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宏 程云
摘要:产教深度融合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技能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职业教育取得根本成效的重中之重。然而,当前产教深度融合还存在着缺乏系统配套的政策与机制、企业参与主体未能获得“利益的最大化”、缺乏区域层面的资源统筹等阻滞现象。为此,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对区域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中的实践成果进行了凝练,具体阐述了“多元·融合·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体框架的成型与运行路径,并试图从完善产教深度融合保障机制的法律法规等六个方面着手,进行路径优化。
关键词:多元融合·创新;产教深度融合;实践反思;路径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9C-0052-06
产教融合一直是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技能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职业教育取得根本成效的重中之重。产教深度融合是相关经济产业与学校职业教育之间紧密契合的国家制度完善、政策配套、多元主体协商共治、产教协同规划、校企共同承担育人责任、实现创新要素更大空间范围的互动交融的规范而深入的理想状态。[1]
目前,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减与社会经济结构在“工业4.0”背景下的急剧转型,结构性失业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国家相关部门着力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在制度层面提出了一系列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2004年颁布的《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指出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其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陆续出台,体现了国家振兴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所制定的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南京作为全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十三五”以来,在产教融合理念指导下,逐渐生成了“多元·融合·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体框架,从催生与释放多元参与活力、创生与培育融合共赢新格局、改进与完善创新发展机制着手,力图全方位提升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但是,框架运行中有哪些实践的经验,又遇到了哪些现实阻滞,需要进行哪些路径的优化与行动的创新等,都值得我们进行思考与总结,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促进区域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提升。
一、发展与实践:区域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践模式探究
(一)“南京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样本”的实然状况
多年来,南京职业教育紧扣产教深度融合“命脉之门”,走出了一条多样化的校企合作道路。产教深度融合成效显著。截至2019年底,全市职校共有合作企业1215家,优质合作企业632家,其中现代制造业97家,占15%,现代服务业535家,占85%;世界五百强企业22家,国内知名企业120家,地方知名企业490家。见图1所示。
全市各职业学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出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建立企业冠名班、校企合作研制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派技术技能专家定期到校授课等12种校企合作方式,其中共建实训实践基地、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冠名班、教师员工培训以及教育资源共建是主要的合作模式。其所占比例见图2所示。
产教深度融合促进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年来,南京职教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显著提高。自200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举办以来,南京市连续14次夺得金牌、团体总分全省第一。全市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和学生自主创业水平显著提升。2016年,全市职校评选出6个第一批学生自主创业专项引导资金扶持项目;2017年评选了19个第二批创业扶持引导资金项目,评选出创业教育先进集体6个。每年技能抽测工作成绩都在全省名列前茅,毕业生就业满意率皆达96%以上。全市职业教育现代职教体系已经初步成形。
(二)创新专业集群建设,推进区域性互信共生有效链接的行业企业对话对接机制
近十年来,南京职业教育走过了一条从“产教初步融合1.0版”的实践到“产教深度融合2.0版”的创新之路。“十三五”期间,全市重点创建了46个对接南京区域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服务南京“四大名城”建设的高水平现代化专业集群;建设了50个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支撑专业(群)建设、装备先进、全省领先、在全国乃至国际具有一定影响的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组建了14个依托现代化专业群、区域内支柱产业、新兴战略产业及相关行业企业或国内外著名高校多方深度参与、富有真实专业学习场景的“专业学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专业学院”(企业学院)建设是南京职业教育人在探索内涵发展的一次自觉行动,已经成为南京职教实践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标杆”。目前已经立项建设的这些“专业学院”均能有效对接产业群,如南京高等职业学校与南京地鐵集团共建“轨道交通学院”,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英国国王学院合作建设南京南丁格尔护理学院,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南京创意设计廊等单位的支持下,成立“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金陵高等职业学校与宝马集团合作共建宝马售后英才培训学院,六合中等专业学校服务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建成智慧农业学院等。
(三)构建“多元·融合·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体框架
职业教育是教育,更是经济和民生。“十二五”以来是南京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十年,也是产教深度融合探索卓有成效的十年。顺应南京经济在全球化产业中的升级换代呼唤,服务“美丽古都·创新名城”建设和“4+4+1”主导产业体系构建的发展要求,南京职业教育坚持走质量、开放、融合、创新发展之路,强化产教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重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体系建设,初步探索构建出具有南京特色的“多元·融合·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体框架。
“多元·融合·创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体框架将经济企业、职业院校、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作为新时代产教深度融合的四个基点,成功建构了以企业和学校为运行主体、行业协会为指导、政府机构为监督与引导的由能量和动量所组成的立体四维空间模型。“多元四基点”的四维框架模型集聚整合框架内置的各资源要素,权责明晰、融通并举、利益共赢,推动知识和信息交换,致力于提升未来专业技能技术人才的基本素养、专业水准、“双创”潜能等,真正做到了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饱满度高标准地吻合经济发展曲线的程度。
第一,政府机构的政策设计与搭台引导,助力着产教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政府政策推动与搭台引导是“多元·融合·创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体框架健康有序运行的坚实保障。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多次调研与论证,以企业视角系统设计了多方联动激励机制,构建校企合作良性运作正向支持的外部机制,鼓励企业主体以各种方式依法介入职业教育并取得收益;鼓励多元责任主体通过购买服务、合作设立等方式,积极培育市场导向、对接供需、精准服务、规范运作的产教融合服务组织(企业);鼓励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开放共享的产教深度融合信息服务平台。[2]每年度的《南京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的适时发布机制的建立、每年不定期的四方交流联席会议的举行、与人社机构合作进行“人才需求清单”的发布机制等,都成为信息发布平台的重要构成,取得了预期成效。
第二,南京市扣住了職业教育人才体系建设的枢纽环节。廓清企业主体介入的广度、明晰企业主体介入的深度,深入探索“引企入教”改革的实践路径,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支持引导企业积极介入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在立体框架运行中,多元责任主体各方遵循市场机制的自身动能以调动多元主体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尤其是重视实现企业责任与权利、收益对等化,重视从现实场境出发,实现多元责任主体融通共享共赢的理想境界。
第三,重视产教深度融合实施的全过程。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格局需要出发,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会商研讨确定人才培养战略,调动多元责任主体参与积极性,扎实推进专业建设群与专业学院建设。发挥区域职业教育集团作用,共同组建了若干产教深度融合融通共享集团。截至2020年2月,南京市各职业院校牵头成立或参与的省市职教集团已达51个,参与行业协会组织85个,并积极开展相关活动。目前,职教集团化办学情况良好,多元责任主体的机制化运行已经形成常态。
第四,行业协会主管部门主动介入,强化了行业协会协调指导。积极支持行业协会组织认真制订深化产教深度融合工作计划,进行了大量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需求预测、专业集群建设调研、课程调研与开发、职业技能证书培训与鉴定等服务。
二、困囿与诊断:新时代区域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现实阻滞
产教深度融合是培养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人才过程应然途径。但是,因为历史及现实因素,“多元·融合·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体框架在实践运行过程中也时常遇到多重困囿。
(一)产教深度融合缺乏系统配套的政策与机制
产教深度融合的顶层制度设计尚显滞后。2019年年底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和广泛热议,该法案明确了行业协会、企业的职业教育责任,在法律层面推动了产教深度融合深化发展。[3]但是,省市区政府相关机构与部门尚缺失与其配套的下位法研究,致使地方性法规以及部门规章与新时代产教深度融合新趋向出现相对滞后的现象,多元参与主体大多对当下产教深度融合的新时代内涵和新时代技能技术人才培养要求和规范不甚明晰,出现了诸多阻滞现象。
我们应该认识到,以产教深度融合为重要导向的职业教育技能技术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要鼓励相关区域政府部门在此方面先试先行,步子可以迈大一些。需要强调的是,实施产教深度融合,社会化及第三方评估评价、准入退出机制极不健全;多元责任主体合作的相关责任分摊规则基本阙如等,这些都阻滞了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质推进。
(二)产教深度融合的关键性参与主体内在要求的匹配度、满足度较低
在“多元·融合·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体框架运行中,我们发现,由于有积极性的企业期许值与一些学校内涵发展动能有较大落差,所以,产教深度融合常常流于短期化与形式化。例如,调查中的一些学校的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缺乏前瞻性、专业师资严重短缺、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与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长期处于政策的舒适区,革新动能不足等。导致多元参与主体利益诉求不均衡,尤其是校企双方呈现“水与油”的隔离状态,如图三所示。
图3 企业在校企业合作中遇到的制约因素
(三)产教深度融合中的企业参与主体未能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在产教深度融合中,职业学校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重在“育人”;而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往往并不将育人放在第一位,而是以生产经营为第一目标,将获取廉价劳动力置于重要地位。学校与企业是目标导向不同的两种组织,因此,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合作双方专业认知、行为模式、价值观和相应的文化背景等方面必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产教深度融合的风险客观存在。一方面,从现实来看,我国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普遍呈现“单相思”的现状,政府、学校(某种意义上也体现着政府意志)较为投入,企业在合作中受“逐利意识”左右,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缺乏长期战略即企业永续运营的发展理念,尚未顾及将产教深度融合纳入自身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之中,故而参与职业教育内驱动力不足,多是被动参与教学与管理,企业缺乏产教深度融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合作的融合与深入难以推进。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在产教深度融合中收效甚微。但是,形成悖论的是,获取直接可见的经济利益是企业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直接内驱力。[4]同时,职业学校专业的教学场景往往与企业真实“厂房环境”存在疏离与现实偏差,影响产教的有效衔接,实习环节合作流于表面,学生实习、实训工作往往低效、甚至无效,一旦进入企业,还需重新培训培养,产教深度融合落实。限于“利益的博弈”,校企合作难以形成长效机制,摩擦或冲突极易导致融合机制破裂。
(四)产教深度融合缺乏区域层面的资源统筹
职业学校作为落实产教深度融合重要的责任“基点”,是职业教育真正实现“多元·融合·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体框架有序健康运行的摇篮与母体之一。但在实际建设与运行的过程中,区域层面的资源统筹的缺乏成了现实瓶颈:区域布局长期失衡,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重复度高,造成区域内职业学校各自为政,无序的“争抢合作企业”现象;相关实训基地与基础硬件建设重复投资,不能实现多元融合的教学资源的最大化;由于区域内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雷同,不利于现有教育资源的合理调配与共享,不利于提高区域内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整体竞争力和产教深度融合的集聚力……这些区域资源的原生壁垒,严重影响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比如说,南京市职业教育目前仍采用分级管理制度,其中,省属4所职业学校,市属3所职业学校,区属11所职业院校,行业主管5所职业学校。首先,分级管理体制导致对产教深度融合的资源统筹管理不足,一定程度带来资源配置和专业布局的重复。造成一些学校不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长远需求,不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不考虑产教深度融合的实际需求,盲目争办“热门”专业,使得有限的专业师资零星分散在各校,造成“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性的失调,形成师资的源头性短缺,形成不了区域性的团队集聚优势。其次,从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来看,学科之间、四维参与主体的固有沟通鸿沟长期存在。在新时代智能化生产系统中,高度复合型人才是新时代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但学科的壁垒、四维参与主体的固有沟通壁垒堵塞了学科知识和技术的自由流动,于无形之中制造了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教学中的隔阂,阻碍了产教融合在职业学校中的深度扎根。[5]再次,现实中,“双师型”教师在职培训机会少、培训质量不高、社会资源投入匮乏等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很少也很难真正参与企业项目研发,进而造成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滞缓,制约了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6]最后,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重复建设,也相当程度上造成了多元参与主体,特别是企业参与主体长期投入的困惑,更难以有效明晰产教深度融合路径走向。
三、优化路线:新时代区域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行动创新
面向“十四五”,未来五年,南京职业教育将进一步充分整合彰显多元参与主体价值,完善国家制度与区域配套政策内容,加强区域性的资源统筹,聚焦“多元·融合·创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体框架的高质量完善,不断创新区域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策略。
(一)完善产教深度融合保障机制的法律法规
其一,建设稳定的政策保护机制。政府重视、支持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鼓励和保护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以此有效推动基于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的规范化运作。[7]其二,建设持久的管理协调机制。在招生、投资、就业等方面,政府协调好校企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学校与企业要共建就业指导委员会,实现学生就业率高、企业满意率高的双高效应。[8]其三,建设合理的质量监评机制。企业要参与质量监控,将教育标准与企业标准有机统一起来,校企双方共同形成激励与惩教机制,以确保校企合作的效益。积极支持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产教融合效能评价,健全统计评价体系。强化监测评价结果运用,以之作为绩效考核、投入引导、试点开展、表彰激励的重要依据。[9]
(二)打造“要素共同体”,深化“引企入教”改革
坚持共建共管共享、以需为本、以实为要、多元互动合作共赢等先进理念,通过打造共享、融合、创新、连接、生态的产教融合各要素“命运共同体”,构建长时段、多场域、系统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由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建校企合作办公室,让教学资源在院校、校企之间自由流动,并以1+X证书制度试点和“专业学院”创建为契机,通过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让相关主体、要素相互内嵌融合,联动提升学校、企业“获得感”,提高企业参与度,形成长效、深度的校企合作机制。同时,在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基础上,以利益驱动和刚性制约为两大抓手,推动产教融合型企业标准认证制度,落实与强化对参与企业“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叠加式激励措施,落实有关财税政策。通過以点带面的方式,调动企业在产教深度融合中的主动性,打通职业教育“最后一公里”的梗阻,推动校企的“融合共赢”。
(三)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实现职业院校错位发展
南京市将紧扣重点发展产业,制定和出台《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和专业结构优化方案》,按照“扶强、扶特、扶需”的思路,统筹规划市属和区级中职学校专业发展,优化专业结构,实施“差异化”专业建设战略,形成与南京市重点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完备的专业体系。与此同时,将落实“动态化”专业调整机制,重点培养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金融服务等重点产业领域和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产业—专业”集群式发展,最终形成“领航学校为龙头,现代化示范性学校为主体,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错位发展、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四)建设服务战略新兴产业的中高职一体化职教园区
通过走差别化竞争、错位式发展道路,培育形成与区域主导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优势专业集群,着力建设打造区域内高水平职业教育高地。加快进行职教园区的规划和建设,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建设和“技术技能平台”建设,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实质推进协同育人。其中,将在市级层面按照“统一规划、资源共享,集约发展、集群发展”的思路规划建设好高淳职教创新园区,建设打造全省高水平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高地,使之成为服务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
(五)全面深化产教深度融合内涵建设
以“现代学徒制”试点、“双改”的实质推进为职教质量发展赋能。其一,创新培养模式,稳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构建现代学徒制的动力驱动机制。其二,课程建设要实现教学培养的要求,培养学生符合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新理念下的创新创业能力。使教材内容保持较高的“技术跟随度”,努力构建动态化、立体化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体系。其三, 推进“课堂革命”,“以学习者为中心”,创新推行校内课堂、网上课堂和企业课堂“三个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广师生互动、企业深度参与的课堂新模式,并借助信息化技术,促使“智能教材”和“智能教法”登上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舞台。其四,分级提升、组团共建双一流师资团队。在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省市校教师滚动发展机制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作为专业教学领军人才及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平台和示范窗口的名师(大师)工作室的内涵发展,从师德、学历、职称、教学与课程改革、教材开发、企业实践、服务社会等方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形成“专业+技能”的双一流师资团队,为产教深度融合储能赋能。
(六)强化协调指导机制
建立区域性产教深度融合联席制度。依靠政府机构的行政力量,在协调与平衡各方利益博弈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性产教深度融合联席制度,综合考量与整合“多元四基点”合理的利益诉求,稳定四维框架,稳妥设置各方责权利。在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运营中,制定相应的工作规则,为区域性产教深度融合提供专业技能技术人才需求咨询服务;指导并支持产业园区与职教园区的深度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祁占勇,王羽菲.多元·联动·共治:新时代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行动逻辑[J]. 职教发展研究,2019(9).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12/08/content_5459462.htm
[4][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方绪军.反思、挑战与重构.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成人教育,2017(12).
[6]吴全全.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问题研究——基于跨界视域的诠释[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7][8][9]刘卫红.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及加强合作的措施[J].新西部:下半月,2009(6).
责任编辑:冯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