锻炼,教师应尽量避免对他们进行指导,防止干扰学生的合作学习思维,但教师也要观察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了解他们的合作学习方式。
例如,在进行《可能性》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就为各小组准备了硬币,让他们进行掷硬币实验,并将每次掷硬币的结果记录下来。
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在实验过程中会遇到问题,当他们出现问题并主动找我求助时,我会及时给予帮助,但仅限于帮助他们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式还需要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完成,由此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在完成掷硬币实验后,我先让各小组说出本小组实验结果,并将其记录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寻找其中的规律,引导他们发现随着掷硬币次数的增多,硬币“数字”面与“国徽”面朝上的次数也越来越接近,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入“可能性”知识,由此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三、布置合作训练,培养知识应用能力
在完成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后,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课堂合作学习表现,为他们制订课后合作训练计划,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内容,提升他们的数学知识应用效果。通常情况下,合作训练都以学校环境为基础,因为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安全的状态下进行数学知识的合作探究。
例如,在完成《圆》的课堂教学后,我就在体育教师的帮助下,为学生设计了一次“画起跑线”的校园实践训练,让他们通过画跑道的体验,进一步掌握圆的知识内容。在该实践活动中,一开始的实践过程非常流畅,但在画起跑线时,学生犯了难,如何确定每一个跑道的起跑线位置?每个跑道之间起跑线的距离间隔是多少?这些成为困扰学生的问题。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会引导他们回忆之前所学的知识,再加上教材上给出的指导进行分析,并计算出每个跑道起跑线之间的距离,由此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画起跑线”的实践探究任务,强化他们对于圆的知识记忆,并学会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为学生的数学素养构建带来助力。
综上所述,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能够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为学生的数学素养构建带来助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做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根据课堂教学知识点布置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来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进一步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东娥.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8):113.
[2]李小霞.小组合作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