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洛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对比

2020-12-14 04:24孔玉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26期
关键词:认知行为

孔玉芳

【摘要】目的 探究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与度洛西汀联合使用价值。方法 2018年7月~2019年10月为病例选取时间,共选取82例患者,将应用度洛西汀治疗的患者纳入A组内,将在A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患者纳入至B组内,均分41例,比对组间效果。结果 比对组间SAS评分,B组更低,显著性差异存在,P和中界点0.05进行比较,更小;比对组间SF-36评分,B组高,差异有显著性,与中界点0.05进行比对,P更小。结论 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期间,应用认知行为法+度洛西汀,可帮助患者将不良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升。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障碍;认知行为;度洛西汀

【中图分类号】R74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6..01

广泛性焦虑障碍为慢性精神焦虑障碍的其中一种,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连续性的运动性不安,该病症具有反复性发作、病程较长等特点,使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工作造成严重影响[1]。所以应对该种病症采用合理治疗方式,以将效果提升[2]。鉴于此,本次研究以82例患者为例,分析该病症高效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7月~2019年10月为病例选取时间,患者共选取82例,两组各41例,A组男/女为19/22,平均年龄(岁)39.0±6.7,病程(月)5~23。B组男/女为18/23,平均年龄(岁)39.0±6.3,病程(月)14.0±2.7。

1.2 方法

A组:度洛西汀,开始使用计量一天30毫克,治疗三天后将药物计量加到60毫克每天,按患者病情实际情况保证药物计量在一天60毫克到120毫克之间。

B组:以A组为基础上配合认知行为疗法(1)保障医患关系良好:医护人员在开展干预时,态度温和,对患者的病情全面了解,在为患者讲解病情时候,确保语言简单、易懂,确保患者积极治疗;(2)为患者解释疾病治疗方案、原理,并为患者认真讲解人行为与情绪间相互关系;(3)开展暴露联想,指导患者做呼吸放松锻炼;为患者讲解自我调整情绪的方法;(4)将日患者常生活、有关行为和情緒记录下来,并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纠正并反馈,创建正性思维,和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和交流,保障患者家属可以及时纠正患者不正确思维。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21.0,采取(x±s)表示数值变量,t检验,应用百分比表示分类资料,x2检验;若是P和0.05比较更小,代表组间差异大。

2 结 果

2.1 比对组间SAS评分

对两组SAS评分比对,B组低,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表1显示相关数据。

2.2 比对组间SF-36评分

比对组间SF-36评分,B组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3 讨 论

广泛性焦虑障碍,指患者对现实生活有着极高的期望值,同时在发病之后对内心感受、身体产生了认知曲解。患者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应探究最佳治疗手段[3]。当前,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方式有药物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度洛西汀属于上腺素的再摄取抑制剂,能够对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进行双重抑制,其不仅能够起到抵抗抑郁症的效果,也能起到抗焦虑的效果。但是患者有焦虑症、抑郁症出现,和人体自身精神因素、所在的环境等存在一定关系,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对该病症治疗的最佳方式,该种治疗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协助患者将自动式负性理念识别,采用反复锻炼、整合的方式,帮助患者将负性思维纠正,创建正确认知方案,达到帮助患者将行为、情绪改善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对组间SF-36评分,B组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两组SAS评分比对,B组低,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

综上所述,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期间,应用认知行为+度洛西汀,对帮助患者将不良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良雄,石聿树,熊昌娥,等.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04):486-489.

[2] 叶文辉.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20,26(05):102-104.

猜你喜欢
认知行为
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患者SCL—90、SDS评分的影响分析
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心理社会支持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优质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及认知行为的影响
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研究
认知行为干预在口腔拔牙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以及认知观念
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脑出血康复期患者行认知行为为主的护理干预对焦虑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