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管理中多重功能实现机制的探究

2020-12-14 04:01桑月标
科教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人性化

桑月标

摘 要 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体育教育管理的思维理念和方法模式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保证体育教育多重功能的实现。对于体育教育管理者来说,一方面需要开展教学调研,对当前体育教学工作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取得的优秀成果进行汇总、分析,明确教育管理目标,指导教学工作开展。另一方面也必须从“体育育人”角度出发,关注当代高校学生的诉求,通过优化体育课程设置、完善体育教育评价机制等措施,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多重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多重功能 管理思维 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7.025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thinking idea and method mode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nagement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innovate constantly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multiple func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For the managers of physical education, on the one hand, they need to carry out teaching research,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curren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work, clarify the objectives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guide the teaching work.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emand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cal education". By optimiz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physical education, we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and guide the realization of multiple values.

Key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multiple functions; management thinking; hommization

1 高校體育教育管理中的多重功能

1.1 体育教育管理的核心功能

高校体育课程的核心功能可以归纳为两个层面,浅层功能是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掌握常见体育运动项目的技巧、规则,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深层功能则是以体育课程为载体,重点培育学生的一些优良品格,像公平竞技意识、心理抗挫能力等,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促进自我成长所必备素质。例如,参与体育教育活动时,作为集体的一员,在体育教育活动中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并作为达到集体共同目标拼搏进取,协同奋斗。在活动中还可以沟通情感、加深友谊、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形成集体的力量、智慧、集体的尊严的价值观念,进而有效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

1.2 体育教育管理的衍生功能

高校体育学科除了上述的核心功能外,还能够在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申出了许多的衍生功能。衍生功能主要是指行为文化的建设,而这种建设可以通过正式程序来开展(如运动会),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程序来实现(如班级体育活动)。这些衍生功能可以与高校的其他学科,或是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对拓展教学模式、深化育人成果有积极作用。例如,在体育运动中倡导“公平竞技”,将这一理念延伸到各个学科的考试中,要求学生能够做到诚信参考、杜绝作弊,在考试中展现自己的真实水平,与其他同学公平竞争。利用这一衍生功能,将体育教育管理和思政教育管理联系起来,有助于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2 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多重功能的实施现状

2.1 体育教育管理理念有待转变

现阶段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为了少走一些弯路,取得更好的成效,需要教育管理者及时转变思维理念,在引领创新中发挥核心作用。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当然也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例如体育教育中侧重于技能教学,而忽视素质培养的思维观念还没有彻底的转变,许多学生也只是把参加体育锻炼、学习体育知识当成了一项课程任务,而没有从自我的成长角度出发,对体育功能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这种情况下是无法实现体育在育人方面的多重价值的。在下一步的体育教改中,教育管理者还需要不断的创新思维理念。

2.2 体育教育管理缺乏长远规划

教育管理者不仅要关注现阶段体育教学的开展情况,还要立足于长远,从体育教育改革角度出发,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推进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按部就班的开展。因此,教育管理者应当具备发展目光和战略思维,在体育教育中扮演好“领航人”和“总开关”的角色。但是调查发现,部分教育管理人员缺乏制定长远规划的意识,只关注当下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成果。这种管理模式下容易让体育教学与高校改革脱节。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教育管理者虽然制定了长远计划,但是内容过于空洞,执行起来难度较大。这些教育工作计划不能落实下去,自然也就无法为体育教育多重功能的实现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2.3 体育教育管理目标定位不清

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关键阶段,明确的目标定位能够指引改革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持续推进。现阶段来看,教育管理者在目标定位方面还存在重视程度不足、定位不够清晰的问题。例如,根据高校改革部署,制定了体育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但是这些目标不够细化,未能充分结合当前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发挥的指导作用不强。究其原因,还是与教育管理者未能从根源上认识到高校体育“教育”和“育人”有机统一的必要性。在管理目标的制定上,将两者割裂开来。对于体育教师的考核,主要以教学进度、学生成绩达标率等作为主要指标,而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优良品格等方面缺少考察,也难以将体育教育管理的多重价值体现出来。

3 探索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多重功能实现机制的现实意义

3.1 推进体育教育管理向科学化、人性化发展

体育教育管理只有坚持创新,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凸显其重要性和实用性。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必须要实现管理思维从微观向宏观、从局部向整体、从短期向长期的跃迁。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推进教育管理改革,向科学化、人性化方向发展。例如,现阶段许多高校的体育教育管理,还是没有脱离“唯成绩论”的窠臼,无论是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还是管理人员对教师的考核,都存在考核指标单一化的问题。通过追求体育学科在育人方面多重功能的实现,有利于教育管理者从根本上树立更加科学的管理理念,进而通过推动考核模式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完善,为高校体育教学更好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2 更好的满足当代高校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

对于“0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颖的教学模式、多元的教学内容,才能营造活泼、自由的氛围,进而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在学习运动技能、掌握体育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学生的诉求就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也需要倾听并迎合当代大学生的这种诉求,积极推进教育管理改革。通过探索和建立多重功能实现机制,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体育理论、技能教学这种“显性”内容,还要重视学生心理抗挫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品质等“隐性”内容。从这一方面来看,基于实现多重育人功能的体育教育管理机制,对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4 高校体育教育管理中多重功能的实现机制

4.1 创新教育管理思维,优化体育教育管理资源配置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考察“组织资源”范畴,实则是指师资与教学设施设备。其中师资处于关键地位。为此,高校体育教学在探析与创新中应基于这两个前提,探索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可行性策略,为多重功能实现夯实基础。就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来说,课程教学创新需要他们的参与和推动,课程教学创新的有效性,需要他们在实践中来检验。通过创新管理思维,结合体育教育多重功能实现需要,对现有的教师资源进行合理分配。除了要负责体育课程教学外,还要组织专门的师资力量,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包括编研体育教学的校本课程,制定体育教学的考核指标等。只有实现“教学”与“研究”的统筹结合,在推动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才能将体育的多重功能发挥出来。

4.2 科学编制管理规划,推进体育教育管理有序开展

体育教育中多重功能的实现,一方面离不开广大体育教师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教育管理者从宏观层面上做好组织筹划工作。为此,教育管理者需要在开展深入调研的前提下,从“体育育人”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教育管理计划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指导体育教学工作更好的开展。例如,针对以往单一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在新的教育管理计划中突出强调体育课在“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意识”方面的功能。根据这一管理规划,促使体育教师在今后开展教学时,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多样体育活动,让高校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乐趣,养成自主运动的习惯。在高效率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推动体育教育管理的有序开展。

4.3 明确教育管理目标,实现教学与育人的统筹兼顾

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体育教育中要想追求多重功能的实现,真正让高校学生在身体素质、意志品质、道德品格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必须要实现“教学”和“育人”的两手抓,将育人工作融入到日常的体育教学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为此,教育管理者有必要设定体育教育的一个总目标和若干个分目标,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方向性的指导。目标定位可归纳为:(1)跨部门联动方面。应在高校管理层的亲自关心下,建立以体育教学部门为核心的跨部门联动机制。通过联动团委、学工部来更好的推动高校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最终培养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2)体育活动协调方面。体育活动协调方面主要涉及到体育器材的供给,以及裁判人员的配备与培训。其中对于后者,主要仍承担对系、班级成员的培训工作,从而促进他们在非正式程序下能够充分开展体育活动。

5 结语

在体育教学改革背景下,教育管理者不仅要关注体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和学生的体育成绩,还要从体育育人的角度出发,追求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意识、锤炼学生心理素质、强化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多重功能的实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育管理者要转变自身的管理思维,优化教育管理目标,创新教育管理手段,在教育管理者和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让学生更加享受体育运动,并从中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和优良品德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何智慧.信息时代背景下以育人功能为前提的体育教学变革研究[J].体育科技,2017(5):224-225.

[2] 李家祺.根据学校体育的功能浅谈學校体育的价值方向[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9):116-117.

[3] 韩志勇.对影响体育教学的基本因素分析——评《体育教学理论问题与实践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6(4):177-178.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人性化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人流手术的影响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