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芳
摘要: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物理知识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物理概念的教学。本文阐述了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设置有效问题的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概念 有效问题 设置
一、提高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策略——设置有效问题
1.设置有效问题的必要性
笔者记得在一次培训课上,一位教师说:“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知识转化为问题的答案。”因此,在概念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概念形成、认知冲突之处,设置符合学生实际水平与心理状态的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中心,教师针对物理概念设置相对应的问题,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去思考、观察、模拟、推断和实践。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会在脑海中形成物理概念,还可以领会其中蕴藏的物理知识,并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把物理知识转化为适合学生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教学。
2.有效问题是什么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笔者认为,在设计有效问题时,教师要考虑以下几点:第一,目的性。提问的内容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使提问为达成教学目的服务。第二,启发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认识冲突,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
二、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设置有效问题的实践
1.根据生活情境设置问题,揭示物理概念本质
为了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教师要在物理概念教学设计中构建有效问题,设置与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的现实生活背景,把问题与学生实际生活或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为问题提供生活情境,从而实现物理概念的有效教学。
2.根据概念特征设置问题
不同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各有特殊的性质。如质量、电阻、电场强度、电容、磁感应强度等物理概念,反映了物质或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这些属性不随外界条件的改變而改变,只由物质或物体本身所决定。
三、成效与启示
1.成效
首先,教师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设置有效问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敢想敢说,课堂教学氛围自然能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也更加活跃。
其次,教师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设置有效问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水平设置适应学生的有效问题,通过研究教材和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也会相应地有所提高,而不只是从网上下载课件和教案。
2.启示
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有效设置问题,关键在于有效。首先,教师能给学生创设特定的物理问题情境,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其次,问题紧扣教学目标,要突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师要及时给予有效评价。最后,问题能激励学生思考和学习,引导学生回答,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就是有效问题。贯穿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过程的有效提问,对促进学生理解概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一,问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生上课走神时,教师通过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第二,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在思考问题时,学生经常会遗漏条件,片面地理解概念,教师进行有效提问和质疑,可以开阔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第三,问题可以及时反馈信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反映出来的思维障碍、歧义等问题,比在批改作业、检测等更能及时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修正。
参考文献:
[1]李春生.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漫谈[J].课程.教材.教法,1993(3).
[2]刘金兴.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8).
[3]徐俊敏,李欣.浅谈物理学史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31).
(作者单位:厦门市松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