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蕾,李艳梅,台晓丽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山东 青岛 266300)
儿科门诊患者群较为特殊,小儿自主意识差,其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哭闹、意外事件的几率更高,提升输液室护理管理质量是十分有必要的[1]。本次研究以200例门诊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进行探查。
以200例门诊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我院输液儿童。管理组患儿年龄最大11岁,最小3个月,平均(6.2±1.3)岁,男性患儿57例、女性患儿43例;对照组患儿年龄最大12岁,最小4个月,平均(6.4±1.2)岁,男性患儿56例、女性患儿44例。患儿无脏器功能衰竭表现;患儿家属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
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管理。
管理组:患儿予以优质护理管理。
穿刺前:护理人员要微笑接诊,积极与家属沟通,为患儿家属讲解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采用平和、耐心的态度面对患儿和家属,与患儿和家属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2]。输液前为患儿和家属创造舒适的输液环境,保证输液室内干净、整洁,为患儿、家属提供纸巾、一次性纸杯、毛毯、靠垫等物品。
穿刺时护理:护理人员可采用触抚、哄逗的方式吸引患儿注意力,消除陌生感,同时告知患儿家属相关注意事项。也可为患儿播放动画片、为患儿提供玩偶,当患儿逐渐放松后开始进行穿刺[3]。一次性穿刺失败者要向家属解释说明,并请年长的护理人员进行穿刺。部分患儿可予以留置针穿刺,穿刺成功后让家属协助看护。
输液时护理:输液室内人员流动量大,也容易出现拥挤、吵闹的情况,护理人员要理解患儿和家属的情绪,尽量安抚,让其保持安静,可结合患儿、家属的需求为其提供帮助,对于独自照顾年龄较小患儿的家属要予以关照,为其提供帮助力所能及的帮助。
对所有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量表进行统计,同时对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
护理满意度:量表总分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70~89分为一般,7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比例。
文中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t、x2视为检验指标,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管理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0%(97/100),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85.0 %(85/100),P<0.05,x2值为6.97。
管理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人数为94例,成功率为94.0%,对照组成功人数为83例,成功率为83.0%,P<0.05,x2值为5.58。
对于小儿来说,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在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时会出现焦虑表现,优质护理管理能够为患儿、家属提供人性化护理管理,缓解家属、患儿的焦虑情绪,让其更好的面对治疗,从而降低患儿一次性穿刺失败率,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可见,管理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0%,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4.0%,管理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更高,证明优质护理管理能够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更符合患儿、家属临床需求,值得推广。