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专业型学生社团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2020-12-14 04:01樊晶
科教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高等院校

樊晶

摘 要 加强学风建设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和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专业型学生社团为载体,提高专业型学生社团的重视度、增强专业型学生社团活动的专业性、加强专业型学生社团指导的针对性,进一步建立高校学风建设的良性引导机制,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和优越的实践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专业型学生社团 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7.010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and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professional student association as the carrier, we should improve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fessional student association,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ism of the professional student association activities, strengthen the pertinence of the guidance of the professional student association, further establish a benign guidance mechanis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yle of stud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reate a positive learning atmosphere and superior practice and education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quality.

Keywords college; professional student association;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1 加强学风建设的必要性

学风建設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更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因此,高校必须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切实加强学风建设,为学生营造优良的学风环境。

2 专业型学生社团在学风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

学生社团是高校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的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速度较快、社团种类偏多、社团活动丰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在高校众多的学生社团中,专业型社团备受关注,很大程度上缘于专业型学生社团有助于学生做到专业学习、专业实践、科研活动以及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学习风气,促进学生专业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养,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教育的效果是与学生的校园里度过的时间及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质量联系在一起的。”[1]因而,专业型学生社团的良好发展对切实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专业型学生社团发展现状

3.1 专业型社团概述

专业型学生社团是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愿组成的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的学生性群众组织,旨在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并依托于专业优势开展社会服务。[2]专业型学生社团积极倡导通过开展学术性、专业性、实践性活动形成良好的学风,其建设重在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专业型学生社团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背景,依托于学生所学专业开展的各种社团活动,对其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同时关注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地创新实践活动,学以致用进而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高校大学生社团具有载体功能、思想教育功能和文化娱乐与实践创新功能。[3]作为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专业型学生社团在培育人才、实践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功能。专业型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是不言而喻的,通过社团活动不仅向学生传递专业领域方面的新内容,而且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价值观念、自我管理、学习态度、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有所收获和成长。因此,高校应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专业型社团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校园文化,充分发挥专业型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专业型学生社团也是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创新载体。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提升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鉴于目前高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欠完善及存在的问题,专业型学生社团发挥实践教学功能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物资基础和理论基础。[4]专业型学生社团更是学生认知社会和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渠道,如社团与当地企业、社区等方面联合,结合专业所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既能帮助学生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又能促使学生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真正需求,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发展与社会需求相协调一致。因此,专业型学生社团可定期有计划地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专业性、针对性、创新性的社会服务,充分发挥社团的社会服务功能。

3.2 专业型社团发展现状

为深入了解目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学生社团的发展情况,通过问卷星对我院各社团负责人发放问卷并结合访谈情况进行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专业型学生社团数量方面,在71个大学生社团中有13个专业型学生社团,占大学生社团总数的18.3%,可见,专业型学生社团数量较少;专业型学生社团活动开展方面,近55%的同学希望开展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相关的活动,50%左右的则希望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方面的活动;60.97%的同学认为专业型学生社团活动能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近70%的同学反映社团活动开展少,形式单调且活动内容浮于表面、缺乏实质性内容和意义,与所学专业联系不紧密,专业性知识和实践得不到充分运用和发挥,社员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缺乏归属感,致使多数同学产生退团想法;超过65%的同学认为目前社团活动的资金、场地和物资缺乏保障;67.07%的同学认为专业型社团活动能带动高校学习风气,需要从管理、制度、指导等多方面大力扶持;专业型学生社团指导方面,近40%的同学反映指导教师对社团的关注度不高,与社团及学生成员沟通交流少,对社团活动的指导不到位;在专业型社团建设方面,多数社团负责人认为专业型学生社团的建设目标应集中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等方面。

通过对专业型学生社团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目前专业型学生社团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社团活动场地不足,形式单一,活动经费支持力度不大且活动质量有待提升。(2)社团活动缺乏专业性、实质性内容,且活动审批流程过于繁琐,费时费力,效率不高。(3)专业指导教师配备不足且对社团活动的指导缺乏针对性。(4)对的社团管理多、扶持少,社员流动性大且退团现象时常发生,社团管理制度仍需完善。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促进专业型学生社团发展,学校和社团应加大宣传力度,丰富社团活动内容,紧靠学生的学科专业领域,增强社团活动的专业性,同时在社团管理方面多扶持专业型学生社团,尽可能地给予社团自主管理权,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外部因素的限制,促使学生社团不断地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为活跃学校学习氛围,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搭建实践育人、创新育人和环境育人平台。

4 基于专业型学生社团的学风建设

(1)提高专业型学生社团的重视度,拓宽学风建设途径。众所周知,学风与校园文化紧密相连,校园文化是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5]作为丰富校园文化、提升专业学习、衔接第一课堂的专业型学生社团在促进学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社团建设的成功与否,与学院及系部对社团及其活动的重视度密不可分,明确社团活动对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尤其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对专业型学生社团的發展给予多层支持和引导,制定相配套的激励机制,鼓励专业型社团开展多样化、创新性的社团活动,积极活跃学校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专业学习交流与学术研究等活动中,大力推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2)增强专业型学生社团活动的专业性,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基于专业型学生社团的专业性、学术性、实践性特点,社团活动的开展不应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可延续,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6]社团活动的开展应密切关注学科发展趋势,围绕学科专业特点,积极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项目和专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专业领域,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可以建立儿童戏剧社、幼儿美工社、儿童文学社等专业型社团,如美工社可举办包含陶艺、针织、泥塑、纸艺等多样化的作品展览,文学社可开展儿童文学小说征稿比赛、儿童文学作品汇演活动等。通过社团活动,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和优良的学习风气,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3)加强专业型学生社团指导的针对性,提升社团活动的有效性。尽管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愿组成的,但大学生还是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的年轻群体,在学识、经验等方面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为保证社团活动质量和社团发展,教师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专业型学生社团,学生开展的专业实践、科研探索、创新创业等方面活动都需要专业教师的引领,同时对不同的活动如专业实践、学科竞赛、学术研究、社会服务项目等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社团活动质量。借鉴PDCA循环法即Plan→Do→Check→Action→Plan……从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处理阶段提供全面性、针对性指导,及时有效地解决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进而指导相关实践活动。第一个循环结束后留存的问题即将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解决,以此往复循环,不断解决社团活动中的各种实践问题,优化改进社团活动,进而提高社团活动的效果和质量。通过周而复始的PDCA循环,可以全面提高活动效率,保证活动质量,促进学生在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方面的学习和经验积累,真正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激发和提高大学生服务地方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郢,李恒萱,高云路.基于学术型学生社团的高校学风建设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3).

[2] 吴庆远,孙万东.专业型学生社团与高校学风建设——以鲁东大学外语专业学生社团建设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3).

[3] 张丽霞,陈建华,胡正好.高校大学生社团特点与功能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4] 黄超,赵润红.试析高校专业型学生社团专业实践教学功能发挥的基础[J].改革与开放,2014(3).

[5] 黄乃文.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

[6] 魏振波.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5).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高等院校
关于民办独立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