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528447)曾苏粦 李正添 张奕南 袁嫣仪
当前,全球范围内针对艾滋病尚未有特效治疗药物,该疾病已经给人们日常生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2]。相关专家与学者认为[3],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选择科学安全的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当前国内临床研究认为[4][5],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实施行为干预,可有效减少该疾病的传播。鉴于此,此次研究重点分析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情况如下。
1.1 一般资料 400例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男性281人,女性119人,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7.10±2.40)岁,270人城市户籍,130人农村户籍,221人未婚,179人已婚,56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69人初中,103人高中,172人大专及以上。研究对象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疾病健康教育。由本院传防科负责为400例感染者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宣教,详细解释疾病发病原因、病情发展情况、病情监测方法、防治方法、不良反应情况、需要注意的问题等,通过疾病专题讲座、发放健康宣教手册等方式宣教,还通过推送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加深感染者对疾病认识与了解,邀请艾滋病防治知名学者现身说教。
1.2.2 行为干预措施。
1.2.2.1 性传播行为干预。对调查对象为性传播高危人群进行确定,包括异性性传播及同性性传播;对该类人群的行为干预措施以艾滋病健康教育、安全套正确使用方法、定期为调查对象免费派发安全套为主。针对此类人群的特殊性,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方法进行宣教,详细介绍疾病危害、防治方法,并免费为感染者提供安全套等。
1.2.2.2 血液传播行为干预。对调查对象为血液传播高危人群进行确定。①加强该类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教育工作力度,邀请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系统培训的吸毒人员配合宣教宣传。②协助公安机关加强该类人员的重点管控,通过医院美沙酮门诊重点干预调查对象为血液传播高危人群;反复告知污染注射器要及时更换,定期给予防治指引;以公安机关强制戒毒干预为主,医院做好协助戒毒所的艾滋病宣教工作。③同时给予调查对象性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宣教,告知正确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并定期免费提供安全套。
1.2.2.3 母婴传播行为干预。对调查对象为母婴传播高危人群进行确定。①艾滋病健康教育。在爱心门诊,对调查对象为育龄妇女的或调查对象配偶为育龄妇女的进行全面的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宣教,通过各种宣教方式将健康教育覆盖人群扩大,同时推送艾滋病健康宣教网站。②VC服务干预。传防科联合爱心门诊为调查对象为育龄妇女的或调查对象配偶为育龄妇女的提供系统全面的艾滋病抗体检测服务与咨询,传播艾滋病传播预防知识,同时全面评估艾滋病危险行为,动员调查对象配偶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③加强孕产妇孕期保健工作。对调查对象为孕产妇的对其及其亲属提供系统全面的艾滋病健康宣教与咨询,提高感染者及亲属认知度,使其认识到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严重危害性。④合理使用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建议调查对象为孕产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积极抗病毒治疗,控制母婴传播风险,抗病毒治疗期间,要认真评估抗病毒药物对母婴会造成的影响。⑤同时给予调查对象性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宣教,告知正确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并定期免费提供安全套。
1.3 观察指标
1.3.1 行为干预前后对比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使用本次调查研究自制的艾滋病知识问卷在行为干预前后对400例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包括艾滋病致病原因、传播方式与途径、临床症状、私自停药危害性、相关治疗免费政策、治疗机构、药物服用周期、定期检查。单项信息知晓率以单项知识知晓人数/总研究对象例数×100%计算。负责调查工作的人员问卷调查工作开始前全部进行统一培训,问卷发放后,现场填写,填写完毕立即回收。对调查对象隐私注意保护[6]。
1.3.2 行为干预前后对比安全套使用情况。以每次都使用、经常使用、偶尔使用、从不使用、没有性生活进行评价,安全套使用率以(每次都使用+经常使用+偶尔使用)/总研究例数×100%计算[7]。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1 行为干预前后对比感染者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n,%)
附表2 行为干预前后对比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安全套使用情况(n,%)
2.1 行为干预前后对比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 行为干预后400例感染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行为干预前(P<0.05),见附表1。
2.2 行为干预前后对比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安全套使用情况 行为干预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安全套使用率明显高于行为干预前(P<0.05),见附表2。
艾滋病属于危害性极大的一种传染疾病,艾滋病病毒感染后感染者自身免疫系统会中毒,随着病情持续发展其免疫功能也会持续下降,致使机体出现多种疾病,对感染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8]。相关临床研究提示[9],艾滋病病毒在人体中潜伏时间长达8~10年,发病前部分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另外大部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愿意承认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不会主动就医治疗,导致艾滋病的早期诊断难度增加。国内相关调查显示,艾滋病发病主要年龄段为18岁~45岁,其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特别是近年来同性传播比例不断增加;提示普通人患艾滋病的几率越来越高。因此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做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高危人群的专题健康教育的同时,也不可对普通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掉以轻心。
艾滋病在没有特效治疗方法、预防疫苗出现之前,多数通过疾病健康教育工作将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授给人们,宣教的重点内容是预防方法,通过系统全面的艾滋病疾病专题宣教,将人们艾滋病自我防范能力提高。健康教育可充分使用多媒体等方式,借助科学生动的语言来进行疾病预防知识宣教。但是单纯的健康教育工作的疾病预防能力相对较弱,所以要行必要的干预措施来减少疾病的传染、传播。此次研究显示,行为干预后400例感染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明显高于行为干预前 (P<0.05)。结果提示,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实施行为干预,在提高感染者认知水平的同时,能够使感染者正确安全使用安全套,从而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分析认为,艾滋病行为干预,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进行干预,系统全面健康教育,加深上述人员疾病认知,科学正确使用安全套,能够有效控制该疾病的传播[10][11][12]。
综上所述,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预防控制工作中实施行为干预,可有效提高感染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正确安全使用安全套,有效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有效控制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