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儿童诗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2020-12-14 07:22冯佳石邵晨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儿童诗语感想象

冯佳 石邵晨

儿童诗是指结合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心理特点,为提高儿童阅读欣赏能力,专门为儿童创作的诗歌。儿童诗展现了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生动地传达出来,情趣盎然,是一种陶冶儿童情操、发散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非常好的素材。统编教材低年级段中有很多儿童诗,诗中有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构思,从中儿童可以获得美的体验与快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良好的语感可以发展人的逻辑思维。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入学时间不长,但对语言真实、文字具有童趣的儿童诗比较容易接受。从生活经验方面来看,儿童诗中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具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基础,因此可以借助儿童诗的学习,品语言之真、感童真之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下面,本文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的一篇儿童诗《明天要远足》为例,阐述品味儿童诗语言文字之真切,从而促进学生语感的提升、提高其语言能力的策略。

一、多途徑朗读,品语言之真,促语感提升

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品悟儿童诗语言真切的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不同的途径,引导学生朗读文本,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真切。

1.借助肢体动作,加入表情,产生共鸣

在第一小节中,诗人把小朋友要远足之前,因为兴奋而睡不着的动作描绘得生动而真实。翻过来,翻过去,想睡又睡不着,不想睡又不能不睡的状态,贴合学生的心理。鉴于学生在生活中,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对于远足这种实践活动,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与热情。所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动作表演一下,在课堂上还原睡不着的场景,回忆自己曾经的类似经历。把生活中的经验,引入到课堂上,进而对文本中语言文字的描写产生共鸣。

教学设计片段之一:

翻过来,翻过去,唉——

师引导:

猜一猜:小朋友为什么会这样翻过来,翻过去呢?(那是因为兴奋,睡不着,激动)

说一说: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

动一动:加入动作,体会人物兴奋、激动的心情。

演一演:指生到前面进行动作表演并朗读。

猜一猜:唉——,(破折号变红)这是什么意思呢?(表示叹气的声音很长)

演一演:长长地叹气,会是什么样呢?加入表情。(皱着眉头,摇着头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猜一猜,再围绕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说一说。与文中小朋友类似的经历,调动了学生表达的欲望。教师对课后练习题第二题的适时处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了基础。

2.借助图片和教材中的插图,发挥想象,丰富语感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曾指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基于此,统编教材在编排上,依据文本内容呈现了很多精美的插图,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这些插图,再加上合适的图片,引发学生想象,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提升语感。

教学设计片段之二:

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师引导:

想一想:你为什么觉得有意思?(我见到的海是蓝色的,不是很多颜色)引导学生依据语言文字去发挥想象。

说一说:谁来说说,你见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说说你的感受。

品一品:真关!文中却是多彩的大海,所以,她才特别想要去看看。你觉得她会是什么心情?(期待、盼望)

看一看:借助图片,感受彩色的大海,丰富学生头脑中对大海的原有印象,进而理解诗的内容。

读一读:借助插图,观察一下小朋友的眼睛,谁再来读一读。读出小朋友特别期待的心情。

评一评:你觉得她读出那种期待之情了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设计意图】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也是诗歌欣赏与创作必须具备的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就无法将抽象的文字变成栩栩如生的画面。简单的景物,通过想象,变成灵趣生动的文字,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联系自身已有的经验。教师适时唤醒学生的内心体验,切入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感。

在以上的环节中,教师从教材整体出发,研读单元教材及教学内容,在语文要素明确的基础上,依据儿童诗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在突破教学难点有语气朗读的过程中,可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文本,品味文中语言的真切、真实,促进学生语感的提升。

二、多角度仿说,感童真之趣,促语言发展

著名儿童诗作家金波曾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孩子们天真烂漫,对世界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他们的疑惑、探究,哪怕仅仅是一点多愁善感,表达出来都有可能是很有韵味的句子,富有诗意。教师只需适时地引导,给学生大胆发言的空间,就可能是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契机。

教学设计片段之三:

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

看一看:听了小朋友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多种颜色的大海,洁白柔软的云)

听一听: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海鸥的叫声、小朋友的欢笑声)

闻一闻:你仿佛闻到了什么?(大海的味道、花朵的味道)

想一想:如果是你,你还会想到什么?向往什么呢?请你仿照课文说一说。

出示:那地方的

,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

吗?

说一说:自己说一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本环节侧重于对学生想象原认知的提升,引导出学生的不同感觉。不只有视觉,还有嗅觉、触觉、听觉,多种感官的融合让想象更具体生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丰富对课文的体验,进一步发挥想象——想象美好的情景,最终促进其语言的发展。

猜你喜欢
儿童诗语感想象
快乐的想象
教案《创作儿童诗》
一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语言与言语
儿童诗的情感表述与情境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